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防疫降階,文化資產交流推廣升級
2023年5月1日起防疫降階,國內外旅遊頻繁,透過參觀古蹟、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等歷史場域,以及參與各地傳統藝術展演及民俗活動之旅遊模式,帶動藝文活動創新,振興地方產業發展,提升人文教育,擴大民眾參與文化資產活化,使文化資產成為產業升級或加值的重要根源之一,並激勵年輕世代對文化資產的關注度,是本局2023年業務推動重點所在。
2023年本局賡續推動各項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計畫,一方面運用多媒體科技展示結合互動體驗功能,提升國人對水下文化資產的認識,並完成「八仙洞考古探險AR 數位科技計畫」,以虛實整合方式學習文化資產知識及保存觀念。另一方面積極培訓修復專業人才,確保古蹟維護工作與技術品質得以永續傳承。在重要傳統工藝及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之傳習上,則推動調升藝師及行政助理報酬與藝生學習津貼,增強習藝誘因,提升教育成效。
文化資產保存不僅意味著保護過去的價值和歷史記憶,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價值和記憶帶回到當代民眾的生活中。2023年本局推動多樣化的文化資產跨域推廣活動,如:與屏東縣政府合辦眷村舞台劇沉浸式演出,打破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開啟全新的觀劇體驗,引領全場觀眾一同穿梭時空之旅。另補助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繪本、解謎遊戲、故事屋等方式,讓糖產業知識向下扎根。在考古遺址方面,則委託高雄市政府代辦,於2023年完成建置「鳳鼻頭考古教育館」,當年度入館人次及教育推廣人數已達5,000餘人次,且已培育20位在地導覽員,持續深化對在地歷史文化的認識。
2023年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全球交流與互動重新活絡起來,本局舉辦「2023年文化遺產災害風險管理國際論壇」,促進國際間文化資產災害風險管理、數位科技應用等議題的知識交流,並展現災難互助軟實力。本局另偕同19名專家學者參與「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第21屆雪梨大會」,向國際展現臺灣文化資產豐富多元的魅力與守護保存的成果。另外,本局與澳洲文化資產協會續簽合作備忘錄,以進一步深化在世界遺產推動、技術諮詢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藉由與世界接軌,提升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以及專業知能,進一步建立文化自信,讓臺灣的文化瑰寶得以發光發亮。
生活即文化,文化即生活,文化資產不僅是臺灣歷史的見證,也承載著全民文化身份的認同。讓文化資產展現新的生命力,讓活化後的歷史場域走入在地生活,讓我們一同將文化資產代代相傳,永續保存,讓臺灣歷史文明的璀璨光芒,照亮未來世代的文化探索旅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陳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