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紀事—新聞特派員說故事》這本書真是得來不易,而且對我來說,足足晚了二十八年。時序回到一九九七年。當時是我正式成為採訪記者的第十二年(其中一九八八上半年擔任《中國時報》國際組撰述委員,一九八九上半年擔任《中時晚報》國際組主任而不在採訪線上),自認為已經經歷了不少精彩的採訪,同時也記錄下了一些採訪中所碰到的事,先後發表在報社的系刊並贏得同事讚賞,因而產生了集結成書的想法。——梁東屏
?
「我自己的記者信條就是,任務就是任務,不試,永遠不知道可不可能。」資深記者梁東屏從事新聞採訪三十多年,依然本此初心。今出版《採訪紀事—新聞特派員說故事》新書,幫讀者體會其堅毅不拔完成採訪任務,或因客觀因素所限而完成不了任務的用心良苦;更提供目前還孜孜矻矻在學習新聞採訪的學子們,以及已進入媒體正在接受採訪磨練的新聞新鮮人,一些精彩罕見而深具啟發性的採訪範本。——黃肇松
?
梁東屏是媒體人的異數。 他往往以社會新聞記者的刁鑽身影,採訪國際新聞的權力變貌,展現獨特的風格。他出入戰火紛飛和語言子彈交織的場域,不信邪、不被公關的語言忽悠,不輕信政客,永遠奮勇向前,也永遠要在權力面前說真話。他新聞報導的字裡行間,都有一顆不羈的靈魂在躍動。
梁東屏也見證台灣社會的轉型,昔日的價值觀被顛覆與重組,但社會卻越發撕裂,缺乏共識。這和美國與西方國家一樣,在一個社交媒體統治的年代,大家都陷在自己的信息繭房中,無法自拔。
閱讀梁東屏的在紙媒年代的採訪回憶,驀然回首,發現燈火闌珊處,竟是那些媒體人堅信新聞真相可以改變一切的美好歲月。——邱立本
?
《採訪紀事—新聞特派員?故事》不止是一本新聞紀實錄,更是東屏記者生涯的縮影,它不僅展現了新聞工作的挑戰、不畏艱難,更帶給我們對這份工作的深度思考,透過《採訪紀事—新聞特派員?故事》希望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到新聞記者所應該扮演的角色,並反思現代媒體的運作模式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和謬誤。新聞報導不只是記錄歷史,更是形塑歷史的一個因子,而每一位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採訪紀事—新聞特派員?故事》正是新聞事業最好的年代中最好的見證,因為東屏會跟你? I WAS THERE。——楊鳴
這本採訪紀事,是千禧年前夕到西元二千年跨世紀的新聞故事。我這一輩的人耳熟能詳,但是現在年輕世代可能前所未聞,仿如天方夜譚。DNA 的解碼,正在延長人類壽命,卻仍未解決生物為何互相殘害的問題。智慧手機無遠弗界,人工智慧無所不能,然而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東屏寫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是不是找到答案了呢?或許引發了更多問題意識。足以讓我們不斷反省,思考生生世世。——胡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