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D.H.勞倫斯經典套書(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全譯本]+兒子與情人[全新中譯本])

D.H.勞倫斯經典套書(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全譯本]+兒子與情人[全新中譯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1012158
D.H.勞倫斯
楊士堤,王儀筠
商周出版
2025年2月06日
307.00  元
HK$ 276.3  






叢書系列:商周經典名著
  • 規格:平裝 / 944頁 / 21 x 15 x 4.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8歲~65歲
    商周經典名著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英國小說家兼評論家 E. M. 福斯特,稱D. H. 勞倫斯為「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富有想像力的小說家」。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跨越階級的不倫愛戀,靈與肉之間的掙扎與覺醒

    與《北回歸線》、《芬妮希爾》並列美國三大禁書,

    在全球各地引發淫猥爭議的經典大作




    克利福德爵士與年輕奔放的康斯坦絲成婚後,不幸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導致腰部以下永久癱瘓。他們原都以為,只要兩人心靈契合,即使無性也能過著幸福的人生。然而,克利福德沉迷於追逐金錢與地位,讓康斯坦絲日感空虛,也促使她與守林人梅勒斯發生婚外情。這段肯定遭世人鄙夷的禁忌戀情,最終是否能夠開花結果?



    讀者除了能在書中看到勞倫斯對「性」大膽直白的描繪與剖析,亦能夠從他筆下的人物,如克利福德與看護博爾頓太太之間衍生出猶如母子的情感,守林人梅勒斯與妻子伯莎之間藉由性的互虐關係,湯米.杜克斯無法找到任何與之身心靈契合的女子,看出勞倫斯對「愛」與「人際關係」的深刻探索。



    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當中,最有趣的地方之一,是作者描述的愛情觀,不僅只聚焦在封建貴族上,同時也包含了市井小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對於「愛」與「現實」的拉扯,同時又懷抱著嚮往,並互相交織、影響,或者帶來啟發。

    --作家 ?東燁



    《兒子與情人》

    現代主義文學經典力作。

    《兒子與情人》被評論家視為「第一部佛洛伊德式的英語小說」。這部帶有明顯自傳性的作品首次透過藝術手法和作者自我剖析的形式對佛洛伊德的「戀母情結」理論做了深入的探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 S. 艾略特認為《兒子與情人》儘管在某些方面存在瑕疵,但確實是一部重要作品,展現了D. H. 勞倫斯獨特的情感深度和對人類內心世界的非凡描寫。

    英國詩人菲利浦.拉金認為D. H. 勞倫斯透過《兒子與情人》這部小說探索了人類內心最本質的情感和心理衝突,使其成為20世紀初期英國文學中的經典。

    英國文學評論家 F. R. 利維斯 (F. R. Leavis) 也稱讚他的藝術操守和嚴謹的道德觀。




    《兒子與情人》描述了莫瑞爾一家的故事,特別聚焦於母親莫瑞爾太太和次子保羅之間的複雜關係,生動地描寫了主角保羅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心靈思考與心理障礙。



    保羅出生於英國諾丁漢郡的礦區,父親華特.莫瑞爾是個性格粗魯、沒有文化的煤礦工人;而擁有中產階級家庭背景的母親莫瑞爾太太則既有文化修養又有一定志趣。由於性格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莫瑞爾夫婦在感情上出現了嚴重危機,婚姻名存實亡,莫瑞爾家的子女也對父親愈來愈厭惡,尤其是長子威廉和次子保羅。



    莫瑞爾太太將她的全部愛心傾注在長子威廉和次子保羅身上,希望他們將來能有出息,為她爭光。長子威廉不幸早逝後,莫瑞爾太太便將保羅視為生活的唯一希望與寄託。



    保羅結識了農場主人的女兒米莉安,兩人志趣相投,交往密切。然而,保羅和母親的親密關係,加上莫瑞爾太太不喜米莉安,使得他無法跟米莉安建立正常的愛情關係。



    【導讀推薦】

    為了點亮生命,勞倫斯短短三年內重寫《兒子與情人》三次。他的小說寫出人生,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小說。百年後,他一鳴驚人的激情或許不如當年那般勁爆。可是,在人工智慧當道的今天,當代讀者清楚聽見《兒子與情人》的呼喚,喚醒我們心中那把熒熒的生命之火。

    ──國立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鄧鴻樹





    之後,保羅投入了與先生分居的有夫之婦克拉拉的懷抱。但他與母親的關係再次成為他與克拉拉之間的關係障礙。莫瑞爾太太罹癌過世後,保羅頓失精神支柱……。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