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見證時代:王昇近身參謀王耀華訪談及回憶錄

見證時代:王昇近身參謀王耀華訪談及回憶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799985
王耀華
獨立作家
2024年10月02日
130.00  元
HK$ 117  






ISBN:9786269799985
  • 叢書系列:Do歷史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Do歷史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軍事人物











      王耀華自幼即隨家人從山東逃離至臺灣,後又加入孫立人將軍成立的幼年兵總隊、在政工幹校求學,畢業留校擔任教育班長、排長、助教,軍旅期間歷練國防部反情報總隊、總政治作戰部要職。他擔任國防部政戰首長王昇上將貼身機要人員的那段歲月,不僅近身見證王昇上將致力推展政戰等工作,堅定官兵反共愛國思想,提升國軍精神戰力的貢獻,以及上將對重大政治案件──如余登發事件、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江南案等──的反應和看法。他對於劉少康辦公室運作實況,亦記憶猶新,並提供了作為親歷者不同的觀點與反思。



      從王耀華的回憶中,我們得以窺見臺灣軍事制度、民主發展、外交行動等等的運作方式與發展歷程,以及那些曾經塑造臺灣命運的重要人物與事件背後的故事。

      

      從山東到臺灣,從幼年兵到政工幹校,

      再到成為一代名將的倚重機要,

      王耀華是王昇上將最信賴的人,

      他的故事,也是那段歷史不可磨滅的一塊重要拼圖!



    本書特色



      ★曾為王昇上將近身參謀的王耀華,長期協助軍中政工、思想、保防工作,他的回憶,不僅是個人軍隊生活經歷的紀錄,更是戰後臺灣政治發展史的重要側寫!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專序推薦!



    各界推薦人



      郭岱君(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


     





    歷史的見證者:王耀華眼中的王昇與臺灣政治�郭岱君

    主編序�蘇聖雄



    時代見證者:王耀華先生訪問紀錄

    從山東到臺灣

    山東游擊隊�逃難來臺見聞

    鳳山幼年兵

    就讀政工幹校

    政工幹校教導大隊�政工幹校新聞系

    國防部反情報總隊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化公辦公室的參謀�政戰的角色功能�軍中樂園�弘人計畫�心戰研究班

    石牌訓練班

    政治與社會事件

    余登發被捕�中壢事件�南海血書�美麗島事件

    劉少康辦公室

    反統戰�人事分工�議題研究流程�團結專案�林義雄與陳文成案�江南案�化公訪美�劉少康辦公室解散�澄清外界誤解

    隨化公出使巴拉圭

    美國外交工作

    王昇晚年事蹟

    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創辦經國大學未果

    王昇生平拾遺

    化公史料的下落

    家人與感懷



    感懷化公

    思念化公恩師�王耀華

    化公恩師您永不孤獨�王耀華

    恩師您永遠活在我心中�王耀華

    「小胖子」的傾訴�王耀華

    懷念恩師�王耀華

    追念化公校長逝世五週年�王耀華

    思念化公校長逝世六週年�王耀華

    小胖子的思念�王耀華

    永懷王化公校長�王耀華

    王昇將軍為何外放至巴拉圭擔任大使�王耀華

    人生不期而遇的轉折心路�李吉安

    懷念化公老師為本會奔走的身影�王耀華

    慈母心留人間�王耀華

    十歲傳令兵�王耀華

    王耀華長期購物忠誠顧客實相符�李紀岡

    化公老師與華視�王耀華

    春風慈父情秋霜寸草心�李吉安



    王昇大事年表









    主編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蘇聖雄




      王耀華先生,一九四○年生於山東費縣。國共內戰時逃難臺灣,進入鳳山幼年兵總隊,旋進入政工幹校教導大隊。一九五九年考入政工幹校新聞系,一九六三年畢業後留校任十三、十四期入伍生連教育班長、排長,從此與王昇結緣。一九六五年進入國防部反情報總隊,任反情報官;一九六九年轉入國防部總政戰部,陸續擔任政戰官、新聞官、政參官、政計會助理委員、總政戰部行政室副主任。上述職務多為掛職,實際上一直在王昇先生身邊,任王昇辦公室參謀。一九八三年調國防部聯訓部主任隨員室主任,同年改調駐巴拉圭武官處副武官。一九八八年停役轉任入出境管理局專員,派駐美國休士頓。一九九三年於政府退休後,進入中華電視臺,歷任管理部協理、業務部經理。在華視八年後辭去高薪,協助王昇管理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會務。



      王耀華先生擔任王昇參謀近四十年,近身目睹王昇在政戰工作和巴拉圭外交的種種作為,以及王昇在重大政治案件的反應,如余登發事件、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江南案等。對於劉少康辦公室運作實況,亦記憶猶新。



      透過郭岱君教授的引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劉少康辦公室」口述歷史訪談計畫,王耀華先生是主要受訪者。計畫蒙國史館陳儀深館長支持,提供會議室,並派時任國史館協修的葉亭葶女士陪訪。自二○二一年一月開始,迄次年十月結束,共訪談六次。本人為主訪者,訪問前先行研讀相關史料及二手研究;訪問時針對關鍵性議題,反覆詢問,俾追求歷史真相。



      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中國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到臺灣的變遷是一重要脈絡,可稱作「體制內」脈絡;相對於此,體制外的反威權統治運動,亦推進歷史發展,係另一重要脈絡,可稱作「黨外」或「體制外」脈絡。體制內與體制外的黨外的人士,有著不同歷史記憶,相互站在對立面。黨外人士多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批評中國國民黨為外來政權,把持權力,威權統治,白色恐怖,剝削臺灣人民,打壓人民集會與結社自由。而體制內人士多經歷從中國大陸敗退臺灣的艱辛,認為國家遭遇危難,有必要加強安全,在穩定中求繁榮進步。隨著臺灣民主化的快速進展,「體制內」人士的聲音和歷史詮釋逐漸淹沒。王耀華先生的訪談基本上反映了體制內人士的觀點。體制內與黨外的人士,生長經驗不同,歷史記憶不同,雖然他們立場各異,但為自己的生命與這塊土地的努力則相一致。



      王昇是「體制內」的重要人士,歷任軍中要職,特別是長期主掌軍中思想、保防、情報工作,其思維與生平事蹟應足以為研究戰後臺灣政治史研究者參考。王耀華先生長期隨侍王昇,王昇信任他,視他為部署、親人,他的訪談呈現王昇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對若干敏感事件提出理解的線索。



      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王耀華先生的訪談紀錄,第二部分是王耀華先生所寫對王昇的回憶文字。這些內容除了呈現個人感懷,也突顯了臺灣國軍政工、軍事制度、民主發展、外交活動等歷史事實,為臺灣政治發展史留下珍貴資料。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