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書前書後七分醉

書前書後七分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053460
許定銘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27日
133.00  元
HK$ 119.7  






ISBN:9789887053460
  • 叢書系列:醉書話
  • 規格:平裝 / 252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醉書話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書前書後七分醉》是多年來出版文集的「前言後語」, 輯之一是朋友為我的書而寫的; 輯之二是我為朋友書寫的;輯之三則是我為自己的書所寫。



      這些文章已在它們原在的書載過, 然而, 那些書很多已成湮沒的歷史, 連遺跡也找不到, 今次特意收集一起, 在個人來說是歷史的重組; 在讀者來說, 則是瞭解一個愛書人的愛書歷程和喜悅,是為記。


     





    輯之一



    1. 司馬長風序《港內的浮標》

    2. 杜漸序《書人書事》、《書人書事》後記

    3. 黃俊東序《愛書人手記》

    4. 秦賢次序《醉書劄記》

    5. 黎漢傑編的十人小說選《花已盡》



    輯之二



    1. 清新可愛的生活小故事

    2. 喜得舊書一批

    3. 路雅和他的「詩小說」

    4. 《提燈的人》王敬羲

    5. 王敬羲遺作:《校園與塵世》

    6. 多面手的全接觸

    7. 序盧文敏的《陸沉》

    8. 馬吉的部落 ?

    9. 愛意滿溢的家史

    10. 《翁靈文訪談集》書後

    11. 八方尋訪談《文藝》

    12. 看非常風景的文學旅遊

    13. 《颱風季》來了

    14. 美髯公書話. 必讀

    16. 讀沈西城的《懷舊錄》



    輯之三



    1. 《戮象》後記

    2. 《藍馬季》編輯人手記

    3. 序《稿匠生涯原是夢》、從《香港小事》到《稿匠生涯原是夢》

    4. 閑話以外的閑話

    5. 《醉書室談書論人》後記

    6. 《爬格子年代雜碎》後記

    7. 《醉書隨筆》序

    8. 我和書的因緣、《無盡的書事》後記

    9. 寫在《舊書刊摭拾》之後

    10. 《向河居書事》後記:我的向河居

    11. 埋首書堆六十年

    12. 侶倫的文學創作

    13. 《詩葉片片》的前言後語

    14. 花開並蒂齊結籽——序《書鄉夢影》、《書鄉夢影》後記

    15. 詩序《醉書小站》、在《醉書小站》內彈奏的小調

    16. 寫在《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書後、從《一生一世》再版談起

    17. 寫在《亂翻書. 樂無窮》之後

    18.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前言





    司馬長風序



    港內的浮標




      我從研究新文學史發現,有好多作者有過短暫的開花期,便悄然從文壇消失了,於是他們逐漸被人忘記。



      寫第一部長篇小說《玉君》的楊振聲,有多少人知道他呢?陪同胡適、劉半農一九一八年一月,在《新青年》上,開天闢地發表第一批新詩的沈君默,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呢?



      在香港,新文學的生長發展,情景特別迷離。一般來說,在學校讀書時代,很多有文學才能的青年,都有過勤奮寫作的熱情,可是一涉足社會之後,這些文學的花草,便因久乏灌溉,而枯萎凋零了。



      讀了許定銘兄的《港內的浮標》書稿,禁不住想起以上的話。與許兄相識也有五年了,以往只知道他有豐富的新文學知識,可是從不知道他有這麼多的寫作經驗,而且興趣這麼多方面,詩、散文和小說,都開過花結了果。



      本書分三輯,第一輯「伊之眸色」是詩,第二輯「孤獨的開端」是散文,第三輯「港內的浮標」是小說。



      鬱達夫說過,文學作品都是自敘傳。雖然不是嚴格的生活紀錄,但至少是情感的倒影,思想的反照。詩只是分行寫的散文,散文只是沒有情節的小說,小說只是詩的戲劇化,所表達的都是同一心靈的獨語。



      許兄是個文質彬彬的人,給人的印象十分保守,絕想不到他的內心世界這樣幻奇和激盪。



      〈港內的浮標〉那篇小說,寫一個瓜熟蒂未落的青年,厭倦了「父親的家」,還不能有「自己的家」的苦惱。



      〈孤獨的開端〉那篇散文,寫分別忘於工作情侶,聚少離多,希望得到一個共同的「家」的情緒。「伊之眸色」中的詩,都是現代詩,只能隔著霧去意會,但是「伊」的眸色,與〈孤獨的開端〉中所寫「雙眸閃耀著兩點晶瑩」,該多麼親似!



      從三輯作品中,可嗅出作者的心態、現代情調的感染很濃、但是無傷於寫實的紋理。



      希望這本書不是過去的結果、而是新的開始。


    —1978年6月21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