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農食互惠: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的可能性

農食互惠: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的可能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27246
蔡培慧
巨流圖書公司
2024年10月21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577327246
  • 叢書系列:政治、經濟社會學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政治、經濟社會學


  • [ 尚未分類 ]











      臺灣從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走向新自由主義,為加入國際市場而被迫開放農產品貿易,農民在過程中受制於經濟壓力與國家制約,儘管掌握生產資源,卻被迫面臨與市場對接的困局。資本擁有者擴大規模轉向企業農,擁有技術的土地承租者往往走向專業農。看似環境變遷下的個人選擇,實為國家政策和社會結構多重力道影響下,改變了農民對於生計的規劃與選擇。

    ?

      社會經濟即「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發展的三個脈絡息息相關:受資本主義影響的農民階級、農民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連結 ;以及最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經濟發展朝向都市化及工業化形成的困局,讓農民、農業與農村處於混沌狀態,混沌看似無奈,卻隱含轉變契機,農民掌握生產工具並且尋求生計,實際行動帶來改變,擴展無限可能的逆襲。此類行動及組織型態包羅萬象,可以是國家支持長期運作的明確機制,可以是農民自主運作的產銷介面,可以是為了健康安全而發起共同行動的民間組織,可以是專業農民引領消費者以田野教育重新認識土地,也可以是自願自覺有機連結的反思與行動。

    ?

      農民研究與資本力量翻轉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議題,卻也無一不是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的結果,是以本書從農民分析談起,再觸及農業結構的轉變,進一步聚焦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論及農產運銷類型與影響。以半公共化的高雄市美濃區農會運作為例,分析農民在菸葉契作停止之後運用地產地消、特定契作、品牌建立、體驗經濟及農產運銷建立農村產銷的轉型與突破;再者透過行動研究承載農耕、論述與行動的彎腰農夫市集,討論由生產者發起「社會整合農產運銷體系」的運作實例。生活農村思緒飛奔、參與實踐凝結為文,期待透過文字感受農民於大地上所綻放的美力。



     





    推薦序:柯志明

    推薦序:蔡宏進

    作者序: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

    第1章 臺灣農業與社會經濟

    一、前言

    二、社會經濟支持臺灣農業

    (一)社會經濟路徑取代資本積累的想像

    (二)農民研究及臺灣農業產銷體系

    三、農耕實踐社會經濟之核心要素



    第2章 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一、農民研究(peasant study)的軸線差異

    二、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三、以農耕為本,擴展社會整合

    (一)日常經驗與農食相關

    (二)小農維生之道與農村文化



    第3章 臺灣農業結構與政策脈絡

    一、臺灣農業發展:政府中介力量

    二、雙重再分配農貿結構

    (一)臺灣的農業結構調整

    (二)臺灣的自由化特徵與自由貿易的後果



    第4章 美濃農會的社會經濟實踐

    一、國家計畫經濟的解除與調適:美濃農民從契作到農產自主

    二、在地經濟網絡交換、互惠與再分配

    (一)從專賣到市場─菸葉改進社、美濃農會的競合

    (二)冬季裡作之白玉蘿蔔現身

    (三)美濃米高雄147

    三、農會組織型態的轉變與調適

    (一)農業生產專區?

    (二)新世代專業農:青農自主與地方奧援?

    四、社會權力集結運作與權衡?



    第5 章 彎腰農夫市集?

    一、農夫市集:土地到餐桌最近的距離?

    二、協力互惠的社會鑲嵌:以彎腰農夫市集為例?

    三、農民自主運作?

    四、從土地到餐桌真實交流?

    附錄一、彎腰農夫市集的運作機制(2014年)?

    一、市集運作機制?

    二、市集申請書?

    附錄二、彎腰農夫市集現場活動列表(2011.9-2015.12)?



    第6章 社會經濟驅動臺灣農業?

    一、社會經濟翻轉資本導向農業?

    (一)社會經濟導向?

    (二)「農」的美學與生活實踐?

    (三)小農產消連結的另類實踐?

    二、農食互惠展現社會經濟?

    (一)農食互惠是一場厚實的社會關係之旅?

    (二)社會權力的基層改革?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