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生命與學問喚醒: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生命與學問喚醒: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861510
韓曉華
萬卷樓
2025年1月01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3861510
  • 叢書系列:哲學研究叢書.學術思想叢刊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哲學研究叢書.學術思想叢刊


  • 人文社科 > 哲學 > 西方哲學 >











      本書分成甲部與乙部,甲部是唐君毅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五篇文章。從兩個進路闡釋唐君毅先生的哲學思想,其一以唐先生的思想與不同的哲學家對特定哲學問題(「身心問題」與「宗教問題」)作出比較討論;其二以唐先生對古代中國思想家(荀子與墨家)作出「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詮釋之論述。透過兩個進路的闡釋展示了唐先生哲學思維的獨特性,即「綜合式的辯證性思維」。乙部是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四篇文章。是對於牟先生哲學思想較少人注意的議題作出討論,包括牟先生宋明理學詮釋系統的「性宗」部分、牟先生的「哲學語言」觀,牟先生情理兼俱與自證證他的方式的「歸宗儒家」及牟先生對「人格教國」的可能諍辯。這樣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展示了牟先生哲學思考的分析性,即「分解式的超越性思維」。



     





    鄭序 鄭宗義 1

    導言 喚醒了「生命」與「學問」 1

    甲部 唐君毅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第一章 唐君毅先生論「身心問題」

    — 與塞爾(J. R. Searle)的「生物自然主義」之比較 3

    一 引論:「身心問題」的傳統與複雜性 3

    二 塞爾論「身心問題」 6

    三 唐君毅先生論「身心問題」 13

    四 比較唐君毅先生與塞爾對「身心問題」的哲學思考 22

    五 結論:唐君毅先生「性情的形上學」之思考方式 28

    第二章 唐君毅先生論「宗教精神」——與田立克(P. Tillich)「終極關懷」之比較 31

    一 引論:「宗教」作為當代新儒家的思考課題 31

    二 田立克的宗教觀:從文化到宗教的「終極關懷」 34

    三 唐君毅先生的宗教觀:從文化到宗教,從宗教而道德的「新的宗教精神」 40

    四 結論:非以「終極關懷」論「宗教」 47

    第三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荀子「性惡善偽」的詮釋 51

    一 引論:從牟宗三先生的荀子學說起 51

    二 唐君毅先生對荀子「性惡善偽」之詮釋 54

    三 論唐君毅先生詮釋荀子「性惡善偽」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66

    四 結論:「即哲學史以言哲學」論析「性惡善偽」的可能 80

    第四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的詮釋 83

    一 引論:早期墨家思想的要旨是「兼愛」嗎? 83

    二 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之詮釋 87

    三 論唐君毅先生詮釋早期墨家思想為「義道」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113

    四 結論:「即哲學史以言哲學」論析「義道」的可能 129

    第五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晚期墨家(《墨子.小取》)的詮釋 131

    一 引論:從《墨子.小取》乃言「辯之七事」說起 131

    二 論唐君毅先生的《墨子.小取》詮釋:「辯之七事」與「言之多方殊類異故」 133

    三 論格賴斯的語言哲學:「格賴斯方案」與「理性行動」 143

    四 結論:論「成就人己心意之交通」的詮釋效力:兼論唐君毅先生的哲學語言觀 151

    乙部 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第六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 157

    一 引論:由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評價落差說起 157

    二 牟宗三先生論王塘南「透性研幾」的定位 159

    三 論牟宗先生三對王塘南「透性研幾」詮釋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174

    四 結論:在牟宗三先生之後的「陽明後學」研究 183

    第七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哲學語言」的理解——從牟譯《名理論》來看 185

    一 引論:為甚麼牟宗三先生要翻譯《名理論》? 185

    二 維特根什坦論「可說」與「不可說」 191

    三 牟宗三先生對「可說」與「不可說」的重新釐定 201

    四 牟宗三先生對「哲學語言」的理解及其哲學意涵 218

    五 結論:牟宗三先生融攝《名理論》的「哲學語言」觀之必要 229

    第八章 論牟宗三先生的「歸宗儒家」——從牟著《五十自述》來看 231

    一 引論:從哲學思辨與存在體驗的「歸宗儒家」 231

    二 從《五十自述》論牟宗三先生的「歸宗儒學」 235

    三 〈文殊問疾〉對「生命之歸復其自己」所作的可能解答 242

    四 從「慧根覺情」的體悟而至「歸宗儒學」 257

    五 結論:牟宗三先生「歸宗儒家」的哲學意涵:生命的學問 266

    第九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人格救國」的可能諍辯——以趙紫宸的《耶穌傳》來說 271

    一 引論:從趙紫宸撰《耶穌傳》的寫作目的說起 271

    二 論趙紫宸的《耶穌傳》中的「人格救國」思考 277

    三 論牟宗三先生對「人格救國」的可能回應:耶穌的「慧根覺情」 286

    四 結論:牟宗三先生的文化救國與判教思想 295

    參考文獻 297

    後記 為作品說說話 309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