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漫畫圖解】厭世貓的自救情緒指南(限量贈品版「厭世貓不emo情緒急救處方箋」):又emo了怎麼辦?幫你快速自我覺察、避免失控、不再內耗的情商管理術

【漫畫圖解】厭世貓的自救情緒指南(限量贈品版「厭世貓不emo情緒急救處方箋」):又emo了怎麼辦?幫你快速自我覺察、避免失控、不再內耗的情商管理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1510764066
董如峰
采實文化
2024年11月28日
133.00  元
HK$ 106.4  






ISBN:4711510764066
  • 叢書系列:心視野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視野


  • 心理勵志 > 情緒/壓力











    �專為突然emo又找不到人可以聊聊的你設計�

    9種負面情緒 × 7場關係危機 × 8類失控行為 × 6個情緒復甦術

    =全彩漫畫、急救情緒問題的情商工具書=



    失戀分手、工作受挫、社群焦慮……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找朋友訴苦、瘋狂購物、喝酒解悶,

    這些方法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其實,想要真正排解情緒,

    只能靠自己!



      ? ?關於限量贈品:厭世貓不emo情緒急救處方箋? ?

      情緒突然低落怎麼辦?拿出隨身攜帶的急救書卡!

      有8種情緒,幫助你「自我覺察」,並提供「自救解方」,

      讓你轉換心情,度過日常的負面難關。

      規格:一組4張,6*15公分,全彩雙面印刷,凝雪映畫美術紙170G



      厭世貓每到週一就不想上班;

      只要開車上路就暴躁易怒;

      明明已經鎖好家門,卻總是想回去再檢查;

      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自責,進入低落狀態……



      厭世貓知道自己最近狀態不好,遲遲走不出來,

      他卻說不上來確切是為了什麼、該怎麼辦?



      ◎ 過不去的情緒,讓你受苦,還會趕走好運氣

      本書的故事主角「厭世貓」,就像你我一樣,每天都會產生各種情緒,

      卻無法隨時找到朋友或心理諮商師聊聊。



      出現負面情緒後,許多人可能因為不懂得如何面對,

      或沒有意識到這些情緒是需要處理的,

      而輕易被負面感受吞噬,甚至做出傷害自己或旁人的行為,

      長期下來,更有可能造成心理問題,把你的好運氣都趕走。



      ◎ 30個急救處方,善用情商,自救你的心 

      擅長將心理學理論生活化的心理學家董如峰, 

      他指出如果想要好好處理情緒,第一步是先了解和覺察,

      有時光是意識到情緒的存在,就能讓負能量獲得釋放。



      本書用輕鬆、無負擔的漫畫圖解方式,

      跟著厭世貓,逐步學會如何識別、面對、引導,

      不僅能認識情緒根源,還能獲得對策,培養好情商──



      .9種「負面情緒」:週一症候群、焦慮、恐懼、憤怒、嫉妒、憂鬱……

      .7場「親密關係危機」:朋友借錢、對親人不耐煩、被情緒勒索、冷暴力……

      .8類「失控行為」:強迫症、路怒症、社恐、暴飲暴食、購物成癮……

      .6個「心理學工具」:情緒訊號、情緒容器、矛盾意向、讓步策略……



      本書提供30個情緒急救處方,

      只要你感到無所適從,就可以翻開這本書,

      根據你所遭遇的情況,找到對應的處理方法,

      幫助你的內在變得更強大、人際關係更順暢,

      不再輕易掉入emo的負面傷害!



    專業推薦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小漁村心理諮商所」負責人

      陳雪如│心理師、講師、作家

      曾文志|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執業諮商心理師

      李畇慧│中國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

      楊鳳池│中國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情緒貌似無法掌控,其實調適情緒有妙招,本書就可以教你方法。」──楊鳳池,中國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此書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幽默詼諧地詮釋人內在心理的變化,專業又易讀。認知自我情緒,人生需要不斷進行自我重建,回歸本我,擁抱一切的不確定性,過好每一個當下。」──李畇慧,中國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



    ?


     





    前言 別讓壞情緒趕走你的好運氣



    第1章 你我就像厭世貓,情緒有時過不去

    1.??? 不想上班的星期一症候群

    2.??? 焦慮:安全感和價值感低落

    3.??? 恐懼:失去對付危險的能力

    4.??? 憤怒:源於挫折的反抗心理

    5.??? 嫉妒:別人的成功會威脅我

    6.??? 抱怨:無能為力又有所渴求

    7.??? 被激怒:好好先生也會爆炸

    8.??? 憂鬱:不斷否定自身價值

    9.??? 鬧情緒:被非理性思維困擾



    第2章 關係面臨危機,如何避免傷害?

    10.??? 為什麼我們難以拒絕別人?

    11.??? 總對外人客氣,對家人隨便

    12.??? 自己先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

    13.??? 為什麼有些愛會變成「勒索」?

    14.??? 對親人說「謝謝」太肉麻?

    15.??? 總是一言不合就吵架

    16.??? 冷暴力?其實只是想靜一靜



    第3章 讓情緒復甦的心理學工具

    17.??? 情緒問題不是病,而是症狀

    18.??? 善用情緒容器,避免失控

    19.??? 把負面情緒視為成長契機

    20.??? 矛盾意向:對抗失敗,不如投降

    21.??? 機率相乘:打破恐懼情緒循環

    22.??? 價值讓步:化解衝突並守住原則



    第4章 避免失控,做情緒的主人

    23.??? 強迫症:明知不好卻忍不住去做

    24.??? 路怒症:把車子當成身體的延伸

    25.??? 社恐症:無須擔憂的社交無力

    26.??? 尷尬閃回:回憶在腦中重現

    27.??? 數位成癮:短暫的低等愉悅

    28.??? 暴食症:吞咽帶來的劣質安全感

    29.??? 購物成癮:渴求安全感和認同

    30.??? 高敏感:既是煩惱又是天賦



    參考文獻



    ?





    前言



    別讓壞情緒趕走你的好運氣




      近年,社群媒體上頻繁出現「樹洞」文化,社會上各式各樣的群體心理報告,數量不斷增長的心理諮商所和諮商心理師……這些現象表明,大眾對自己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心理學正在蓬勃發展。這是一種良好的趨勢,身為一名心理學家,我倍感欣慰。然而欣慰之餘,我又經常會被一些事情搞得很尷尬。



      「懂心理學的人肯定很厲害,他們一定能猜出我的想法吧!」「我得了憂鬱症,想尋求心理師幫忙!」「能不能找個心理師,幫我解決躁鬱症的問題?」這樣的話語或得於網路媒體,或得於身邊人的轉述,我每每聽到之後都哭笑不得。



      從19 世紀後期開始,心理學家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心理學上的種種問題進行數據統計、追蹤調查、樣本分析……已經慢慢為心理學建構了堅實的基石,讓心理學大步朝著可證偽的科學門檻邁進。可是,大眾對心理學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甚至更早的階段。



      心理學對於各種心理疾病有嚴格的診斷標準,大家不要在網路上看幾篇貼文就認為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心理師確實能夠幫助大眾解決心理問題,但這種「解決」是建立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絕對沒有各種網路平台上描述的那樣神乎其技。



      那麼心理師能做什麼呢?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就是幫助大家應對各式各樣還沒有上升到疾病程度的心理問題, 剖析問題背後的原因,提出指導意見,給予可運用的心理工具,而這些問題中最直觀、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莫過於情緒問題了。



      大多數心理問題一開始都是情緒問題,而情緒又是每個人每一天都必然要面對的,因此心理師若教會大家解決情緒問題,就能夠解決大多數人的心理問題。



      情緒有正面也有負面,如何識別和管理負面情緒,將是本書主要探討的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曾遭受過負面情緒帶來的創傷。悲傷、壓抑、愧疚、挫敗、孤獨……這些詞彙我們並不陌生,然而, 它們在心理學領域是被如何歸類的?在它們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動機?

    ?

      當產生負面情緒後,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獨自飲泣、獨自癒合,然而包紮傷口容易,修復情緒卻很困難。沒有被修復的情緒又去了哪裡?它們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失常行為又有哪些關聯?

    ?

      有時候,我們被路怒症困擾;有時候,我們因為自己不敢去社交而煩惱;有時候,我們控制不住自己買買買、吃吃吃的欲望……在這些行為背後,情緒到底起了什麼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又要如何透過自救情緒的方法讓自己避免這些行為?



      明明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我們卻總是對他們發脾氣;明明想讓彼此快樂,最終卻使兩個人都不快樂;明明父母非常愛子女,卻總是讓子女那麼痛苦……親密關係中的種種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在它們背後,又代表著怎樣的情緒因素?



      在本書中,我將心理學方法帶入生活情境,讓讀者不僅獲得前述問題的答案,還能知道如何判斷問題,並獲得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法。



      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所講的內容,我用一位貫穿本書主線的角色「厭世貓」,模擬我們日常的各種情緒狀態, 盡可能輕鬆幫助讀者觀察情緒、識別情緒、接納情緒,進而達到管理情緒的目的。



      情緒需要識別和引導,有時候,你只要意識到了負面情緒的存在,就會讓你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這聽起來似乎很神奇,那麼,從這裡開始,大家跟著我一起拿起識別情緒的工具,去體驗這種神奇的力量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