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沙壇城

沙壇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2644
林俊龍
時報出版
2025年4月08日
120.00  元
HK$ 96  






ISBN:9786264192644
  • 叢書系列:新人間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人間


  • [ 尚未分類 ]











    「文藝腔低、敘事平順,卻常常在某些暫停的段落,發出令人沉思的喟嘆。」

    ──吳明益

     

      每當他望著無盡的街道盡頭,

      那輪在模糊地平線上的圓月時,

      他就會想起身後的街道盡頭

      同樣也有一輪一模一樣的圓月。



      用沙築起的壇城,幽魂遊走其間,前世的情結勾連離世的悵惘。當風吹起時,有沒有虛無之外的歸向?



      《沙壇城》由七篇短篇小說構成,既有馬來西亞的風土質地,也有夢境般的閾限空間,有命運的膠著,也有機遇的玄奇。那些遭受屈辱、排斥、孤立的人物,從縫隙透出的氣息與光線得到一瞬解脫。



      來自檳城的新銳小說家林俊龍,在精簡篇幅中描畫出鮮活的形象,帶出奇異的轉折,傳達耐人尋味的意蘊,以輕巧的筆觸將故事帶往迷宮的出口。



      〈雨樹之下〉(東華奇萊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

      身世不明的母女成了村民仇日的替罪羊,但有個男孩透過風與鳥鳴認識到那個女孩的真實。



      〈第二片屋瓦〉(西子灣文學獎小說組首獎)

      經商失敗的老李與妻子女兒搬到雨鎮,發現了當地的賭雨風俗,賭徒的本性又被喚起。



      〈到遠方〉

      被寄養的男孩和身上有赤紅條紋的女孩相遇,現實對他們並不友善,山野成了他們暫時的樂土。



      〈Chelsea Blue〉(花蹤文學獎馬華小說首獎)

      父親臨終前說出一個藍色的謎,謎中有復活的死嬰、神出鬼沒的黑貓和夢想破滅的運動選手。



      〈老奧爾洛夫〉

      一匹賽馬逃出馬場,在奔向自由的路上浮想聯翩。

       

      〈一顆完美的蛋到底要煮多久〉

      在kopitiam駐唱的女歌手,遭到男人始亂終棄,成為母親的她等待著能夠告訴孩子真相的那一天。



      〈沙壇城〉

      一個遺忘生前記憶的男子試圖恢復記憶,穿梭在以性愛麻痺自我的鬼魂中。



    專文推薦



      吳明益�作家、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柴柏松�詩人



    驚豔推薦



      小令�詩人

      白樵�作家

      何致和�作家

      房慧真�作家

      敷米漿�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


     





    「浮羅人文書系」編輯前言──高嘉謙

    推薦序? 活著的鶴會飛走──吳明益

    推薦序? 前方是令人心情舒坦的陽光──柴柏松

    自序? 創作並非一條路可走



    雨樹之下

    第二片屋瓦

    到遠方

    Chelsea Blue

    老奧爾洛夫

    一顆完美的蛋到底要煮多久

    沙壇城



    後記? 湮滅之後又為誕生

    作者簡介



    ?





    自序



    創作並非一條路可走




      十四年前,第一次開啟小說之路時,那時寫完的文稿多數是收藏給自己看,感覺就像是躲在自娛自樂的白日夢裡,更沒想過自己寫的故事有天終於要出版了。



      曾幾何時我認為自己沒有出色的寫作能力,作為中文系的學生,卻無法在文章中大量運用和展現自己的華麗辭藻,這讓我感到困惑。尤其,每當讀到現當代文學後,乃至於讀到參賽評審遴選出來的得獎作品時,我都有深深的疑惑。難道文學是非得先學會艱澀難懂和華麗用詞才能踏入的領域嗎?就像人們總是調侃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是因為它抽象看不懂。抱持這種想法,一直到了文大時,選修了何致和老師的小說創作課後,一切想法才開始有所轉變,第一次接觸到海明威〈像白象的山丘〉時的「原來對話還可以這樣寫」的豁然開朗,以及契訶夫〈捉弄〉主角對於感情中留下的遺憾。碩班時,上了明益老師的小說課後,更是閱讀了一系列老師開出的書單。永遠記得第一次讀完艾加.凱磊〈故事形狀的思想〉結尾時的那種震撼:



      「就在那個牢房裡面,他形塑了最後一個思想,把絕望做成繩索的形狀,打個圈,吊死了自己。這個把絕望做成絞索的主意在月球上引起了騷動,大家趨之若鶩,紛紛將自己的絕望想法做成繩索,套在脖子上。月球上的人類就這樣滅絕了,只留下寂寞做成的單人牢房,歷經數百年太空風暴,那牢房也塌了。



      第一艘太空船抵達月球時,太空人沒找到人,只找到上百萬個坑。起初,太空人以為那些坑是古代月球人的墳墓;湊近了看,才發現全都是空洞的思想。」



      八個段落,簡單的文字為單純的故事而服務,沒有太多玄之又玄的情節和炫技,我想我找到了我要的答案:作品要寫得讓人讀得懂,而不能只寫給懂它的人看。一直以來,我只是沒遇到能夠與之共鳴的作品罷了。感歎之餘,我開始摸索自己的創作風格,最喜愛保羅.奧斯特、卡森.麥卡勒斯、喬治.桑德斯、瑪麗.奧斯汀、迪諾.布扎蒂、羅貝托.博拉紐、加西亞.馬奎斯.艾加.凱磊、阿爾多.李奧帕德、契訶夫、村上龍、村上春樹、石黑一雄、小川洋子等。在這些大師的作品基礎上盡可能地吸納他們的優點,再把我對人性思辨的想法融入進我的作品當中,往後也將如是。



      談及寫作的根本原因和動機,一開始抱著的就是書寫治療來治癒自己過去不幸的經歷。這本即將出版的《沙壇城》大部分也是如此,是各種痛苦與掙扎,我確信這些捋不清的複雜情感就是創作者該有的本色,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存在的意義就在那裡。而每當我完成一篇小說後,雖然感到疲勞,但心情卻無比舒暢,仿佛心裡某塊缺失已久的拼圖被填補上了,我想這就像村上春樹說的:「小說家在創作小說的同時,自己的某部分,也被小說創作了」。



      這本書,我在二○一七年初時開始起筆,直到文稿最後階段定名為《沙壇城》時,已經是二○二一年末。距離完成到即將面世,中間過去了三個年頭。自回到馬來西亞後,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順利,內心充滿撕裂與痛苦,乃至於完成這本書後,這三年間專注力的消磨(儘管期間不停蒐集素材和記錄冒出的想法),讓我遲遲無法開展新一輪的創作。對我來說,每一次的動筆都是一場專注力集中的冥想。創作不僅需要空間,更需要親近之人的支持與諒解,沒有這些將難以維持寫作的狀態。工作結束後,所剩不多的時間又被生活瑣碎之事瓜分而去,僅剩下的就只有睡前的一個小時,這種時候腦袋多數開始不靈光,能夠作用的就只能拿來思考未來人生要何去何從的事情了。每每想起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中的內容時,總是避免不了心生艷羨,從而感歎道:「真是一個很有規律的作家呢。」已故的曾珍珍老師曾在我的夢裡說過:「創作不一定只有這條路可走」,不必拘泥於創作的任何形式,所做的任何事,諸如:交談、調酒、掃地、游泳、購物……體驗生活甘苦皆屬於創作的一部分。由於這本書的出版,最近我開始覺察到體內熟悉的某種東西又再次蠢蠢欲動,腦海不停飄出新一本小說後續的部分情節。我想,事不過三說的就是現在,三年的蟄伏還不算浪費,今年該是時候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