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蔣中正日記(1965)

蔣中正日記(1965)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43122
蔣中正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5日
283.00  元
HK$ 268.85  






ISBN:9786267543122
  • 叢書系列:蔣中正日記
  • 規格:精裝 / 394頁 / 19 x 26 x 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蔣中正日記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領袖/領導人物











      無從實現的反攻夢

     

      對蔣中正而言,1965年的主要工作重心有兩大項,一是反攻大陸準備,二是處理對美外交,此兩大工作重點彼此相互牽連,又同時受到越南戰爭局勢演變所影響,而該年內與中共之間兩次海戰的失利受挫,導致蔣中正理解到國軍兩棲作戰能力的不足。而美國自前一年夏天「東京灣事件」發生後,決定擴大越南戰事,並對北越加強轟炸行動,此舉雖然強化中華民國作為美軍在越戰場上前哨基地的重要性,卻也在無形之中造成華府軍事援助臺灣的排擠效應,同時對於蔣中正所提出的任何軍事反攻計畫,都無從答允承諾。

     

      當1965年走到盡頭,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的最高目標也走到尾聲,以軍事力量回到中國大陸,終究成為蔣中正無從實現的夢想。

     

      冷戰高峰時期,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成為最堅實盟邦,然而兩方政府高層決策者對於許多重要議題的分歧看法,顯然無法有效彌合,越南戰事升高、反攻大陸準備與對美外交,構成了1965年蔣中正心中念茲在茲的幾大重要決策核心議題。這一年內兩國之間諸多協商以及在臺海地區所發生的事端,對中華民國政府帶來深遠影響。蔣中正欲將反攻行動與越南戰事緊密結合的構想,對於已開始陷入越戰泥沼的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而言,根本無法接受。隨著美政府投入龐大資源於中南半島,華府對臺灣的防衛承諾開始捉襟見肘,而「八六」與烏坵兩場海戰的慘痛傷亡,也讓蔣中正逐步放棄武力反攻的企圖心,將原本積極策劃「自力主動反攻」之戰略,調整為利用外在情勢發展而「待機反攻」。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越戰帶來的反攻曙光、兩場海戰澆熄反攻火花、外交事務憂心忡忡。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


     





    編輯凡例

    序一�張玉法(中央研究院院士)

    序二�呂芳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序三�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圖像集珍

    民國五十四年大事表

    本(五十四)年總反省錄

    一月

    上月反省錄

    二月

    上月反省錄

    三月

    上月反省錄

    四月

    上月反省錄

    五月

    六月

    上月反省錄

    七月

    本月反省錄

    八月

    上月反省錄

    九月

    上月反省錄

    十月

    上月反省錄

    十一月

    上月反省錄

    十二月

    上月反省錄

    全年反省錄

    雜錄

    索引



    ?





    推薦序



    張玉法院士序




      蔣中正,學界通稱為蔣介石,是國家級和世界級的領袖人物,早為史家研究的對象。日本學界有蔣介石研究會,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有蔣介石研究群,浙江大學有蔣介石研究中心,而學者個人研究蔣介石者,如楊天石、山田辰雄、黃自進等皆為名家。近年臺海兩岸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以蔣介石為主題所開的研討會,如「蔣介石與抗日戰爭」、「蔣介石與抗戰時期的中國」、「蔣介石與世界」、「日記中的蔣介石」、「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等,亦結集了許多研究蔣介石的成果。



      史學界之所以熱衷於蔣介石研究,除蔣之歷史地位重要外,蔣介石日記開放給史學界使用亦為重要因素。蔣日記初由自己保管,1975年蔣介石死後由其子蔣經國保管,1988年蔣經國死後由其子蔣孝勇保管,蔣孝勇死後由其妻蔣方智怡保管。蔣介石原望其日記存於臺灣,於其逝世五十一年後(2026)開放,後因蔣孝勇夫婦移居加拿大,日記乃被帶到該處。2005年蔣方智怡將日記移存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並授權該所保管,2006年起分批開放蔣日記給學者作為研究之用。蔣介石日記開放給學者作為研究之用後,各國學者紛紛前往史丹佛大學閱讀,學者並開始以蔣日記為主要資料寫論文或專書,使蔣介石的研究成果更為深入與豐富。



      蔣介石日記,從1917年起記到1972年7月止,凡五十五年,四百五十萬字。其中1924年日記失落,1917年的日記為回憶幼時至1917年之重要記事,僅約萬餘字。這五十五年,蔣追隨孫中山,並以繼承孫中山的革命志業自居,日記中所記,為民國史留下重要史料。日記史料往往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蔣為軍人出身,做了國家領袖以後,對友邦,只望協助,不喜干涉;對部屬,只望服從,不喜爭權奪利。譬如抗戰勝利後,國家進入憲政時期,蔣的權力受約束,不能全力應付危局,乃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權力超出憲法以外;又如1949年1月,國民黨對共產黨有主戰主和之分,蔣主戰,副總統李宗仁主和,蔣辭職下野,另成立總裁辦公室,以黨領政領軍。及李宗仁避往美國,蔣復行視事,始得統一國家事權。



      由蔣之日記,可略窺蔣之終生志業。但將蔣日記作為史料,像許多其他日記一樣,有不易了解處。譬如記朋友不稱名而稱號,記親戚和家人不稱名而稱親屬的稱謂或暱稱;對不便明說的事吞吞吐吐,語焉不詳;記事突兀,背景不明。在這種情形下,如能對日記作箋注,即可增加對日記內容的了解,由國史館授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所出版的《蔣中正日記》,即為箋注本,當能應合讀者需要。

    ?




    其 他 著 作
    1. 蔣中正日記(1961)
    2. 蔣中正日記(1962)
    3. 蔣中正日記(1963)
    4. 蔣中正日記(1964)
    5. 蔣中正日記(1966)
    6. 蔣中正日記(1967)
    7. 蔣中正日記(1968)
    8. 蔣中正日記(1969)
    9. 蔣中正日記(1970-1972)
    10. 蔣中正日記1961-1972【套書組】(共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