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建築設備最新修訂版:107個規劃與應用知識,有效營造健康舒適、節能永續的居家環境

建築設備最新修訂版:107個規劃與應用知識,有效營造健康舒適、節能永續的居家環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804108
山田浩幸
沈曼雯,陳春名
易博士出版社
2025年1月22日
267.00  元
HK$ 213.6  






ISBN:9789864804108
  • 叢書系列:不歸類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6 x 19 x 1.5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4歲~99歲
    不歸類


  • 藝術設計 > 室內設計 > 空間設計/佈置











    認識基礎設備+最有效率的規劃與配置

    因應住宅、商辦等各式建築,涵蓋生活用水、空調通風、電力系統、通信裝置、防災安全、以及節能趨勢




    貼近生活需求細節,掌握建築物整體的環境技術,

    運用整合能力,以最小資源創造最大機能與舒適。


    房子就像我們的身體,骨骼是結構、外表是造型。而建築設備的運作,恰如重要的器官一樣,掌管著建築整體的各項機能,同時也維繫著建築的壽命。不同的設備各自獨立、各有所長,卻需要互相呼應,才足以構成完整的生活系統。由於建築設備十分貼近生活,卻往往容易忽略而運用失當,造成浪費及危險;在強調節能環保、重視災害應變能力的今日,也可能形成環境的破壞、昂貴卻無效而不自知。



    本書從理解建築設備的基礎開始,從使用的需求切入探討各種設備與建築整體的相應性,以漸進式、豐富的圖解與計畫施作要點,有系統地引領進入實際的規畫當中。舉凡生活用水的引入、排放;空調及通風系統的冷、暖氣與氣密性;以及驅動各種設備運作的電力系統、還有符合時代潮流的節能設備,涵括生活所需的細項,深度剖析,完整介紹。

    ?


    本書特色:


    1.設備知識齊備詳盡,聰明結合機械設備與環境條件,實務應用最有效率。

    2.切合使用需求,前瞻未來趨勢,以新思維新技術規劃因應未來節能防震防災對策。

    3.各式圖表輕鬆理解:實物圖、流程圖、數據圖表、範例圖表、剖面圖、設計圖、設備圖等,應有盡有。

    4.跨業種應用: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設備廠商、業主等,自學專業、或做為設計選購參考皆宜。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白子易�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教授

    鄭明仁�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教授

    劉嘉哲�台灣通風設備協會第5屆理事長、生原家電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

    賴奇厚�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


    各類設備的選購與規劃指南


    〔建築構造〕

    ◎規劃配置各種設備前,應對住宅整理有全盤的了解。

    ◎配裝各類設備的配管、配線時,應以不損傷建築結構為前提。


    〔住宅通風〕

    ◎房子也會呼吸,保持居住環境全天候通風,可提升住宅整體的舒適度。

    ◎通風有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二種,可依住宅實際需求來做選擇。


    〔警報裝置〕

    ◎偵煙式、偵霧式的火災警報裝置要安裝在合宜的位置上;依廚房、客廳、房間等場所的使用性質來分別安裝。

    ◎多利用功能性更強、夠自動切斷瓦斯閥的微電腦型瓦斯警報裝置。


    〔保養與維護〕

    ◎各種設施需定期檢查、保養與汰舊換新,以免老舊不堪使用。

    ◎應預留保養及維護時的作業空間,才能方便施工。


    〔生活用水〕

    ◎住宅用水的配水管有一定的配置標準,且應符合基本水壓與衛生條件,才能加以使用。

    ◎即使是生活廢水,排入下水道前也必須經過基本處理,並非能隨意排放。


    〔用電須知〕

    ◎電費計價,有依季節、時段區的不同,可以此來斟酌用度。

    ◎電力系統是所有設備運作的基礎,插座的數目、位置、以及電力負載量都必須經過審慎考量。


    〔節能趨勢〕

    ◎有效利用太陽能、風力、地熱等自然能源,可減少用電開銷,也能降低環境負荷。

    ◎全電化、智慧型的住宅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作者序


    推薦序?


    PART 1

    設備計畫開始之前

    001什麼是建築設備

    002透天住宅的設備

    003集合住宅的設備

    004實地調查

    ? Column ?SI乾式工法




    Part 2

    給.排水、熱水設備

    005檢視給水設備

    006選擇給水方式

    007必要水量與進水管口徑

    008設置蓄水槽

    009給水管線與配管施工

    010調查排水設備

    011看懂下水道籍冊

    012透天住宅的排水路徑

    013集合住宅的排水路徑

    014排水井的設置

    015排水槽的設置

    016雨水排放的規劃

    017化糞池的選擇

    018熱水的給水方式

    019熱水機的種類

    020安裝熱水器

    021瓦斯設備

    022配管的種類

    023廚房的設備規劃

    024烹調設備的種類

    025衛浴設備的規劃

    026浴缸和淋浴的種類

    027選擇衛生設備

    028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Part 3

    通風、空調設備

    029通風的種類與方式

    030 24小時全天候換氣

    031起居空間的通風規劃

    032用水區域通風規劃

    033選擇換氣扇

    034中央換氣系統

    035熱交換型換氣系統

    036空調的種類

    037熱泵式空調

    038認識空氣線圖與結露現象

    039不快指數與除濕、加濕

    040放射式的冷暖房方式

    041地暖氣的種類

    042蓄熱式的暖氣機

    043使用壁爐

    ? Column ?設置空調的位置

    ? Column ?除濕劑型空調系統

    ?


    Part4

    電力、通信設備

    044電力與電費

    045電力的引進方式

    046配電盤與回路數

    047設置配電盤

    048插座

    049全電化住宅

    050照明的基礎知識

    051住宅照明

    052收訊方式與地面數位電視

    053建構室內區域網路

    054對講機與防盜系統

    055家庭自動化系統

    056家用電梯

    057家庭劇院

    058聲音的基本常識

    ? Column ?運用自如的開關




    Part5

    辦公室.其他設施的設備

    059受變電設備

    060空氣調和設備

    061必要換氣量與換氣次數

    062排煙設備

    063室內消防栓與特殊消防設備

    064灑水設備

    065緊急照明與指示燈

    066火災自動警報系統

    067緊急升降梯

    068辦公室的照明

    069辦公室的配線

    070辦公室的安全性

    071無塵室與伺服器機房

    072升降機

    073避雷針

    074 特定設施水道連結型消防灑水設備

    ? Column ?COP與APF




    Part6

    挑戰節能的設計

    075熱的數值

    076建築物節能法規

    077建築物的隔熱

    078建築物的遮熱

    079遮蔽日照射

    080利用自然能源

    081太陽能發電

    082利用太陽熱能

    083利用地中熱

    084小型風力.水力發電

    085熱泵浦的原理

    086 Eco-Cute熱水器

    087 Eco-Ice冰蓄熱空調系統

    088 Ene-Farm家用燃料電池系統

    089??區域性的冷暖氣

    090夜間散熱與控制室外空氣

    091無外周空調

    092綠化屋頂.綠化牆面

    093雨水資源

    094 CASBEE

    ? Column ?智慧住宅




    Part7

    設計圖與相關資料

    095給.排水與空調配管的種類

    096電力配管與配線的種類

    097設備設計圖

    098電燈圖

    099插座圖

    100弱電圖

    101衛生設備圖

    102空調圖

    103室內換氣圖

    104各設備的記號與外型

    105日本相關法規

    106需求調查表

    107整體規劃調查表


    ?翻譯詞彙對照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