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宮闈權鬥秘史系列(全套共23本)

宮闈權鬥秘史系列(全套共23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10216
許嘯天,許慕羲,徐哲身
風雲時代
2024年11月07日
2913.00  元
HK$ 2476.05  






ISBN:9786267510216
  • 叢書系列:套書專賣店系列
  • 規格:平裝 / 8304頁 / 24.8 x 35.1 x 2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套書專賣店系列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第一回??? 天授龍種

    第二回??? 秦帝第二

    第三回??? 天意興劉

    第四回??? 勢如破竹

    第五回??? 才女獻媚

    第六回??? 約法三章

    第七回??? 鴻門宴

    第八回??? 暗渡陳倉

    第九回??? 陳平盜嫂

    第十回??? 楚漢風雲

    第十一回? 分一杯羹

    第十二回? 四面楚歌

    第十三回? 兔死狗烹

    第十四回? 隔牆有耳

    第十五回? 一勞永逸

    第十六回? 以假作真

    第十七回? 驚人之舉

    第十八回? 衣錦還鄉

    第十九回? 商山四皓

    第二十回? 醉櫻桃

    第二十一回? 罄竹難書

    第二十二回? 人彘酷刑

    第二十三回? 蕭規曹隨

    第二十四回? 甥舅聯婚

    第二十五回? 秘洞尋狐

    第二十六回? 太后稱制

    第二十七回? 諸呂罪狀

    第二十八回? 斬草除根

    第二十九回? 骨肉相逢

    第 三十 回? 引鬼入門



    ?





    前言



      《新大漢二十八皇朝》以大開大闔的筆調,抒寫從劉邦開國到獻帝遜位,涵蓋整個前、後漢的歷史,並深入刻畫了歷代皇帝與後宮名媛的悲歡愛欲,全書情節如天風海雨,迫人而來,允為通俗講史演義之傑構。



      一



      從漢高祖削平群雄、統一天下,繼而即位稱尊、制訂朝儀之後,中國歷代王朝的興盛與危機,便開始有了相當固定的模式可循。史學家關心的是這個典型王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形態、社會結構、經濟基礎,乃至學術思想,然而,文學家卻往往對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之中,許多精英人物的行為趨向與心理特徵,感到更大的興趣。



      至少,在民俗文學的質樸天地裏,像「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類的涼薄心態,總是人文情操所難以坦率承受的事理,所以,漢高祖殘殺功臣所表現的雄猜心理,便常成為諷刺的對象。而遭到不公平的悲慘命運,如淮陰侯韓信這樣的人物,便成為民俗文學中普遍同情與揄揚的偶像。或許,這也反映了在專制高壓之下,命運悲苦的平民大眾,在「潛意識」中對當權人物的反感,以及對與自己一樣遭際坎坷的受難人物的認同。在現實上,這種微弱的反感與認同,發生不了任何作用,可是在文學上,卻形成了中國處理歷史題材的作品傳統裏,一股強韌有力的主流。



      漢初三傑之中,韓信功高受戮,張良潔身遠逸,蕭何謹慎全身,大致可以代表知識分子在中國專制王朝時代,三種典型的遭際或出路。但三傑的貢獻,卻為大漢帝國奠下了深固的基礎,所以高祖逝世後,雖有諸呂之禍,凶悍的呂后甚至將高祖的愛妾戚夫人斬手剜目,成為「人彘」,其狠戾殘酷的毒行,可謂曠古所無,但也只是帝王宮室中的慘劇,無礙於專制王朝的壯大。經過善用黃老權術的文景之治,進入漢武帝時代,大漢帝國的聲威,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輕騎今朝絕大漢,樓船明日下牂牁」,武帝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的開彊拓土之功,固然震爍古今;更重要的是,漢武帝時代,中國在政治、軍事、外交、財經、文學等各方面的人才之盛,也屬冠絕一時。然而,也正是在漢朝聲威趨於鼎盛的年代裏,卻因小人弄權,而致「飛將軍」李廣自剄於絕域,其子李陵陷身於漠北,父子英雄,或死或叛,連帶使大史學家司馬遷慘遭腐刑的悲劇。後代詩人與文學家對李氏父子的同情,對史遷噩運的悲慨,其實,也可視為對武帝「盛德」或帝國「聲威」的一種間接批判。



      武帝晚年濫誅大臣,迷信巫蠱,已預示了漢朝盛極而衰的前兆。若不是霍光、金日禪等卓特之士臨危受命,匡扶幼主,漢室江山幾乎傾覆。而自漢宣帝以降,雖然憑恃王室既有的基礎,猶能一再紓解內外的危機,然而,大漢帝國畢竟逐漸走向沒落。漢元帝在強敵入寇的壓力下,被迫將王昭君遣嫁於匈奴單于呼韓邪,「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詩聖杜甫的名句,其實正是一種敏銳的文學洞察,反照了漢室與匈奴今昔異勢的局面。等到王莽篡位、太后投璽的權力轉移場面出現時,中國第一個巍然聳峙的統一帝國,也就走完了它命定的歷史途程。這種興亡過程,軌跡瞭然,或許,正如《詩品》的句子所言:「水理漩伏,鵬鳥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二

      王莽潛移漢鼎,劉秀規復祖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王朝已告滅亡後,卻又能迅速重建的事例,所以特別受到後代史學家的重視。



      光武中興,所憑恃的主要是知識分子與貴族豪俊的結合力量。由於劉秀本人豁達磊落,崇尚氣節。不但能與部下諸將共甘苦,甚且也與有功諸臣共富貴,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三十二功臣」,幾乎個個能得善終。於是,自古以來,知識分子對光武帝一生事蹟的評價極高,連通常鄙視帝王權力的民俗文學家們,也都對他深具好感。事實上,他是古時帝王之中,極少數受到後代文人普遍肯定的一位。



      光武出身於國子監太學生,尚未登龍之前,畢生最大的志願不過是:「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而執金吾其實只是戍衛京都的中級將領。陰麗華也只是一位明朗活潑的鄰家少女而已,可見他不但頗具浪漫情懷,連政治野心也不強烈。正因為光武這種平易近人的性格,所以當王莽亂政,天下沸騰,各地反莽勢力蜂擁而起之時,他原來雖只是綠林軍中的一支偏師,卻能夠吸引真正的豪傑之士,望風來歸。



      反莽勢力中的綠林、赤眉、銅馬三個集團,均有逐鹿中原的資格與實力,但劉秀指揮的昆陽之戰,竟以不足一萬的雜湊人馬,擊敗王莽主力四十餘萬正規部隊,徹底瓦解了新莽王朝的軍事部署,卻是古今戰史上的一大奇蹟。而這個奇蹟,主要是由劉秀的摯友,罕見的智者嚴光所策畫和締造的,可見嚴光對劉秀一生事業的幫助之大。



      然而,當光武逐漸於群雄並峙中脫穎而出,創立帝業已是指顧問事的時候,嚴光卻飄然而去,不受封賞,終光武之世,垂釣於富春江上,以平民身分與皇帝朋友相友,而光武也一直以畏友視之。縱看中國的歷史,智者與權者的結合,以這兩人的事蹟最為完美。



      光武中興之後,漢室氣象一新,對內有振興農業,修明政風的「明章之治」,對外則班超揚威於西域,竇憲勒石於燕然,文治武功,均駸駸然有直薄西漢武帝極盛時期之勢。然而,承平日久,專制王朝所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便一一浮現,始則宮闈穢亂,帝權旁落;繼而宦官弄權,外戚干政;接連兩次「黨錮」事件,更將光武遺澤與儒學傳統所培養出來的氣節之士,摧毀殆盡。等到災疫流行,黃巾起事,已經被長期政爭蛀蝕一空的朝廷,頓時陷入風雨飄搖的窘境。當黃巾敗亡之際,權奸董卓已提兵入關,東漢王朝也就走到了它的終結點。



      與西漢相比之下,光武帝所締建的東漢,對於知識分子較為尊重,對於平民大眾也較有恩義,所以,在民間傳說之中,東漢的形象也就較為溫柔和親切。而這溫柔和親切,追源溯本,頗得力於高士嚴光對皇帝劉秀的潛在影響。所以,嚴光是東漢最值得懷念的人物,其人其事,正是: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縱山之鶴,華頂之雲。」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