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涉及廣東話或是「在地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 差異,關於absent but implicit翻譯成「似無還有」,臺灣譯為「隱而未現」;關於re-membering翻譯為「重記會員」,在臺灣譯為「會員重新入會」;關於Rite of Passage翻譯為「通過儀禮」,臺灣譯為「過關儀式」……不過,都不影響書中具體經驗的價值。全書既具有實際香港案例,又具有世界觀。例如2005年澳洲雪梨發生的大暴動(Cronulla riots)、分享與家長 小組工作的實踐經驗,列舉繪圖,並具體舉例說明。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接續寫出「存在與時間」,以生活世界觀點提出人「寓居於世」(being-in-the- world),注重人在生活世界的存有。所有的詮釋都是在「先在�前結構」(fore-structure)裡面運作,這個存在的模態稱為「前理解」。亦即對於理解的詮釋,都已經先懂得它所要詮釋的,也就是對某種觀念、事物在新的理解之前所具有的自我解釋狀態,這個「前理解」我稱之為「存在池塘」。所謂「存在池塘」就是指你得在其中做事,或從事了某事,才知道怎麼回事,你知道是這麼回事,之後,又總說不清是怎麼回事。重 點是對於理解的詮釋都已經在「前理解」中,都已經先懂得它 所要詮釋的了,只是來訪者需要找到「語言」來敘說。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提出現象學的時間性,這是海德格哲學史上由現象學往詮釋學的重要轉折。
我想,我的經驗,正是書中每位青年人的美好經驗。透過這群敘事實踐者們用「聽」、用「問」取代了「說」與 「教」,給出了青年人說故事的選擇權與話語權,運用著似有還無(absent but implicit)、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 、在地知識、外化、重記會員對話地圖等豐富的敘事概念與技法,去直面正遭逢自殘�自殺、性�性別暴力壓迫、物質成癮、受盡校園規訓責罰等不同際遇的青年人,透過敘事對話「一同研究他們經驗的生命」,一同在生命晦暗處,尋找抗逆、復元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