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這樣臺南:眾聲四起,百態敘事(一冊關於臺南400的全記錄)

這樣臺南:眾聲四起,百態敘事(一冊關於臺南400的全記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85828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聯經出版公司
2024年12月3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7485828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0.6 x 26 x 1.5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這是一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最新穎的城市。

    她遭遇過世界,總能以最包容的姿態面對時代與各種期待,迄今仍然。



    從1624到2024,人群來往,

    一座城市的四百年或者更多,承載著多少人的想望與看顧;

    那些被帶來與留下的,無不形塑著今日的臺南風貌。

    這裡不只是空氣中充滿蔗糖或鹽分的城市,更是人們勇於造夢與創新的所在。



      「臺南400」絕不止步於沉湎過去,

      台灣燈會、臺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與期間大小活動,

      是一次又一次對於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深刻反思,

      也是對於大臺南多元且豐盛內裡的再探索。



      這是一本關於臺南400的全紀錄,

      亦是一座古城的文史共筆提案,下一輪「臺南400」的備忘錄!



      ◆ 收錄二十二篇專訪文章,全方位帶你看懂到底什麼是「臺南400」、這一年發生哪些事。

      ◆ 達人領路,從表演、窗景、音樂、飲食等六種生活視角,再一次認識臺南。

      ◆ 「光節」引路與「光環境」的塑造,為臺南古蹟、淺山與市鎮帶來何種全新體驗與看見。

      ◆ 搜羅二十個地方團隊的跨域行動,看見最草根、最生猛的臺南在地能量。

      ◆ 壓軸篇章收錄「臺南400」落幕後,未完待續的臺南文化重磅對談。



      英國有倫敦、法國有巴黎,德國有柏林、日本有京都,臺灣呢?當然是臺南。四百年前的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熱蘭遮城,臺灣被捲入世界的浪潮中;四百年過去,人們始終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座城市如何為過去賦予現代樣貌與意義,並將它帶往更久以後的未來世代。



      擁有眾多廟宇、古蹟與歷史的臺南,該怎麼兼顧保存與創新,以風土文史為底激盪出嶄新的文化創意,走出屬於自己的城市風華?而當這場盛會的喧囂漸漸平息,不禁想問:「臺南400」之後,能為臺南留下些什麼?這座古城的文化又將走向何方,從臺灣的古都變為世界的古都?



      為了回應1624,臺南以「一起臺南,世界交陪」為號召,藉由城市行動與全民參與,創造出關於2024年臺南的當代面貌。而這本書則以臺南400為起點,從歷史、文化、藝術與社會等多重角度切入,探討臺南文化價值的發展、挑戰與未來可能性,讓四百不只是時間的總結,更容納城市的起伏變遷。



      歷史學者、文化評論家、藝術家、社區工作者、公職人員??,各方人士眾聲喧嘩,對話臺南400的實踐、思考與想像,共同勾勒出城市文化治理、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的新藍圖。



      文學家說,「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那你呢,你的臺南是什麼樣子?


     





    序言 跨越歷史,抵達臺南的明日�黃偉哲(臺南市長)

    序言 共筆這座城市的未來�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長)

    速寫四百:來臺南相揣!

    臺南,不只四百:山、海、溪河與城市紀事

    每個人的四百



    第一章?為何四百?ECHOES & QUESTIONS

    張隆志:「在二?二四,聽見來自一六二四的歷史回聲。」

    1624圖鑑:在臺南遇見荷蘭人 × 平埔族群 × 漢人移民 × 中日商人

    石文誠 × 陳慕天:遭遇一六二四,為「臺南 400」策展的不同可能

    吳密察 × 陳冠妃:從三百到五百,城市紀念活動能留下什麼



    第二章?城市指南 LANDSCAPE & MAPS

    許遠達:「整座城都是博物館,匯聚不同聲音為地方策展。」

    表演|如果只能有一齣戲的時間

    地景|窗所透露的臺南時光印記

    音樂|繼續傳唱城市追想曲

    巷弄|老屋、歷史街區重燃生活感

    飲食|回憶中的臺南味

    創作|「臺南」作為主題

    觀察筆記|一場以城市為單位的文化行動



    第三章?地方本色 LOCAL & ACTIVITIES

    嚴婉玲:「不靠政府,我們也能一起把這件事做起來。」

    400+的眾生風景

    臺南市民宿文化發展協會 #敲鐘祈福 #創造眾神之都的特色跨年

    臺南市皮革製品商業同業公會 #製鞋 #腳底的故事 #走進校園

    目目文創工作室 #聲景 #音風景一百選 #聲音行旅

    磐果舞蹈劇場 #天下第一陣 #當代舞 #南管戲

    山海屯社會企業 #地方創生 #淺山 #風土餐桌

    旅居號 #島嶼極西點 #食魚教育 #里海生態

    天晴創藝�南方女子互助會 #女性發聲 #培力 #地方實踐

    臺南市太平境文化教育協會 #傳教士 #長老教會 #對話

    新樓醫院 #西醫院 #馬雅各 #今昔醫療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 #西方宗教 #世界的足跡 #教育

    更多參與《400+》計畫的團隊身影



    第四章?光的主張 LIGHT & COMMUNITY

    謝仕淵:「以光領路,撐開更大的世界和更長的時間。」

    在臺南看見光

    台灣燈會

    空山祭

    月津港燈節

    新營波光節

    普濟燈會

    歷史街區光環境



    第五章?透視大展 EXHIBITIONS & GUIDE

    王世宏:「臺南400不只談過去,也回應這城市將去往何方。」

    紅球計畫:十日限定的歷史街區策展行動

    我們從河而來:以千年流域滋潤乾濕分離的生活想像

    透?南城:親探一座城市的記憶與身世



    結語?對話未來 AFTER 400

    寫在臺南400之後:此刻及其後的3個關鍵字,韌性、創新、指向未來



    附錄

    四百這一年:二?二四「臺南400」大事記



    ?





    推薦序



    跨越歷史,抵達臺南的明日

    臺南市長 黃偉哲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一六二四年來到大員,也就是今日的臺南安平,建立起名為熱蘭遮堡的貿易據點;四百年後的二?二四年,正是一個我們藉此回顧過去、省思當代並開創未來的歷史時刻。在過去長達千年的時間維度下,四百年作為其中一個線性時間的歷史戳記,人類文化與自然環境的交錯堆疊在臺南匯聚,見證了不同族群在這片土地上衝突、合作與共生的歷程,這些都是形塑臺南得以兼容傳統與創新的原因,也是臺南之所以為臺南的底氣。



      當我們站在臺南的此刻回顧往昔,思考明日更是職責所在。「臺南的下一個百年該如何發展?」「臺南400」是整座城市共同面向歷史與未來的一場深刻對話。



      我們藉此反思歷史的意義,將目光著眼於當下,探索人們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傳承並發揚臺南在地的文化價值,同時找尋出臺南文化永續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正因如此,二?二四年,是屬於全體市民共同參與的一年。不僅有燈會、文博會等精彩節目,臺南更充滿來自民間的文化力量。我們以深厚的歷史底蘊、豐碩的觀光資源、優質的物產,展現當代臺南的多元風貌,讓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成為世界焦點。



      這本書是一場臺南對每位讀者啟動文化自覺與自我探索的邀請。它不只是記錄下這一年市民或來自各方的旅客彼此對話、互動的成果,書中更匯集歷史學者、文化評論家、藝術家、社區工作者與公職人員的多元視角,透過從歷史、文化、藝術與社會等多元面向的討論,共同勾勒屬於臺南文化治理、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的眾聲藍圖。



      從今天起,臺南的故事不只屬於過去,這本書講述著每一位在這座城市生活、創作及奮鬥的人與他們的未來。如同二?二四這一整年,對在地市民、對世界各地關心臺南的人們,都是一個了解臺南深度與廣度的窗口——不僅是涵納了過去,同時也是思考未來的起點。



    推薦序



    共筆這座城市的未來

    臺南市文化局長 謝仕淵




      「臺南400」,不只是提醒我們回望過往歲月,或者歡慶,而是一個讓我們停下腳步的時刻,在這個當下,思考並探索這座城市未來的諸多可能性。



      四百年以及此前更長遠的歲月裡,這座城市經歷了多少代人的生命歲月,並在時光的沉積中不斷蛻變、重塑。臺南是島嶼初遇世界的地方,這座城市見證了多少殖民、開拓、抗爭與傳承。不同族群與文化的人群在這裡相遇,在這裡奮鬥,在這裡安身立命。每一幢老屋、每一條街巷轉角,都承載著複數的美好回憶。我相信,我們都可以是自身意義的能動者,每一個願意深入了解、用心參與的人,都能成為這座城市的「在地人」,並且在某個剎那,突然脫口而出「我們臺南」。



      今年一系列活動的順利推進,得益於每一位市民、學者與藝術家的共同努力。我由衷的感謝有了大家的參與,我們才能協作共筆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城市記憶。因為有人,才有城市;有了每一個人的參與,才可能帶來這麼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看到了這個當下的人們創意、努力,以及眾多的行動、面對城市未來的想望,而不是單純重複那些關於府城身世的厚重歷史。



      臺南不僅是一座古都,它更是一座敢於創新的城市,勇於尋找各種新的可能性。這本書,不僅是臺南400活動的紀錄,更是一封誠摯的邀請函,邀請每一位市民、每一位讀者,與我們共同探討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共享歷史、共創未來。




    其 他 著 作
    1. 第八屆臺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2. 移動的記憶:水交社的凝視
    3. 交陪藝術誌第四期
    4. 交陪藝術誌(四本一套)
    5. 交陪藝術誌第三期
    6. 交陪藝術誌第二期
    7. 交陪藝術誌創刊號
    8. 臺南文獻-第6輯103.12-在地論證
    9. 臺江臺語文學季刊-第11期-番薯毋驚落塗爛
    10. 臺南文獻-第5輯103.07-信仰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