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聖母峰之死(二版)

聖母峰之死(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61362
強.克拉庫爾
宋碧雲,林曉欽
大家出版
2025年4月30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7561362
  • 叢書系列:Common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Common


  • 人文社科 > 報導�紀實文學











    《阿拉斯加之死》作者強.克拉庫爾傳奇名作,讓世人重新評價登山

    ?

      「貼近生命消逝的謎團,偷瞄死亡的禁忌疆界,都令人血脈賁張。

      我堅信登山是偉大的活動,固有的危險非但無損其偉大,反而正是登山偉大的理由。」

    ?

      1996年5月,尼泊爾放寬聖母峰登山人數的限制,世界最高峰迎來史上最熱鬧的登山季。全年孤寒的山谷,一口氣湧入上百名雄心勃勃的探險家、業餘登山者、富豪與雪巴嚮導,在這暴風肆虐的八千公尺高雪坡上,測試自身的極限與命運。

    ?

      5月10日,全年吹襲著聖母峰的狂風停了,天空一片湛藍,一絲風也沒有,登山者夢寐以求的「攀登窗口」打開了,山神彷彿拿出了獎牌向所有人招手。四號營中,34人於午夜出發攻頂。但等著他們的,不但有全年最適合攻頂的天氣,還有雪坡上空前嚴重的塞車,以及鬼魅般悄悄來襲的暴風雪。攻頂的安全時限早已過去,大部分攻頂者卻還被困在氧氣稀薄的「死亡地帶」,當山神收回獎牌,最頂尖的嚮導連自己的命都救不了……

    ?

      這場奪走十二條人命的山難,震撼了全球登山界,無數人急切地追問「為什麼」。傳奇登山家暨暢銷作家強.克拉庫爾,正是成功登頂的倖存者之一,也是最多人追問的對象。他抱著強烈的倖存者內疚回溯整場山難,以分鐘為單位,試圖一層層挖開生死謎團:每一個微小決策如何導向毀滅性結果?每一個錯過的警訊如何讓人步步踏入死亡陷阱?最謹慎老練的嚮導為何無視危險,甚至打破自己親自立下的安全鐵則?成功逃過一劫的人,又是嗅到什麼訊息救了自己一命?當作者不停逼自己及倖存者回想山上發生的一切,剖析每個人的作為,我們發現,真相便如同高山上覆雪的岩層,只有一層層堅毅地撥開,才能發現腳下的崎嶇與暗藏的裂隙。

      

      本書一出版,便登上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榜首,也獲得文學界極具指標性的「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文學獎」、「班克洛夫特獎」,同時帶動多本登山書籍出版,更為眾多電影、影集、紀錄片提供靈感及改編文本,影響力橫跨文學、登山界。更具意義的是,本書引發全球深刻反思高山探險、調整登山安全規則,甚至影響後續探險活動的政策制定。多年來,無數讀者與專業登山者仍在爭論:登山的意義,究竟是人類對極限的挑戰,還是對自身渺小的無奈承認??

    ?

      聖母峰上的每具白骨,都代表一個夢想的蒸發,一場勇氣的掙扎。作者雖然沒能透過寫作獲得平靜,卻也成功完成招魂,讓全球讀者記住那些奮不顧身的夢想家,以及慷慨助人的英雄身影。

    ?

      這部「登山文學」,卻不只是「災難紀實報導」而已,它包含了倫理辯證、生死凝視,包含了恐懼與希望——正如每個人的生命,都曾到達過空氣稀薄處,而這本書,或許可當做那一瓶備用氧氣。——劉梓潔

    ?

      (本書於1998年曾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書名《巔峰》,本版新增一篇作者後記)

    ?

    得獎紀錄

    ?

      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文學獎

      班克洛夫特獎(Banff Mountain Book Festival Grand Prize)

      普立茲獎決選入圍??

      《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出版者週刊》年度最佳書籍

      《洛杉磯時報》年度圖書獎決選

      《國家地理探險家俱樂部》(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百大探險書籍

      

    各界好評

    ?

      他的報導考證嚴謹、鋪陳精巧。他的敘事步步進逼,全然不同於緩慢的遠征。但或許克拉庫爾最大的成就,是他招回了這場暴風雪的死者靈魂,是他用清明的眼睛和無比逼近的距離,重現暴風雪的影響和後果。──《紐約時報》書評

    ?

      這是近年來最多人閱讀的登山書,深深影響了我們對極限探險的看法。──《國家地理雜誌》

    ?

      在這本令人心驚膽跳的書中,英雄事蹟和犧牲精神凌駕了愚昧、致命誤判和脆弱人性。──《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

      這是史上最偉大的登山鉅作之一,和另一本書有著相同的主題,那是一本小說,名叫《大亨小傳》──《華盛頓郵報》



     





    序 為什麼要爬山 劉梓潔

    前言

    登場人物

    第一章 聖母峰頂

    第二章 印度德拉高地

    第三章 飛越北印度

    第四章 帕克丁

    第五章 羅布崎

    第六章 聖母峰基地營

    第七章 一號營

    第八章 一號營

    第九章 二號營

    第十章 洛子山壁

    第十一章 基地營

    第十二章 三號營

    第十三章 東南稜

    第十四章 聖母峰頂

    第十五章 聖母峰頂

    第十六章 南坳

    第十七章 聖母峰頂

    第十八章 東北稜

    第十九章 南坳

    第二十章 日內瓦坡尖

    第二十一章 基地營

    尾聲 西雅圖

    作者說明

    後記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