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用科學思維啟動知識變現的創業秘笈
?
本書具體呈現一位學者從實驗室、學術研究,跨入到產業應用,進而創業求新求變的歷程。
?
這個過程也具體而微地展現出臺灣生醫科技業這二十多年來一步一腳印,藉由產官學界一起合作,從學習、創新到市場落地,積極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努力和心血。
?
同時,方旭偉博士也在書中告訴有志於此的年輕學子,學習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別人的要求。要培養獨立思考,不要心智偷懶。要有自主學習的習慣,而非被動地完成交辦任務。老師不會餵你,你要自己挖寶!進實驗室不是來當技術員,而是要訓練「發現問題、思考、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要學會運用「以終為始」的思維,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擬定好目標,根據手邊擁有的時間來規劃並有效率地執行。
?
科學研究沒有年齡限制,不管是高中生、大學生,甚至博士生,只要有熱情,都可以開始自己的研究旅程!做研究就像爬山,別等條件完美、霧散了,才開始行動!碰壁找方法的痛苦經驗,才是成長的寶藏路徑。
?
???
?
不要擔心起步太小,也不要害怕挑戰太大
生醫新創,不只是技術的挑戰
更是勇氣、策略與世界級視野的挑戰
別缺席這場未來的冒險
?
生醫領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力量之一。從材料、器材、醫療系統到健康科技,每一個創新,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生命中最真實的痛點。而現在,臺灣正站在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上。
?
臺灣有最扎實的工程技術,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有充滿韌性與創意的人才。但要讓臺灣從代工王國、科技強國,真正升級為「生醫創新國家」,需要更大的視野,也需要更大的勇氣。生醫新創,不只是一項技術的突破,更是臺灣接軌新國際局面、創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機會。
?
臺灣的未來,需要更多敢於挑戰的人。敢於問自己更深的問題,敢於選擇不同的路,敢於不只是複製國際趨勢,而是創造自己的節奏。
?
臺灣,生醫新創的時代,正在開始。別缺席!
?
誠摯推薦
?
王錫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司徒惠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林?輝?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陳天牧?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教授
徐季麟?台灣以色列文化商業促進會理事長
郭義松?台灣醫材公會前理事長
張至宏?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
梁晃千?台灣微創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