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讓閒暇時間與國民所得相對增加,國人對閒暇時間運用、健康的促進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日益重視,而多元的體育運動,能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興趣、工作背景、體能狀態等國民需求,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機構,為順應國民對運動、健康與休閒生活之需求,亦積極推展各項運動的發展策略,並補助地方及民間修建、整建運動場館與設施,依調查顯示,在政府長期努力下,已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對當地公眾運動場所及設施表示滿意與充足。
臺灣自民國86年起陸續推動「陽光健身」、「運動人口倍增」等全民運動的相關政策與計畫,並於99至104年推動「打造運動島」計畫,為全民運動的推廣打下穩固根基。104年8月本署擬訂「運動i臺灣」105至110年全民運動推展計畫,透過各項政策之實施,強化國人自發性、自主性的規律運動習慣,以運動生活化為目標,鼓勵沒有運動或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從事運動,提升其參與運動的意願與頻率,進而落實國人達成「自發(規律運動)、樂活(運動結合生活)、愛運動(因興趣而運動)」之目標。
根據調查發現,109年我國運動人口比例已達到82.8%,112年規律運動人口也提升至35%,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全民運動已現豐碩的成果。「運動i臺灣」計畫期程至110年12月31日結束,為持續推展國民運動風氣,建立和諧共融社會,以提升國民幸福指數,經分析全民運動發展現況、參酌國際推展趨勢,本署擬訂111至116年「運動i臺灣2.0計畫」,協助地方政府落實推動地方體育事務、發展地方特色運動,願景在於達成「活力多元新生活、永續運動促健康」,期望建立活躍、健康、多元、永續的運動文化。為運動結合健康、在地文化、資源,發展優質的特色運動環境與氛圍,並強化國人運動動機,實踐個人健康、性別平等及促進各年齡層與族群的福祉,最後透過全民運動政策建構一個愛好運動、和平正義且包容的社會。
體育發展的現況統計資料是推展體育政策時可供參考的重要依據,延續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自88年出版發行第一本體育統計之精神,113年本署賡續編纂運動統計資料,藉由詳實、客觀、量化的數據,分析當前整體體育環境全貌。承蒙各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體育局、處(場)、相關民間運動團體熱心協助提供資料,謹此併致謝忱。本運動統計因內容繁複,涉及層面頗多,資料之取得難免有所疏漏,尚祈各界不吝指正,俾供未來籌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