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包容與平等:台灣同婚歷程的深刻寫照
方淑
生物多樣性對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至關重要,而社會的多元性則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超過四百五十種動物中均出現過同性戀行為,這些行為的發生原因與其他動物行為相似,可能同時受到環境與基因的影響。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同性戀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多樣性,並不應該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尊重並包容各種性別與行為的多元社會,才是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
然而,現實中,我們仍面臨著諸多不平等的挑戰。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在尊重人權與性別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成為亞洲首個、全球第二十七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儘管如此,這條通往文明與平等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尋找張儀安》一書細膩且深刻地描繪了這段艱辛且不易的歷程。書中的故事幾乎可以看作是身邊人物的縮影,作者以流暢而真摯的筆觸,讓人感同身受,讀後令人不禁深思。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台灣同婚歷程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包容、尊重與社會進步的深刻見證。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並體會這段具有歷史意義的過程。
序者簡介:
方淑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博士
任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研究物種演化的遺傳學基礎
本書作者的碩土論文共同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