「雖然『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但我們許多人表現得並非如此。請閱讀這本出色的指南,幫助你挖掘自己生命中那些阻礙你得著真自由的事物。」——羅伯.莫爾(Rob Moll)《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特約資深編輯/《你的身體如何認識神》(What Your Body Knows About God,暫譯)作者
儘管我們都知道什麼是羞愧感,但別說要除掉,光是要遏止它,就像是在抓取水銀:你越用力抓,它逃逸得越快。在我的前一本書《心靈解剖學》(Anatomy of the Soul,暫譯)中,我探討了基督徒靈性塑造,與新興的人際神經生物學(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IPNB)領域之間的交集。我有幸在那樣的研究背景下與一些人往來,期間有一個主題不斷浮現。無論是我主持的退修會、諮詢的企業、演講的大會,或是陪伴患者的時刻——羞愧感最終都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羞愧感的人際神經生物學效應儘管令人不悅,卻十分引人入勝;同時,它也將我們的敘事扭曲成痛苦的故事情節。它無處不在,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極其有害,不僅侵入我們的思想,也深入我們的感覺、意象、情緒,當然,最終還影響我們的行為。羞愧感怎樣就是揮之不去。
不過仔細想想,這豈不曾發生過嗎?約翰• 布雷蕭(John Bradshaw)於一九八八年出版《擺脫羞愧感》(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暫譯)並製作其後的公共電視系列節目,可說是幫助了數百萬名的讀者及觀眾。你可能會想,有了這些資源,我們的文化及國民行為應該會有重大轉變。但令人驚訝的是,羞愧感似乎成功地悄然退到陰影中,直到今日,才又有一批新的獵人將它重新發掘出來。顯然,我們忘了布雷蕭和其他人所要傳達的,或我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留心。看來,每一個世代似乎都得以同樣的過程重新發現羞愧感,宛如首次發現一樣。這提醒我們,儘管我們對文化進步充滿希望,但在心靈深處,我們卻感覺這只是一場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