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財神信仰與宮廟扶鸞

台灣財神信仰與宮廟扶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91463
蕭登福,陳柏勳 
文津
2024年10月01日
193.00  元
HK$ 173.7  






ISBN:9789863391463
  • 叢書系列:道教文化叢刊
  • 規格:平裝 / 399頁 / 15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道教文化叢刊


  • 宗教命理 > 民間信仰











      本書以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的趙公明為主。趙公明也稱趙玄壇,在《封神演義》中,他和其四位部將分別受封,而成為五路財神。依次為:中路財神壇趙公明為正一玄壇真君,東路財神蕭昇為招寶天尊,西路財神曹寶為納珍天尊,南路財神陳九公為招財使者,北路財神姚少司為利市仙官。

    ?

      趙玄壇的神像在明末時,隨著鄭成功的部隊來臺,而供奉在桃園。由明末經清至民國,趙玄壇在臺灣皆以道教護法神的角色出現,成為庇佑民眾,保境安民的神祇。至80年代後,由於北港武德宮供奉趙公明等五路財神,於是趙公明轉變以財神的形態出現在臺灣,成為人民求財的主要對象,為正財神。因而在臺灣趙公明的財神信仰,可以分為早期護法神,及其後的財神神格。

    ?

      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及大家樂求明牌,使財神信仰逐漸興起。民眾起先是追求由一夕發財的求偏財,最後則轉變成靠努力也靠神助的求正財。今日財神信仰和太歲信仰,都已成為臺灣的新民俗。



     





    自 序�01

    第一章 緒論——臺灣財神信仰的興起,兼論道教護法神趙玄壇與五路財神趙玄壇的神格轉變�1

    摘 要�1

    壹、財神與財神信仰�2

    貳、臺灣財神信仰的興起�5

    參、受職為財神的趙公明,及自清代以來被供奉為財神之神祇�8

    肆、財神之分類�10

    伍、臺灣趙玄壇信仰的建立及其神格的轉變——玄壇系統及五路財神系統�16

    陸、北港武德宮五路財神廟的建立及臺灣財神信仰的興起�19

    柒、臺灣的財神鸞堂與扶鸞——兼論臺灣的特殊現象乩鸞合一�23

    捌、結語�26



    第二章 財神信仰源起及趙公明財神神格的建立�30

    摘 要�30

    壹、財神信仰溯源——駁唐德剛財神源起說的誤導�30

    貳、駁李道如手稿《武財神顯靈神跡》所說武財神和李淵的關係�38

    參、由文獻上看財神信仰的源起及衍變�39

    肆、歷代道書、史籍中所見趙公明神格的演變�43

    伍、趙公明財神神格的建立及現存較早期以趙公明為主的財神廟�48

    陸、結語�52



    第三章 臺灣早期道廟中護法神祇——趙玄壇元帥�59

    摘 要�59

    壹、明末清初以來,臺灣供祀玄壇元帥趙公明為主神的廟宇�60

    貳、臺灣首座玄壇廟——桃園市蘆竹區南崁五福宮�63

    參、澎湖縣首座玄壇廟——湖西鄉天軍殿�66

    肆、世界最高趙公明銅像的南投縣草屯鎮敦和宮�69

    伍、《彰化縣志》有載的玄壇廟——臺中市烏日區玉闕朝仁宮�71

    陸、民國70年代(1980)以後,臺灣供祀趙公明等五路財神的廟宇�73

    柒、臺灣財神廟現況——兼述財神趙公明被供祀情形�76

    捌、結語�79



    第四章 臺灣文武財神信仰(北港武德宮、嘉義文財殿)的引領者新港東興廟池王爺——兼述臺灣的王爺信仰�83

    摘 要�83

    壹、王爺是神的封號——論道教的神與仙�83

    貳、王爺信仰約起於明清之際�85

    參、臺灣王爺信仰的來源與衍變�89

    肆、池府王爺其人其神�91

    伍、池王信仰在臺灣的傳播�95

    陸、新港東興池王廟的建廟沿革�97

    柒、嘉義文財殿的比干文財神信仰及其與東興廟池王爺的關係�101

    捌、結語�104



    第五章 北港武德宮建廟沿革及財神信仰的建立�108

    摘 要�108

    壹、北港武德宮財神信仰源起�108

    貳、武德宮財神廟的建立�110

    參、北港武德宮今日廟貌及所供祀神祇�112

    肆、武德宮之濟世活動�114

    伍、北港武德宮建廟沿革及大事記年表�116

    陸、武德宮與扶鸞�133

    柒、結語�135



    第六章 北港武德宮的分靈廟及其對財神信仰的推動�143

    摘 要�143

    壹、序言�143

    貳、北港武德宮建宮以來的分靈情形及分靈所建的財神廟�144

    參、北港武德宮財神趙公明分靈神尊散佈情形�146

    肆、北港武德宮前十三天尊分靈金身現況�148

    伍、北港武德宮後十三天尊及其分靈宮廟�156

    陸、結語�175



    第七章 試論扶箕、扶鸞源起及其影響�178

    摘 要�178

    壹、事神與降神的種類及流變�178

    貳、扶鸞、扶箕之關係及其與各種降神法之差別�180

    參、扶鸞與迎紫姑的關係�184

    肆、扶箕、扶鸞源起試論�186

    伍、箕筆、鸞筆的形製�192

    陸、乩筆即鸞筆�198

    柒、結語�201



    第八章 臺灣鸞壇現況與武德宮之扶鸞�205

    摘 要�205

    壹、論臺灣之扶鸞與鸞書�205

    貳、降鸞者何神�209

    參、受筆鸞生何人�214

    肆、當今所見臺灣的鸞詩鸞文——兼論鸞詩鸞文應具備的條件�216

    伍、武德宮與扶鸞�217

    陸、結語�222



    第九章 財神趙公明信仰與財神科儀 陳柏勳撰�226

    摘 要�226

    壹、趙公明源流概述�227

    貳、明代《正統道藏》所收入相關之財庫經典�235

    參、清代財神信仰和所見之財神科儀�239

    肆、現今之財神科儀�252

    伍、結語�260

    附 圖�262

    參考書目�274



    附錄一 趙公明元帥相關史料�277

    《女青鬼律》卷六載五方鬼主�277

    《真誥.卷十.協昌期第二》五方諸神趙公明等�277

    晉.干寶《搜神記.卷五》王祐�278

    《太上洞淵神咒經.卷十一.三昧王召鬼神咒品》�279

    《太上洞神洞淵神咒治病口章》�279

    《?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四.延生度厄品.斷瘟法》�280

    《搜神記.卷四.趙元帥》�281

    葉德輝刊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趙元帥》�282

    《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二.正一玄壇趙元帥祕法》�283

    《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六.正一龍虎玄壇大法序》�285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八.張天師》�286

    《清微元降大法》卷之十七、二十一、二十三�286

    明.張鉞校《漢天師世家.卷二.天師世家引》�288

    明代雲南真慶觀道長李道如手稿《武財神顯靈神跡》�289

    今人唐德剛〈中國財神崇拜源流考略(大綱)〉�289

    朱越利教授《中國財神崇拜源流考略(大綱)》辨偽�292



    附錄二 明代《封神演義》、《北遊記》中之趙公明事蹟�302

    一、明代《封神演義》趙公明成道事蹟�302

    《封神演義.第四十六回.廣成子破金光陣》�302

    《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公明輔佐聞太師》�304

    《封神演義.第四十八回.陸壓獻計射公明》�312

    《封神演義.卷四十九回.武王失陷紅沙陣》�320

    《封神演義.卷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禪》�322

    二、明.余象斗《北遊記》中之趙公明事蹟�322

    明.余象斗《北遊記.第十一回祖師下凡收黑氣》�322

    明.余象斗《北遊記.第十二回祖師遇著金刀難》�324



    附錄三 趙元帥相關經典及財神經�328

    一、紫微大帝財神信仰相關的《太上招財鎮寶妙籙》(收錄於《太上正一盟威法籙》)�328

    二、《太上老君說雷霆副使趙元帥禳?集福妙經》�331

    三、《讚玄壇趙元帥》�333

    四、《趙元帥寶誥》�333

    五、《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十四《玄壇元帥如意寶燈科》�334

    六、臺灣斗堂所用《玄壇元帥如意寶燈科儀》�337

    七、《北港武德宮天官武財尊神金龍如意玄壇真經》�356



    附錄四 財神科儀書 陳柏勳提供�370

    一、清代《正一演戲交財神錢一??》�370

    二、清代《正一陽戲交錢書全部》之《交玄壇錢》�372

    三、〈上清正一金輪如意求財得福轉運寶籙〉�374

    四、江西普濟道院受「財神籙」所用之文牒�381

    參考書目�389






    自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