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夏日的綠色謎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061599
柯奈莉亞.馮克,塔米.哈同
林敏雅
親子天下
2025年4月3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4061599
  • 叢書系列:少年天下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少年天下


  • [ 尚未分類 ]











    全球銷售超過300萬冊

    《墨水心》柯奈莉亞.馮克作者最新成長小說

    結合自然生態與推理解謎,橫跨文化探索與人際互動

    十封信件,十道謎題,十種植物,十盤佳餚

    開展出一場穿越時空的城市冒險之旅



      十二歲的卡絲碧雅滿心期待能在家鄉和好友度過歡樂的夏天,

      卻被迫跟隨父母到她毫無興趣的布魯克林過暑假。



      在滿是花朵壁紙和繡花靠墊的喧囂公寓裡,

      卡絲碧雅無意間在繪著花卉的抽屜櫃深處,發現一捆寄自六十年前的淡綠色信件,

      內容都是位名叫羅莎琳德的失明女孩,從世界各地寫給姊姊敏娜的植物謎題。



      誕生自女神手指的偉大音樂家,趕走惡夢的夜之女王,帶著降落傘的旅行家,

      花瓣能幻化為新娘,讓人長生不死,或將人送往仙境……解謎線索一條比一條難懂。

      為了解開羅莎琳德的謎題,卡絲碧雅在陌生的水泥城市中探索不為人知的植物世界,

      逐漸認識新鄰居、新朋友,並有了固定會拜訪的地方和店家,

      她像是乘風飛行的植物翩翩落地、扎下新的根、開出新的花葉。

      但假期總有結束的一天,好不容易扎下的根又要再度被連根拔起,

      而這些因謎題而來的冒險和友誼,是否也會隨著夏天的結束而消逝?



      【少年天下】系列簡介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本書關鍵字:柯奈莉亞.馮克、墨心水、植物、生態永續、冒險、解謎、謎題、食譜、食育、友誼、女性、自我成長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十九項議題分類:性別平等、環境、家庭教育、多元文化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自然、綜合活動



    本書特色



      ★??? 全球銷售超過300萬冊《墨水心》作者最新成長小說,榮獲德國亞馬遜讀者好評4.3顆星

      ★??? 十道植物解謎挑戰,內容橫跨植物外觀、知識、經典童話、神話、歷史,讓讀者多面向了解植物的奧妙奇異之處

      ★??? 結合女性成長、異地適應等主題,鼓勵讀者不論什麼年齡或身分,都能勇於挑戰自我、打破框架

      ★??? 書中出現的植物皆附有專屬食譜,讓書不只是閱讀的饗宴,更可以動手做成美食饗宴



    名人推薦



      廣播金鐘獎「欖仁媽媽說故事」Podcast製作人 胡致莉

      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小妹媽媽? 許伯琴

      知名譯者.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曾品方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雅淳

      飲食專欄作家 陳靜宜

      園藝治療師 劉雨青



    各界好評



      整本書運用植物謎題來探討多元議題,例如:不同世代的家人對於愛的表達之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社區居民如何彼此理解歷史的傷痕,以及青少年對於友誼的渴望、自我肯定的追求,還有關於愛情的憧憬,都透過一花一木來幽幽表達,讓人讀來能深深感受到角色之間的彼此尊重、理解文化差異,這些善心良意的連漪,就是一幅幅最美麗的圖畫。此書是一本體現真、善、美的少年小說。──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曾品方



      一本兼具迷人植物書寫與私房食譜的少年小說,充滿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等「複合式感官經驗」的描述。閱讀的過程中,彷彿被啟動了「眼耳鼻舌身意」的美感體驗,從此重新「看見」周遭的綠色世界。──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雅淳



      女孩夏日的綠色冒險帶來一連串驚喜與感動。她對植物、友情與成長的探索印記都留駐在這個甜蜜漫長的夏天。這本書適合送給每一個人,閱讀這部作品的滋味,就像一面啜飲沁涼的薄荷茶,一面攪拌杯裡的冰塊,心情美好清新。──知名譯者.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



      《夏日的綠色謎題》以輕鬆趣味的方式探討環境與生態永續議題,並透過溫暖的文字、柔美的插圖,賦予這個現實故事一絲奇幻的氛圍。──德國MDR藝術廣播

    ?

      多麼美麗的故事!柯奈莉亞.馮克帶領讀者進入植物的奇幻世界,我們不僅能在書中學習到植物的特性及知識,書末更收錄許多關於植物的食譜。《夏日的綠色謎題》適合熱愛自然或想成為自然愛好者的十歲以上讀者。──德國《施特勞賓日報》(Straubinger Tagblatt)



      要激發孩子們對植物的興趣並不容易,但柯奈莉亞.馮克成功創造了一個連成年人都樂於造訪的小世界,甚至搭配了迷人的插圖和可供烹飪的食譜。──《今日自然保護》(Naturschutz heute)



      柯奈莉亞.馮克成功創作了一本非常迷人的書籍。──《慕尼黑信使報》



      《夏日的綠色謎題》在闔上書本後,仍能帶來充分樂趣。──德國NDR文化電臺



      《夏日的綠色謎題》和《銀龍騎士》或《墨水世界》系列風格迥異,讀起來明快又引人入勝。──《蒂羅爾日報》(Toni Times)


     





    導讀

    1.??? 失落的夏天

    2.??? 香料店

    3.??? 花園

    4.??? 蒲公英

    5.??? 鮮花和書籍

    6.??? 可以吃的花

    7.??? 男孩

    8.??? 在天使腳下

    9.??? 蘋果湯與玉米粉蒸肉

    10.??? 芳香仙女

    11.??? 歡樂使者

    12.??? 生長

    13.??? 仙女灌木叢

    14.??? 鬼魂與灰石

    15.??? 只剩一封信

    16.??? 新根

    17.??? 邀請

    18.??? 甜草

    19.??? 高高的屋頂上

    20.??? 晚上的驚喜

    植物詞彙表

    媽媽的獨家私房食譜





    ?





    名家導賞



    一場以綠色謎語展開的城市漫遊,一種融入生態的成長姿態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雅淳


    ?

      這是一本兼具迷人植物書寫與私房食譜的少年小說,充滿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等「複合式感官經驗」的描述。閱讀的過程中,彷彿被啟動了「眼耳鼻舌身意」的美感體驗,從此重新「看見」周遭的綠色世界。



      作者以巧妙的構思敘寫十二歲的主角卡絲碧雅被迫隨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布魯克林過暑假,因在租屋處意外發現一捆寄自六十年前的淡綠色信件,及信中一則又一則的植物謎題所展開的城市漫遊與成長蛻變。



      在許多少年小說的經典敘事中,「出門」與「尋找」往往是書中少年主角步入成長的標誌性行動。平凡的少年因某種原因,被迫離開熟悉的環境,開始出發去尋找並經歷挑戰,最終在這追尋闖蕩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天命與價值,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與轉化中,逐漸告別童稚,走向成熟。



      這本《夏日的綠色謎題》亦依循此一傳統成長母題的情節架構,但卻有著新的演繹與詮釋。主角卡絲碧雅為了解開信的謎題,勇敢在陌生的「人間叢林」中探索原本視而不見的植物世界,逐漸認識新鄰居、新朋友,並有了固定拜訪的香草店、花店與植物園等生機盎然的異地空間。布魯克林與這些神祕的綠色信件成為啟迪她的自然教室,她從原本「除了河邊生長的毒藤,她從來沒有太注意過植物」,分不清「柳橙究竟是長在灌木叢還是樹上呢?」、「洋蔥長在地上還是地下?」的女孩,轉變成會在牆根石縫中,在高樓大廈間,尋覓嫩綠和濃蔭的自然生活者。她也從謎底植物的追尋中漸漸放下原本的抗拒,開始迎接新環境中的一切,用心觀察、熱情參與。這個被迫遷移的夏天,她就像是乘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翩翩落地、慢慢扎下新的根、開出新的花葉。即便暑假結束後返鄉,她仍讓花草植物繼續滋養她的生命。這段走向並融入自然的姿態,即是作者賦予卡絲碧雅成長的精神所在。書中還安放了許多作者的巧思,讓我們也試著一起解密?



      「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選擇



      首先,作者對故事地點的選擇應有其深意。有「紐約的靈魂」之稱的布魯克林,是全球移民的大熔爐,聚集了猶太、義大利、加勒比海、拉丁美洲、非裔、美籍華人等社群,街區各具風貌,因此也是異國料理的美食天堂。書中主角在布魯克林相遇的人物,如香草店的瓦希德太太來自印尼,花店的吉米拉來自古巴,並且有加勒比海、奈及利亞和南非的血統;而在植物園工作的瑪格麗來自瑞典,卡絲碧雅喜歡的男孩阿卡則來自墨西哥(身處島國臺灣,常讓我們忘了世界有多大)。她和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在布魯克林相遇,就如她第一次進植物園時,看到植物的指示牌都來自遙遠的地方:



      「這些綠色移民現在必須把布魯克林當作是自己的家。」卡斯碧雅心想,她剛經過的那棵棕櫚樹把哪裡當作自己的家呢?一定要是出生的地方嗎?或者有可能扎下新的根?在她周圍的植物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但是新的根是否和舊的根一樣穩固呢?



      主角透過這段綠色移民如何堅韌的在異地落地生根的思考來呼應自身從百般不情願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成長蛻變。



      當她在街頭看著蒲公英毛茸茸的小種子隨風飛向藍天時,她突然意識到成長的艱難:



      有那麼一刻,卡斯碧雅想像爸媽把她放上窗臺,把降落傘綁在她的肩膀上。「祝你好運,卡斯碧雅!」然後爸媽輕輕一推,讓她飛向天空,周圍有數百名其他孩子,也被父母以同樣的方式送向世界,讓他們去尋找一個可以扎根、開花的地方。



      卡斯碧雅或許在這一刻理解到,長大意味著終將在某個階段開始轉身背向父母,獨自迎向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



      遊戲精神的運用──綠色謎語



      遊戲精神是人類的本能,可視為兒童美學的重要觀照點。因為,凡是遊戲都有規則,即是遊戲的「玩法」。這些規則中存在著誰先誰後、誰大誰小或誰輸誰贏的約定條件,而它以一種「暗示性學習」的方式存在,這會使參與其中的兒童印象深刻。因此,作者設計了這個書信中的「謎語遊戲」,讓小讀者不經意的跟著卡絲碧雅自主性的去探索及解密。跟著她透過這些謎語在陌生的城市中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也在這些謎題線索中,自在的熟悉了該植物的生長區域、特性、功效與傳說故事等,開始感知「細觀」自然的愉悅。作者深知兒童讀者「反兒童化」的抗爭意識與閱讀傾向,倘若作者將這些花草植物的知識符碼以客觀的知性表述,雖然能讓讀者在閱讀小說的同時獲得一些生態的知識及各科植物的形態特徵,但卻少了一些遊戲的興味。



      書中這些謎題植物都是日常可見的花草。在第一封信中,羅莎琳德寫道:「你要猜的植物既非非常稀有,也不會是你不知道的,而且每種都和人類世界有關。」這樣的安排亦有巧思,正如劉克襄在《台灣的自然書寫》所說:

    ?  

      城市的公園、巷弄,市郊的小山才是經常面對的自然。真正的自然觀察應該從自家門口陽臺和庭院開始。

    ?

      作者讓讀者對這些在生活周遭常見的花草植物從此有了形象立體、文化飽滿的重新「看見」(老實說,我在閱讀本書之前並不知道冥界女神波瑟芬妮因為嫉妒丈夫哈迪斯喜歡仙女明塔,將她詛咒成被人踩踏的薄荷。哈迪斯無法解除魔咒,只好賜予明塔迷人的香氣,讓人們聞了有提神與舒緩感冒的療效,因此成了冥府的聖草)。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書信往返的姊妹,她們名字中也藏著祕語。信件的書寫者「羅莎琳德」(Rosalinda)可拆解為兩個部分:Rosa拉丁語中意為「玫瑰」,Linda西班牙語中意為「美麗的」,結合起來,Rosalinda 可以理解為「如玫瑰般美麗的人」。而姊姊敏娜Mina來自德語, 有「保護者」之意。而巧的是日文中也有 Mina(??)這個音,是「美菜」(美麗的植物)之意。而書中其他人名也可找到與其性格相應的含意,不得不佩服作者暗藏其中的文字遊戲啊!

    ?

      「植物盲視」的反思



      「植物盲視」(Plant blindness)是一種認知偏見,指人類忽視植物物種的傾向。這意味著人們在周圍環境中不注意到植物的存在,無法意識到植物對於生態系統和人類的重要性,以及將植物視為動物以下的次等生命形式,或無法欣賞植物獨特的特徵和美感。作者安排綠色謎語的出題者羅莎琳德是盲人,她被植物學家的父親引導以手指觸摸著花草樹本來認識植物。所以,當姊姊敏娜猜對謎題時,便把羅莎琳德的答案以繡畫方式呈現讓她撫觸。這或許也是作者對當代3C與AI世代下,「植物盲視」的普遍現象所提出某種暗喻及反思?正如主角卡絲碧雅所說:「在眾多燈光之下,人很容易忘記宇宙的其他部分。」



      也許,我們能夠「看見」,是一種上天的恩賜,但善於「看」,敏於「看」,則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這些看似靜默不語,佇立街道上牆角邊的植物,其實充滿大化世界的變化。而當我們凝視、欣賞並體會大自然的豐饒富麗時,也會因此產生一種對大地的理解與感激。

    ?

      以植物「調味」生活的副文本──食譜



      另外,本書還有一個很棒的構思──從野地直接上餐桌!



      主角卡絲碧雅的媽媽喜歡烹飪,蒐集各種香料,熱中創意料理,總是忙著發想新菜色,夢想成為美食作家。她自稱是「森林裡的藥草女巫」,善於煮美味的魔法湯。她也加入這場遊戲,將每次解開謎底的植物入菜,既觀察自然,也採擷自然,點出作者以植物「調味」生活的觀點。這真是太有意思了!



      書中還有好多彩蛋等你尋找,快打開本書,進入綠色王國的奇妙世界吧!而我呢,已迫不及待的想將書中的《綠色王國食譜》一一試著做來嚐嚐了。



      至於書中的最後一個謎題:「從前,女人聚在一起時,會把它的果實扔進火裡,看誰會最先結婚。」就留給讀者你來解答吧!



    一花一木一世界:《夏日的綠色謎題》中交織的世代情感、文化理解與成長啟發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曾品方




      「我是卡絲碧雅,我是植物探險家!」當我閱讀《夏日的綠色謎題》的時候,完全把自己代入主角的身分,充分享受解開一道道植物謎題的成就感,以及漫步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展開各種探險。閱讀本書的當下,同時也在學習自然知識、領略多元文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是一本體現真、善、美的少年小說。



      本書作者柯奈莉亞.馮克和塔米.哈同是位高明的說書人,故事結構縝密,跨越不同世代的時空背景,遍布全球的地理位置,為讀者建構了一個真實存在和懸疑神祕交織的綠色世界。她筆下的每一株植物都充滿靈性,透過一位失明妹妹寫給姊姊的十封信,為綠色王國的公民設計了五個線索,涵蓋植物構造、醫藥用途、食用價值、故事傳說等「真實」知識,不只能讓讀者一邊讀一邊猜想植物名稱,還能隨著妹妹的旅程環遊世界,開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五感閱讀。整本書由植物謎題來探討多元議題,例如:不同世代的家人,對於愛的表達之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社區居民,彼此理解歷史的傷痕,以及青少年對於友誼的渴望、自我肯定的追求,還有關於愛情的憧憬,都透過一花一木來幽幽表達,讓人讀來能深深感受到角色之間的彼此尊重、理解文化差異,這些善心良意的漣漪,就是一幅幅最美麗的圖畫。



      由於本書具備了故事結構、書信應用文、食譜說明文、植物知識、多元文化的元素,不僅適合融入於中小學的國語領域、自然領域、綜合領域、多元文化的議題教育,更適合作為跨領域課程的閱讀素材。例如以「閱讀與寫作」課程為例,首先是提供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時間,以及活用六何法、摘要、推論等策略,建議安排於親子共讀、班級共讀或獨立閱讀的時光,皆是具體可行的閱讀契機。其次是仿寫一封信給家人或朋友,創作植物謎題的五個線索,這五個線索需包括自然領域的植物知識,綜合領域聚焦在校園內或社區裡的植物,多元文化的理解植物在不同文化的價值,也就是五個線索需涵蓋自然知識、環境關懷、文化意涵。最後還可以發展巧思,例如為這封信選用不同的載體或添加味道,以拓展觸覺、嗅覺的閱讀體驗。期許透過跨領域的教學設計,能促進學生閱讀各種文本表述、連結相關的知識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等,以培養思考力、聯想力與創造力。



      此外,本書除了有環環相扣的情節,也提供多重變化的場域,包括靜謐寒冷的緬因州北部小鎮威爾默頓、繁華暖和的紐約布魯克林大都市;遍布奇花異草的植物園、異國風情的香料店、別出心裁的花店等。其中,「花 & 書」是一個不尋常的花店,卡絲碧雅在這裡尋找玫瑰花,認識了吉米拉,她們一起為花店布置櫥窗、分類書籍、討論祖先故事,建立了誠摯的友誼。書中多樣的場域能為教學現場提供脈絡化的應用,例如在學校圖書館內,再現「花 & 書」店面,結合主題書展和實境解謎,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立體的學習情境。或是邀請學生們輪流擔任一日店長,當天由一日店長來設定植物、創作謎題、選用書籍、設計櫥窗,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發探究的潛力,奠定自主學習的基礎。



      作者在故事的尾聲留了一道謎題給讀者們:「從前,女人聚在一起時,會把它的果實扔進火裡,看誰會最先結婚。」這到底是什麼植物呢?建議師長們可以讓孩子們猜一猜,也可以練習詢問不同的AI平台,即使指令相同,得到的答案或許不一樣,需再啟動心智判斷,寫下自己的答案後,並且再設計一道臺灣本土植物的謎題,一併寄給作者或出版社,成為延伸的學習活動,透過閱讀來認識朋友,就是一種最美妙的閱讀體驗。



      書末有一句話深深觸動我的心弦:「植物教會了我扎根」。回想自己的成長歷程,無論身處在偏遠的農村或是喧囂的大都市,無論是志得意滿或是灰心喪氣,都有各種植物的陪伴。綠色王國裡雖然不言不語,但是在春夏秋冬的每一季,在日出日落的每一刻,植物不僅是教會了我扎根,立足於社會,更為我提供心靈的療癒、遭逢挫折的復原,讓我相信,植物比我想得更加聰明、更有力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