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的趙公明為主。趙公明也稱趙玄壇,在《封神演義》中,他和其四位部將分別受封,而成為五路財神。依次為:中路財神壇趙公明為正一玄壇真君,東路財神蕭昇為招寶天尊,西路財神曹寶為納珍天尊,南路財神陳九公為招財使者,北路財神姚少司為利市仙官。
?
趙玄壇的神像在明末時,隨著鄭成功的部隊來臺,而供奉在桃園。由明末經清至民國,趙玄壇在臺灣皆以道教護法神的角色出現,成為庇佑民眾,保境安民的神祇。至80年代後,由於北港武德宮供奉趙公明等五路財神,於是趙公明轉變以財神的形態出現在臺灣,成為人民求財的主要對象,為正財神。因而在臺灣趙公明的財神信仰,可以分為早期護法神,及其後的財神神格。
?
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及大家樂求明牌,使財神信仰逐漸興起。民眾起先是追求由一夕發財的求偏財,最後則轉變成靠努力也靠神助的求正財。今日財神信仰和太歲信仰,都已成為臺灣的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