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石榴海難

石榴海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36580
曹疏影
聯合文學
2025年1月2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3236580
  •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合文叢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我想畫一拳血石榴,在這青白色的清晨

    拼好每粒心肉,晶瑩的,我想偷走你的海灘,

    讓你在我的身體上遭遇

    一場甜美的海難



      這是一部在紊亂與夢魘中誕生的詩集,也是關於「如何留下來,如何繼續」的作品。



      在他鄉的歲月裡,詩人以敏銳的觸覺同時觀照著不同地域的脈動。島嶼、半島與陸地之間相異的意識形態互相碰撞,交織出獨特的韻律與節奏。病毒、科技、政治與日常生活的經驗,在詩行間轉化為深刻的思索。



      童年記憶中那些不斷消逝的街景、轉瞬即逝的風物,與香港特有的「倒數」時間觀在詩中相互映照。家鄉的巨大蕨類彷彿恐龍時代的殘影,與城市裡的檳榔攤、網路世界裡的狂歌突進形成奇異的並置。這些紊亂與夢魘不僅是創作的背景,更成為了思考的密碼,承載著「愛」與「不捨」的重量。



      在異鄉寫作的過程中,母語忽然從身體深處浮現,帶來了新的創作維度。作為一個「外鄉人」,詩人發現說著「方圓百里總沒人聽得懂的話」竟成為一種必要的表達。這不僅是與當下的對話,更是與過往自我的重逢。



    好評推薦



      她的寫作能為內心的每一種文學創造革命的條件。——Lucas Klein 柯夏智,(漢學家,翻譯家)



      在離開北方大陸,輾轉生活於多地的二十年中,詩人曹疏影的寫作藝術尚未被充分理解。她的文體瑰麗機智,意象世界具有鮮明的原創性。她的聲音兼具古典詩人的深邃和現代抵抗文學的鋒芒。在異化和分裂的時代,她的核心主題是愛,並為之貢獻了多變的傑作。——王煒(詩人)



      曹疏影的詩歌帶著一種「蠻」,不是蠻橫的蠻,而更接近「蠻」這個詞的語源──相較於正統建制的邊陲性、方言性,甚至無政府個性。若說語言即政治,這種「蠻」在今日小清新、小哀愁當道的詩歌市場中,極具挑釁意味——我們有抒情的詩、有戰鬥的詩、有輕靈的詩,但在美的同時挑釁語言的詩,非常稀少。——楊智傑(詩人)


     





    自序



    一、駁火

    我想要你們知道一個祕密

    一群人在夜裡坐著

    駁火

    如果你能一直唱令我動心的歌

    病毒

    陌路

    黑使者

    給彈吉他的少年

    弟弟

    良夜

    血石榴

    紅夜

    棄兒

    地幔

    春藥祭

    昨夜我寫:



    二、餘生

    有傷口的詩

    奧哈拉能懂

    回首



    南丫島

    黃昏屬於艾略特

    靈薄獄

    傷心太平洋

    給女兒



    主人翁

    霓虹

    塗成黃的??

    硬糖秀

    春麗

    淡金路

    陌路狂花

    候春者:給慧、Rita、Poon

    寶石

    變成了開酒器的女人



    如果你的詩,和我的詩

    有一粒苦

    鳥劇場

    仿種田山頭火

    情人節

    whatsapp

    蜷在你身上的貓

    fragile:formarcus

    莎樂美

    thelonelysweet...

    清邁 一

    清邁 二

    樹醬



    給馬驊

    孤獨史

    AI史

    外交史

    羽化史

    搖滾史

    進化史



    三、陰明山

    陰明山

    無痛坑

    樹林口

    餓鄉:和一九二○瞿秋白過松花江

    極地



    崔小莉

    發光的小說:給爸爸

    煙泡兒

    母語

    膈應

    錄音機與石頭(滿洲西西弗斯)

    分解雕塑

    雪杉



    後記





    自序



      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



      我夢見眾人的靈魂礦場,囚禁著群體的靈的煤炭與鑽石??荒陋而珍貴。可稱為「歷史」的,從那麼多個體的呼吸與意識間一點一滴匯聚,這些不是事後的「書寫」,卻是與每一天、每件事、每次感受與反應的同在。



      歷史令人鋒利,比之前的敏銳更加敏銳??這本詩集收錄了我自《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之後,四五年間寫過的部分詩作,五年來寫下的總有幾百首。島、半島、陸地??絕然相反的意識彼此對照,間以病毒、技術與日常的政治,生活在他鄉,令人更緊迫(也是便利)於每日同時觀看不同地域,久而久之形成節奏獨特的潮汐。



      我們是被留下的。



      (轟然的背景,已經震聾了能夠感知到它的所有人)



      但這留下,應該可以產生新的目光。也是在這本詩集裡發生的。它是關於如何留下來,如何繼續的作品。



      如何繼續呢?



      他鄉的日子不易,可幸也有溫暖的朋友。



      但當這些迴射,撞向我身之所在的附近的岩瓣—我這裡雖然十公里山外有海,但總是一處被山嶺包圍著的,山腺分裂、水紋淺隱,除了植物飛絮的傳承,多處樣貌斷裂,市區可以在十分鐘車程內,由商務高廈轉入遍地的「城鄉結合部」風貌—這曾是我兒時認知的「邊境」,意味著可能的騙局與危險、難以啟動、容易陷入卻難於奔將出來,意味著稀薄與圍困。



      而今當然不若此,但撞擊不會沒有痕跡,詩集的第三部分便是模糊了他鄉與我遙遠故鄉的夢魘。說「遙遠」並非地理上的,故鄉這些年也有親人凋敝、風物轉瞬,口音、飲食、習俗等等早已迥異。城市面貌的變化是我們從童年就必須習慣的,比如上大學之後的暑假再回家鄉,突然卻又必然的,所有的親戚包括我自己家都搬遷了新址,城市道路大幅改建,難辨模樣。而這經驗不是始於那時,卻是當你三歲之前的環境,五六歲已消逝;五六歲的,十歲已不見;十幾歲的,未及成年已彷彿不存在過。



      曾經,我在香港接觸到「保育」概念之前,並不知道那樣的變化有什麼問題,那樣的流逝、被切削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時間理所當然向「前」推延無限,「現在」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被更燦爛、更有光華的「未來」取代。香港卻是倒數著的:無論「九七」還是「五十年」??直到跌入另一虛線的數矩,香港是倒敘著的。



      時間的扭曲與紊亂(大陸的時間感如今也早與我童年時代的迥異),同時作用,地形便也在眼前心裡變化、互相剋扣,雪與竹互相干擾,我在家附近的山谷常看到巨大的捲曲的蕨類,類似恐龍你我嚼食的世界。城市裡的檳榔店,也在嚼。網路上也在嚼,突然激進與前衛,突然又恍如四五十年前那般老舊與保守。



      而至少是在詩的維度,倒敘與紊亂,而非狂歌飆進,才是思想的密線,「愛」與「不捨」安放之所,因此這也是一本紊亂與夢魘中誕生的詩集。



      也是與這個過程同時,許久不見的母語似是從我身體裡浮現出來,既是外鄉人,說著相似的話但可帶來不同脈絡的反應,那麼站在這裡,說一些方圓百里總沒人聽得懂的話,也是一件正經事。那不是我與當下的故鄉說些什麼,卻是跟過去的自己再玩一會兒。



      感謝聯合文學的前輩和朋友昭翡,編輯劭璜,讓這本書得以實現;感謝身在英國的朋友Firenze,我第一本出版的散文集《虛齒記》和詩集《金雪》,都全賴她幫忙設計、畫畫圖,而今又得她仗義跨海相助,是沉鬱日子裡如雲如水的美麗之事,唯有感激。封面是她二○二三年的油彩布本畫作《蝸牛》,邊界與分隔,那是關於「穿越的欲望」,穿越經歷與記憶??恰如當年合作,今次也是心有靈犀。她還特別使用了香港的監獄體,是曾經由在囚人士製作的路牌字體,如Firenze所言,那是「由不能移動的人為自由的人指引方向」。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