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海上長城:戰後中華民國海軍發展史

海上長城:戰後中華民國海軍發展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65155
金智
獨立作家
2025年3月19日
220.00  元
HK$ 187  






ISBN:9786267565155
  • 叢書系列:Do歷史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7 x 23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Do歷史


  • [ 尚未分類 ]











      民國34年9月1日,國民政府於軍政部設立海軍處,籌劃戰後海軍的整建發展。民國35年6月1日,國防體系全面改組。7月,成立海軍總司令部,隸屬國防部,新的海軍領導中樞終告確立。此後,中華民國海軍經歷綏靖戡亂、遷臺建軍、整軍備戰等階段發展,成為鞏固海疆的重要力量。



      本書分為六章。前三章聚焦在綏靖戡亂時期(1945.9-1949.11)、遷臺初期(1949.12-1958.8)以及在臺整軍備戰時期(1958.8-1978.12)的中華民國海軍建軍歷程,從新的海軍領導中樞確立、海軍教育體系建立、派遣官兵赴海外接艦受訓以及吸收歐美海軍的技術及現代化海軍的知識談起,在海軍組織編裝、後勤制度、教育與訓練、人事組織革新,乃至艦艇裝備的汰換和自力研發,皆有詳盡敘述。後三章則分別針對民國50-70年代的海軍重要事件──潛艦部隊、反攻大陸的「國光計畫」以及國共臺灣海峽三次海戰──進行探討與研析。中華民國海軍從「武昌部隊」起,陸續向義大利、美國、荷蘭等國採購潛艦,於民國70年代建立起具有戰力的潛艦部隊;民國50年4月,蔣中正總統成立「國光作業室」以推動反攻作戰,然而美方始終不支持國軍反攻;民國54年,我海軍與中共海軍先後在臺灣海峽發生五一(東引)、八六、烏坵等三次海戰,其規模及傷亡雖然不大,卻暴露我海軍戰力薄弱,迫使蔣總統打消反攻念頭,改變日後國軍建軍備戰的政策及方向。61年7月,「國光作業室」裁撤,「國光計畫」則束之高閣,國軍反攻大陸由原先的攻勢作戰,轉變為著重臺海防衛的守勢作戰。



      本書大量參考海峽兩岸出版之海軍史料文獻、軍事史論文、口述歷史及檔案資料,詳盡論述並解析中華民國海軍建軍發展歷程,是作者前作《青天白日旗下民國海軍的波濤起伏(1912-1945)》的延續,更是中華民國海軍史研究的又一力作。



    本書特色



      ★大量參考海峽兩岸出版之海軍史料文獻、軍事史論文、口述歷史及檔案資料,詳盡論述並解析中華民國海軍建軍發展歷程!

      ★特別收錄1945-1979年海軍官校畢業生名冊,海軍史研究者不容錯過!



    各界推薦



      苗永慶(前海軍總司令�中華軍史學會理事長)


     





    推薦序 迎向海洋 捍衛海疆�苗永慶



    第一章 綏靖戡亂時期中國海軍的建軍發展(1945.9-1949.11)

    壹、前言

    貳、海軍組織制度的發展與遞嬗

    參、後勤海政與裝備發展

    肆、海軍教育訓練

    伍、重要戰績與功績

    陸、綏靖戡亂時期海軍發展的成就及缺失檢討

    柒、結語



    第二章 遷臺初期中華民國海軍的建軍發展(1949.12-1958.8)

    壹、前言

    貳、遷臺初期海軍的組織與編裝

    參、海軍後勤海政單位與裝備

    肆、遷臺初期海軍的教育與訓練

    伍、重要戰績

    陸、遷臺初期海軍建軍發展的優缺檢討

    柒、結語



    第三章 在臺整軍備戰時期中華民國海軍的建軍發展(1958.8-1978.12)

    壹、前言

    貳、海軍的組織與編裝

    參、教育與訓練

    肆、重要戰役

    伍、在臺整軍備戰時期海軍建軍的成果及缺失

    陸、結語



    第四章 我國海軍潛艦部隊建軍發展之歷程

    壹、前言

    貳、我國海軍水下作戰部隊建軍之緣起

    參、水星計畫與我國海軍潛艦戰隊的成立

    肆、劍龍計畫與第三代現代化潛艦的籌建

    伍、我國海軍潛艦建軍發展的成果及缺失與困境

    陸、結語



    第五章 反攻大陸──「國光計畫」之研究

    壹、前言

    貳、國光作業室成立的時代背景

    參、國光作業室的成立發展與反攻計畫內容

    肆、反攻作戰作為與反攻政策之轉折

    伍、國光計畫未能實行的因素與檢討

    陸、結語



    第六章 民國54年國共臺灣海峽三次海戰之研析

    壹、前言

    貳、三次海戰發生的時代背景

    參、五一海戰(或稱東引海戰)

    肆、八六海戰

    伍、烏坵海戰

    陸、三次海戰國軍與共軍優點缺失的檢討

    柒、三次海戰對國軍反攻大陸作戰的影響

    捌、結語



    附錄一 戰後歷任海軍首長(1945-1979)

    附錄二 1945-1979年海軍官校畢業生名冊





    推薦序



    迎向海洋 捍衛海疆




      我國海軍發軔於清末自強運動,籌建水師與海防,不幸南洋、北洋海軍先後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日甲午海戰挫敗,以致我國海權日趨衰微。民國肇建後,政府雖圖謀發展海軍,鞏固海防,振興海權,然而先有軍閥割據混戰,後有日本侵華戰爭,我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加以國家財政困難,成效有限。尤其八年抗戰初始,中央為遲滯日軍向內陸進犯,命海軍以自殘方式沉艦阻塞內河水運,海軍發展則陷於停頓。



      抗戰勝利後,海軍在接收美英贈(借)艦與日本賠償艦的基礎下,始得以重建。未料中共全面叛亂,戡亂剿共戰事又起,各方面建設因而頓阻。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臺,國軍在臺積極整軍經武,期間海軍在美國軍援下勵精圖治,舉凡各項組織制度與教育訓練得以革新與精進,成為保衛臺海安全重要之武力。尤以八二三戰役期間,海軍優異的表現與戰績,讓國人有目共睹。



      國民政府遷臺至今已有七十餘年,期間海軍因應國防政策,組織編裝與教育訓練多有更迭變動。本書作者金智教授係中華軍史學會會員亦曾任本會理事,長期致力於國軍軍事史研究,有感保存海軍史料之重要,廣蒐史實,嚴謹考證,詳實編纂本書。本書內容起於抗戰勝利後至美國與我國斷交,這三十多年間,有關中華民國海軍建軍發展之歷程。此外,本書亦收錄我海軍潛艦部隊成軍過程、國光計畫、五十四年國共三次海戰檢評,此三篇對我海軍建軍發展至為關鍵的論文。



      綜觀本書體例完整,內容詳實,圖文並茂,敘述均有依據,為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臺灣為一海島,四面環海,維護海權,捍衛海疆,係攸關我國家生存發展之重要憑藉。因此希望本書的付梓,除了宏揚海軍先烈先賢們為國家民族犧牲奉獻之史蹟外,亦讓我國軍官兵與國人透過本書瞭解我海軍艱辛建軍之歷程,且可供社會各界研究我海軍建軍發展史或中華民國現代史之參考,爰樂為之序。


    前海軍總司令�中華軍史學會理事長 苗永慶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