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在青年時期,因為多看文學書,陷於煩悶苦惱。後來轉向於哲學方面,找尋有關了生脫死、解決人生苦悶的問題,曾在大學課外參加坐禪四年,並無所得。又轉向於文學方面,貪求多讀。此間看到許多禪宗祖師的著作,感覺禪匠的文藝詩歌,優雅高尚,趣味充分。進而喜歡看故事,找尋先賢的傳記,當作人生修養的資助。有一時期,熱心旅行,遊覽各地,受到大自然的感化,因而轉向於快活的生活。
筆者不會做詩,又不想做詩,可是曾看到許多祖師的語錄中有關寒山拾得的贊頌,以為奇異。因是注意到寒山詩並其有關寒山拾得的解釋評論等,乃至喜歡吟誦寒山詩而感覺愉快。而且得到許多啟示,學習其簡易生活,已經數十年,十六年前,曾出《寒山詩話》小冊子,所以今出《寒山詩解》不是偶然。
寒山拾得是不是禪宗的高僧?他們所說的,契合禪理麼?他們是不是禪定的實踐者?這些問題,需要再研究再而檢討。我以為寒山詩有宣揚的必要,中國文化需要鼓吹。
寒山拾得的事蹟,被社會忽略了好幾百年,而今死灰復燃,熱氣燃燒到整個世界去,尤其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社會學習寒山的風氣,最為顯著,已有好幾種英譯寒山詩,流佈於各國。
這裡《寒山詩解》,好像應機而出,其微意,僅為宣揚佛法而已。因為匆忙,編註有多不備以為抱歉。謹向文獻諸先輩感謝外,並向四百多單位助印各位表示謝意。
恭蒙南亭老法師題字,白聖老法師暨聖印大法師特賜序文,又蒙趙光輝老師插圖,佛教會、各佛刊等的推介,而完成斯舉,以為榮幸,尚祈指教。
中華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曾普信 寫於花蓮東淨寺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