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弱勢族群向上社會流動的重要方式,閱讀則是獲取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臺灣山海交織,城鄉之間呈現了繁複的多樣性,但部分地區囿於地理、經濟或教育資源的不均,在閱讀推動上仍有著程度不一的資源落差。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圖書館作為促進閱讀平權、推動終身學習的平台,正可發揮公共角色,成為推動弱勢偏鄉閱讀的重要助力。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善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建置開放共享的數位資源,跨越地理限制,提供優質的電子書和線上資源,並依偏鄉不同之需求,以贈書、圖書館參訪及設施體驗、教學研習等方式,透過實質的行動與支持,弭補城鄉的閱讀落差。
?
而各縣市鄉鎮圖書館也展現了豐沛的活力與創意,無論是轄區廣闊的新北、高雄,海洋環繞的澎湖,群山綿延的花蓮萬榮、臺東延平,山勢險峻的新竹尖石、南投信義,圖書館透過通閱服務、行動書車、閱讀宅配、與在地學校單位合作等,持續提升閱讀資源的可及性,將有限資源發揮最佳效果,不僅是地方的知識燈落,也成為民眾生活中無可替代的陪伴。此外,民間單位如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書車」,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玉山志工基金會「玉山黃金種子計畫」等,長年以來走進偏鄉,充實圖書資源及硬體建設,亦播下無數閱讀的種子與希望。
?
在推動偏鄉閱讀的道路上,我們看到孩童們因為閱讀而發光的眼神、體驗現代圖書館設施而驚奇的表情????,種種的感動就像春天的陽光溫暖而動人,雖然我們做的還很有限,但學童們發光的眼神和改變,都是鼓勵我們繼續推動的動力!閱讀的機會不應因城鄉差距而有所差別,透過圖書館的力量,可以讓閱讀無所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