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駕馭腦中的小劇場:韓國精神科權威的「高效人生思考術」,教你把煩惱轉化成一種優勢!

駕馭腦中的小劇場:韓國精神科權威的「高效人生思考術」,教你把煩惱轉化成一種優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499560
河智賢
杜西米
采實文化
2025年3月27日
140.00  元
HK$ 112  






ISBN:9786263499560
  • 叢書系列:心視野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視野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總覺得自己想太多,

    於是努力不再胡思亂想?

    其實,每個人都有煩惱,

    與其壓抑人性,

    不如讓思緒成為你的隱形實力!



    ★★★

    首爾大學醫學博士、精神科權威醫師的高效煩惱術

    韓國電視台tvN、KBS熱門節目嘉賓

    教保文庫、yes24、Aladdin各大書店讀者高分評價9.5顆星

    熱銷突破30,000冊

    ★★★



      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擔心別人的眼光,想說的話不敢說出口

      .腦內小劇場頻繁上演,錯失許多良機

      .做決定時,容易被過往經驗和負面情緒影響

      .重要的事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決定



      ?就連精神科權威,腦中也有很多小劇場

      韓國精神科權威河智賢醫師,經常受邀電視、廣播分享專業觀點,

      為大眾傳遞正確的身心健康知識。



      雖然他擅長解決別人生活中的種種困擾,

      但身為精神科醫師,內心也常常上演小劇場。

      他認為,煩惱其實是一種正常的思考狀態,

      與其強迫自己不要想太多,更重要的是學會有效煩惱,避免讓大腦失控。



      ?幫助上萬人不再庸人自擾!高壓生活的解救之書

      2019年,他將長年實踐的煩惱管理方法出版成書,

      成功改善無數讀者的生活,獲得大量好評:

      「做決定比以前更容易了!」

      「每當思緒變複雜,就想拿出來重讀!」……



      2023年,暢銷改版全新上市,光是改版的銷量就超過30,000冊。

      除了重新編排章節,還特別收錄讀者提問與實用建議,

      內容更完整、更貼近日常,能把煩惱轉化成生活的助力。



      ?4原則 × 4步驟的高效人生思考術,教你把握良機、不再內耗

      河智賢醫師指出,每個人的腦容量都是有限的內在資源,

      若想真正減輕壓力,必須學會縮短煩惱所消耗的時間, 

      果斷做出明確決策,迅速進入行動階段。

      當你停止過度思考,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更輕鬆、更有效率!



      他以豐富的專業經驗,結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

      設計出一套隨時隨地、面對任何煩惱,都能獨自應對、解決的實用方法:



      .克服9種心理因素:沒自信、不安、憂鬱、迴避、情緒記憶、旁觀效應……

      .順應13個大腦天性:大腦的欲望本能、思考框架、自動系統、認知偏誤……

      .4大原則,改變煩惱的心法:如何減少煩惱根源、實踐更重要……

      .4步驟,不讓小劇場失控:事前準備、聰明煩惱、如何決定、怎麼執行……



      本書還有更多豐富的實際案例與應對技巧,

      幫你終結腦內小劇場,不再因煩惱而失控,

      將敏感的思維轉化成個人優勢,活出真正高效的人生!



    不煩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人生五書」作者、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透過閱讀,調整認知,重新改寫煩惱的劇本。做好腦內小劇場的編導演,讓生活從容、優雅、有餘裕。」──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


     





    好評推薦

    作者新序 為內心整理出乾淨的空間

    前言 致深陷苦惱而疲憊不堪的你



    第1章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煩惱

    1. 要花心思決定的事都是煩惱

    2. 煩惱、決定、實踐三階段

    3. 成熟大人懂得好好煩惱



    第2章 干擾思考的九種心理因素

    4. 缺乏自信:當我不相信自己時

    5. 不安:當煩惱升級成擔憂

    6. 低自尊: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7. 憂鬱:內心能量不足,無力處理煩惱

    8. 心理學化:自認心裡某處出了問題

    9. 迴避思考:因害怕變化,選擇維持現狀

    10. 情緒記憶:回憶會左右我們的煩惱

    11. 反芻思考:反覆咀嚼過去的負面事件

    12. 旁觀效應:歸屬感與排斥感的影響



    第3章 影響煩惱的大腦運作機制

    13. 思考模式是影響煩惱的關鍵

    14. 腦袋的容量其實有限

    15. 我真的了解自己的極限嗎?

    16. 大腦的容量會視狀況而定

    17. 飢餓會讓我們只看見眼前的事

    18. 當你累了,下一個誘惑就會出現

    19. 別讓大腦的工作記憶超載

    20. 大腦的欲望本能

    21. 周遭群體的巨大影響力

    22. 大腦厭惡模稜兩可的事物

    23. 節省力氣的自動化系統

    24. 大腦會陷入思考框架

    25. 讓我們不理性的八種認知偏誤

    26. 生理不適也會影響思考能力



    第4章 大腦與內心的作戰策略

    27. 準備階段:確保腦容量充足

    28. 煩惱階段:準確掌握煩惱

    29. 決定階段:配合大腦的行動

    30. 實踐階段:決定與責任全在於我



    第5章 如何有效煩惱?

    31. 分配好用力與不用力的時機

    32. 無憂無慮的心態所帶來的力量

    33. 過程如果正確,結果就是次要的

    34. 萬事皆有運氣成分



    後記 別把小波浪當成大波濤

    附錄 讀者常見問題

    注釋



    ?





    前言



    致深陷苦惱而疲憊不堪的你




      我是負責傾聽眾人煩惱,並與他們一起煩惱的人。雖然大家會說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是診斷和治療,但我們實際上也不斷在幫助那些深陷煩惱的人,一步步解決他們的問題。



      也許是工作性質的關係,不只有患者向我尋求協助,私底下也有不少人會向我傾訴苦惱並尋求解答。但大部分人對自己面臨的問題,其實心裡早已有答案,或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了。當我給他們建議時,通常會有一半的人露出「啊,我怎麼沒想到呢」的表情,而另一半的人則是早就想過這種方法,並問我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現在打開電視,有不少節目的主題是分享自己瑣碎的煩惱,並與觀眾一同尋求解答。儘管我們已經透過各種方式試圖解決煩惱,奇怪的是,煩惱似乎還是有增無減。每個煩惱的解答各不相同,甚至給建議的人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同樣的煩惱會因為狀況差異而有不同解決方法,即便解決了眼前的煩惱,下一個煩惱又會接踵而至,怎麼煩都煩不完。究竟為何會如此?難道是解決方式錯了嗎?



      世界上的煩惱越來越多,當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變多、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想做出最好的決定時,與其說是要找出各種煩惱的最佳解答,我們更像是記住了每種煩惱所對應的解法。但如此一來,不僅會花費比原來更多的力氣,也浪費了本就有限的腦容量。



      在我看來,我們通常不是因為問題太困難、找不到解答而感到痛苦,而是沒有給予內心充分的時間與餘裕去解決問題,內心被不安與恐懼感所左右,為了找出最好的解套方法,反而陷入煩惱的無限循環。俗話說:「給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為了進行「有效煩惱」,似乎必須先學習「如何煩惱」。



      本書所提及的各種「有效煩惱的方法」,是我經年累月思考後的產物。一般大眾會依據各種煩惱的類別,分別去找尋各自對應的解決方式,但這本書裡提及的煩惱更像是一個大集合,我試圖在這個「煩惱集合」中,整理出一套普遍適用的解法。用考試科目來比喻的話,我要做的不是分別去尋找能提高國文、英文、數學等科目成績的方法,而是找出能把書讀好的方法;用寫小說來比喻的話,則是不去執著如何使用小說技法,而是去摸索寫好文章的方式。



      本書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探討我們為何總深陷煩惱之中,並且討論「好好煩惱」究竟有何意義。



      當競爭越激烈,隨之增加的煩惱當然會加重心理負擔,因此第二章將解釋「情緒」如何妨礙我們思考煩惱,只有縮短煩惱的時間,並且直視因煩惱而產生的不安、憂鬱、後悔、自責等情緒,才能好好煩惱。

    第三章將從腦科學、認知心理學層面,剖析我們不能好好煩惱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比想像的更懶惰,並且討厭沒有效率的事物,因此常受到煩惱限制,或誤導我們做出錯誤決定。



      第四章則會根據二、三章所討論的內容,提出幾個不受情緒左右,又不讓大腦超載的實用煩惱法。如此一來,無論是哪種煩惱,我們都能運用這些方法,找到合理且符合現況的答案。



      最後,第五章將討論受困於日常生活各種煩惱的我們,為了做出最終決定,在面對煩惱時可以採取什麼心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無論是從頭讀起,或是從有具體建議及方案的四、五章開始閱讀,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便跳著看也不會影響理解。



      煩惱如同重力,看不見卻能時刻感受到它的作用,只要我們還在呼吸,煩惱就會如影隨形。與其希望活得無憂無慮,試著了解煩惱並與之共處,或許是一個更貼近現實的解決方式。



      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各位騰出內心的空間,在不讓大腦過度疲憊的前提下,簡潔俐落地解決大家的煩惱。期待大家能從書中獲得力量,有效解決自己的煩惱,牢牢掌握人生的方向盤。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