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幾年來作文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重視。除了大考的變革不但讓作文的比重上升,現在的作文考題也比以往變得更加靈活多元。108學年度國中會考作文考了學生對「青銀共居」的看法;112學年度國中會考作文以「臺灣民眾最喜愛的影劇類型統計」測驗學生對圖表的判讀能力。在升大學的考試上,作文更是分成了「情意」和「知性」兩個部分出題,分別考學生「抒發自身的體悟感受」和「歸納統整資訊並作出省思或推論」兩種能力。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的作文題中,知性題的部分考了學生對「貼標籤」的看法;情意題考了「縫隙的聯想」探討人生是否也需要縫隙。
寫作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時間的閱讀與投入才能開花結果。
聚瀚國文團隊的老師們長期在各地的補習班投入作文教育。作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持續的關注教育政策的脈動和大考作文的考試趨勢。目前的課綱強調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而核心素養的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具備跨領域的互動與整合能力。因此,在寫作測驗上的出題和拿分重點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的作文教學上,常常會透過背誦大量的名言佳句放入文章裡面來獲取高分,然而這樣寫作方法在今天的大考作文之中已經無法再起到同樣的效果,現在大考作文測驗的重點會更著重於學生的思考、論述和表達能力。
承蒙五南出版社黃副總編與王副理盛情相邀,我們有機會能夠將我們累積在作文課堂的經驗轉化成《作文素養就是這樣養成的》這本書。我們希望跳脫傳統作文教學的框架,從貼近生活的題材以及近年備受討論的議題設計成每個單元的主題。甚至我們也認為寫作不該只是制式作文紙上面的內容,寫作也可以是報導撰文;可以是劇本創作、議題思辨,寫作在生活中的應用默默的存在於許多地方。
在過往的教學經驗中,我們常常發現有很多孩子連要寫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就備感艱辛,更何況要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能夠將一篇文章寫好的基礎,來自於從簡短句子開始鍛鍊。當能夠順暢的使用句子表達好心中想要說的話之後,才能夠進步進一步學習文章架構的布局。因此,我們在書中的每個單元設計了許多對話窗格讓孩子們可以先進行小段落,甚至是一兩個句子長度的書寫。到了單元的最後我們會進行長文的寫作,我們提供了段落設計和引導,提供孩子們寫作方向的參考。
期望本書能夠為更多的孩子們,或是煩惱該怎麼帶領孩子寫作的爸媽們一些方向與幫助。
聚瀚國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