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二版)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97636
張如杏,楊添圍,張玲如
洪葉文化
2024年12月01日
183.00  元
HK$ 173.85  






ISBN:9786269897636
  • 叢書系列:社工叢書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7 x 23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社工叢書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社會與心理類 > 社會與社工 >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











      心理衛生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跨文化跨國的重要議題,經過百年的發展,精神醫療領域社會工作從慈善出發,漸漸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也將服務擴大到疾病和自殺、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與性侵犯等議題的處遇治療,服務對象從兒童到老人,從醫院到社區、學校、犯罪矯治等系統,建構社安網整合服務。精神醫療專業訓練成為社區處遇的基礎,希望本書可以協助讀者瞭解臺灣心理衛生的發展脈絡,學習國外社會工作理論以建立本土實務理論。



      這是一本為精神醫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學生所寫的入門書,由二位資深精神醫療社工師及資深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完成。本書針對第一版內容修正,因應臺灣及世界心理衛生新發展,更新、增加資料。


     





    第一篇 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



    第1章 精神疾病與醫療發展�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疾患與診斷演變?? ?

    第二節 特殊人口心理衛生與次專科??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2章 心理衛生政策與福利行政�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心理衛生政策?? ?

    第二節 心理衛生預防模式:強化心理資本?? ?

    第三節 臺灣社會福利與心理衛生演進?? ?

    第四節 心理衛生行政??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3章 《精神衛生法》及相關精神醫療法律�楊添圍??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衛生法》??? ?

    第二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 ?

    第三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

    第四節 《老人福利法》?? ?

    第五節 《自殺防治法》?? ?

    第六節 《家事事件法》?? ?

    參考文獻?? ?



    第二篇 精神疾病與治療



    第4章 精神病理學與精神疾病之診斷系統 �楊添圍?? ?


    第一節 診斷與分類之基礎:精神病理學?? ?

    第二節 精神病理學相關名詞?? ?

    第三節 精神疾病之診斷及分類?? ?

    第四節 臨床慣用名詞:精神病與嚴重精神疾病?? ?

    第五節 DSM-IV-TR/DSM-5精神疾病分類?? ?

    第六節 疾病相關名詞?? ?

    參考文獻?? ?



    第5章 常見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楊添圍?? ?

    第一節 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 ?

    第二節 思覺失調症?? ?

    第三節 躁鬱症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

    第四節 憂鬱症:各種分類觀點?? ?

    第五節 強迫症與相關疾病?? ?

    參考文獻?? ?



    第6章 人格疾患、酒癮及物質成癮�楊添圍?? ?

    第一節 人格疾患?? ?

    第二節 酒精與物質成癮?? ?

    參考文獻?? ?



    第7章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楊添圍?? ?

    第一節 臺灣家庭暴力初探?? ?

    第二節 初探家庭內殺人事件?? ?

    第三節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 ?

    參考文獻?? ?



    第三篇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



    第8章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專業與專科社工師發展�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美國醫務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演變?? ?

    第二節 臺灣醫療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發展?? ?

    第三節 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發展?? ?

    第四節 美國各領域社工現況比較?? ?

    第五節 社會安全網的心衛社工?? ?

    第六節 社會工作紀錄??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9章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類型?? ?

    第二節 建構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理論?? ?

    第三節 系統生態概念運用於心理衛生?? ?

    第四節 常用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簡介??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0章 疾病與家庭�張如杏?? ?

    前言:家庭的許多面貌?? ?

    第一節 以理論分析家庭?? ?

    第二節 精神疾病與家庭?? ?

    第三節 臺灣家庭與精神疾病??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1章 與家庭工作的模式�張如杏?? ?

    前言:與家庭工作的意義?? ?

    第一節 家庭評估?? ?

    第二節 家庭會談、家庭訪視?? ?

    第三節 簡介家族治療?? ?

    第四節 優勢觀點、以家庭為中心服務??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2章 精神醫療處遇方法�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心理治療?? ?

    第二節 團體心理治療?? ?

    第三節 心理劇?? ?

    第四節 心理教育、衛教??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3章 個案管理資源整合�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個案管理的定義、功能、流程?? ?

    第二節 個案管理在心理衛生領域的運用?? ?

    第三節 資源整合??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四篇 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



    第14章 社區復健及長期照顧�張玲如??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復健

    第二節 社區復健模式?? ?

    第三節 社區復健的困境?? ?

    第四節 長期安置??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5章 精神醫療服務與專業團隊�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醫院內精神醫療服務?? ?

    第二節 精神醫療專業團隊?? ?

    第三節 社區心理衛生方案??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6章 評鑑�張玲如??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科醫院評鑑?? ?

    第二節 精神復健機構、護理之家評鑑?? ?

    第三節 方案評鑑?? ?

    結語?? ?

    參考文獻?? ?



    第17章 精神疾病復健與康復�張如杏??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復健定義?? ?

    第二節 精神復健的原則、價值及迷思?? ?

    第三節 精神復健的內容?? ?

    第四節 從障礙概念轉變?? ?

    結語:邁向康復?? ?

    參考文獻?? ?



    第18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展望�張玲如?? ?

    前言?? ?

    第一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臺灣的發展脈絡?? ?

    第二節 精神醫療社工之角色與任務?? ?

    第三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定位之影響因素?? ?

    第四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困境之突破?? ?

    第五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之定位?? ?

    第六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展望?? ?

    結語?? ?

    參考文獻????









      距離第一版出版已經過了八年,年初接到詢問是否修訂本書?我立刻與兩位共同作者討論,大家都同意進行資料更新,以切合讀者需要。這是一本為精神醫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學生所寫的入門書,由二位資深精神醫療社工師及資深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完成,有感於臺灣精神醫療這四十年的發展快速,心理衛生議題已經從精神醫療走到社區、跨領域整合服務,作者們整理臨床工作經驗、增加近年心理衛生政策,提供對這個領域有興趣者入門參考。



      本書共分成四大部分,整體架構共四篇,篇名沒有改變,增加及更正新資料。第一篇是「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針對心理衛生發展現況、政策與福利架構、以及精神醫療相關法規政策與計畫方案等,介紹精神醫療的過去,及近年社安網與各項心理衛生實務發展。



      第二篇是「精神疾病與治療」,由楊添圍醫師介紹精神疾病病理學與診斷等,包括有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精神官能症、人格疾患、酒藥癮等常見精神疾病的診斷原則,本書以最新的DSM-5的概念說明疾病的定義。《精神衛生法》於2022年修法,其他相關法規修正一併更新,新增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的討論分析。



      第三篇是「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介紹社會工作的類型、特定對象實務理論,從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歷史發展、臺灣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等,作者發現Turner(2017)「社會工作處遇理論」已經第六版、Payne(2020)「現代社會工作理論」已經第五版、Hepworth等人(2017)「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已經第十版、Lehmann與Bolton(2022)「綜融取向實務理論」已經第四版,社會工作理論新增許多小型理論。有鑑於專業理論是專業發展的基石,這些社會工作實務理論參考書歷久彌新,傳統理論也有新增的概念或觀點,雖然臺灣與英美的文化背景不同,理論的價值與邏輯還是值得實務工作者參考。



      精神醫療專業團隊中社工師主要的服務對象—家庭與社區,認識家庭和與家庭工作的方法,提供社工進行家庭評估,從家系圖、生態圖,整理家庭優勢、建立處遇目標。接著介紹精神醫療的處遇模式、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心理劇、衛教等。個案管理和資源整合是社工師在心理衛生領域最常運用的助人方法,說明社區心理衛生個案管理。



      第四篇「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由張玲如老師介紹各類社區復健方案、以及評鑑。本篇還介紹精神醫療服務與專業團隊,以及醫療院所各種服務模式、各類專業團隊人員的角色任務。最後探討精神復健與康復,以及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展望。



      心理衛生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跨文化、跨國的重要議題,經過百年的發展,精神醫療領域社會工作從慈善出發,漸漸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也將服務擴大到疾病和自殺、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與性侵犯等議題的處遇治療,服務對象從兒童到老人,從醫院到社區、學校、犯罪矯治等系統,建構社安網整合服務。精神醫療專業訓練成為社區處遇的基礎,希望本書可以協助讀者瞭解臺灣心理衛生的發展脈絡,學習國外社會工作理論以建立本土實務理論。



      感謝洪葉文化對於本書的持續關注,八年後許多資料更新重整,2018年精神醫療進入整合社會安全網,2020年全球Covid-19對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精神衛生法》於2022年通過修正,心理衛生朝向預防、全人、專業與跨系統整合。本書針對第一版內容進行修正,因應臺灣及世界心理衛生新發展,更新、增加資料,讓從事心理衛生的夥伴,特別是社工師,可以有入門參考。謝謝兩位夥伴一起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書中資料如果有誤,由我負責處理,請讀者不吝指正,期待本書與時俱進。? ?


    張如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