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甲骨文學校:絲綢之路大冒險(隨書附贈「西王母的前世今生」拉頁海報)

甲骨文學校:絲綢之路大冒險(隨書附贈「西王母的前世今生」拉頁海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28167
黃加佳
晴好出版
2024年10月16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7528167
  • 叢書系列:Young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9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Young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科幻/奇幻












    如果有機會,你想去哪個朝代冒險?

    找到時間隧道開關的穿越小隊,這次要降落漢朝了!

    和張騫一同周遊西域,一探古國風情,

    你準備好了嗎?



    ???隨書附贈「西王母的前世今生」圖鑑海報???

    ★是豹尾虎齒的老嫗,還是貌美如花的少女?

    ★一起認識史籍上最多稱號的超資深女神代表!

    (尺寸:14.8×26.5公分)



      ◆適合9-15歲閱讀

      ◆「甲骨文學校」系列第二集精彩上市



      中國陝西漢中出土的漢代彩棺上,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赫然發現了自己的圖像。為了查明原因,三人憑藉一顆神祕的玻璃珠,來到了漢朝。

      

      在草原上,他們認識了新朋友張綿,沒想到他的父親竟是被漢武帝派去出使西域的張騫。此時,張騫已被困匈奴多年,為了要完成使命,連通西域各國,悠悠三人協助他踏上了征途。



      他們遇到想讓大家只有快樂沒有憂愁的哈哈大王、似真似幻的西王母和九尾狐、失誤墜落地球的「外星人」、會說話的駱駝和汗血寶馬……,到底張騫能否順利找到大月氏,而三人能否順利解開彩棺圖象之謎呢?



      一場讓刺激又驚險的穿越之旅即將展開,等你一起來挑戰!



      【主要人物】

      ●周悠悠─11歲,男生,國小五年級,是個想像力和創造力豐富,有點散漫的男孩,鬼點子極多,在緊急時刻意外的可靠。



      ●小布丁─6歲,周悠悠的妹妹,是個肉嘟嘟的小女生,只眼睛一睜開,小嘴沒有停過,不是在吃,就是在說。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被悠悠懷疑是來自外星的寶寶。



      ●何田田─11歲,女生,她是品學兼優的班長,也是周悠悠的同學兼鄰居,父母是考古學家,自幼被奶奶帶大,最近似乎有進入青春期的徵兆。



      ●張綿─11歲,張騫和匈奴女性生下的孩子,他喜歡草原的生活,在兩種文化間掙扎,連帶和父親的感情複雜。



      ●張騫─漢代的探險家。曾奉漢武帝之命,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兩次被匈奴軍隊俘虜囚禁,歷時十三年終於逃回長安復命,從而成功開拓了絲綢之路。漢武帝也因此封張騫為博望侯。



      【專業審訂】

      劉欣寧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界好評推薦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彥陞|時空偵探、《世界古文明之旅》作者

      李貞慧|童書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引子

    第一章? 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章? 田田失蹤了

    第三章? 你爸爸是張騫?

    第四章? 父子大戰

    第五章? 我們會騎馬

    第六章? 賽馬大會

    第七章? 大沙暴來了

    第八章? 忘憂城

    第九章? 西王母的提示

    第十章? 誰在說話?

    第十一章 獨目妖怪?? ?

    第十二章 天降之神?? ?

    第十三章 大宛國?? ?

    第十四章 汗血寶馬?? ?

    第十五章 亞歷山大城?? ?

    第十六章 大夏國的奧運?? ?

    第十七章 女巫婆婆?? ?

    第十八章 攝魂板?? ?

    尾聲?? ?

    絲路是一條什麼路



    ?





    導讀



    當東方遇上西方

    劉欣寧




      歷史學者或考古學者經常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偵探:過去已經過去,只留下蛛絲馬跡,學者或偵探必須仔細尋找、觀察這些蛛絲馬跡,推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來想像過去發生了甚麼。然而越久遠的過去,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必然也越稀少,沒有人有把握甚麼才是真正的事實。這個時候,多麼羨慕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能夠利用小帳棚穿越時空,親自一窺過去。



      這次的故事以一個奇特的墓葬開端,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來到中國北邊的草原地帶,遇到漢朝的大探險家張騫。張騫的處境遠比後來唐朝的玄奘和尚艱難地多,因為當時對西域幾乎一無所知,更別提路途中面臨惡劣的環境與匈奴的威脅,但他還是憑藉過人的膽識與毅力抵達西域。所謂「西域」包含今日的新疆和中亞地區,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歷史上將張騫的成就稱為「鑿空」,可以想像成開鑿一條連結中國與西域的隧道,從此以後中國與西域能夠直接接觸、交流,意義可以和發現新大陸相比擬。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當然是以中國的視角出發。漢朝的死對頭──匈奴早就遊走於中國與西域之間,甚至與更西方的世界互動。考古學者發現從東歐到北亞的草原地帶,經常出現具有動物造型、風格相似的金屬飾品,年代早在張騫通西域以前,因此這片廣大的草原很可能正是早期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在草原上活動的是騎在馬背上、以游牧為生的人群,他們的移動帶來信息與物質的交換。這些游牧民族沒有文字,無法書寫自身的歷史,他們的事蹟卻引起周邊地區的歷史學家的關注:西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是斯基泰人,記錄於希羅多德的《歷史》;而東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則是匈奴,記錄於司馬遷的《史記》中。



      司馬遷描述匈奴居無定所、沒有城郭,不從事耕作、以肉食為主食,正好與中國的農業文明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從小習慣騎、射,匈奴人自然成為天生的戰士,經常在中國的邊境地帶進行掠奪,帶給中國很大的困擾。然而匈奴為什麼要掠奪呢?其實與游牧經濟型態有關。農業社會可以自給自足,光靠游牧卻很難滿足食衣住行的各種需求,因此游牧人群必須依靠貿易等方式獲取生活資源。然而,雖然我們常說務農是「靠天吃飯」,游牧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衝擊,天災往往導致牲畜大量死亡,讓游牧人群沒有盈餘可以進行貿易。這個時候掠奪就成為他們維持生存的必要手段。



      匈奴的掠奪固然有時情有可原,漢帝國邊境的人民遭受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失也萬般無辜,萬里長城正是為了對抗匈奴的侵擾而建立。長城的防禦機制可不僅僅是蓋好一道牆而已,沿線都需要派兵駐守瞭望,一旦發現匈奴的蹤跡,必須馬上傳遞烽火信號,警告駐軍與人民嚴加戒備。漢朝的男子有服兵役的義務,要遠離家鄉,到荒涼的邊境地帶守衛,絕不是一件輕鬆好玩的事。而大批軍隊駐守邊境,糧食、物資的補給也是個頭痛的問題。總之,為了應付倏忽飄渺的匈奴,漢帝國投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自然期待能夠一勞永逸、一舉殲滅匈奴的辦法,這正是張騫通西域的重要背景。而當兩國敵對之時,最痛苦的莫過於夾在中間的人們了。故事中的張綿不斷追問自己到底是匈奴人還是漢人?這種認同上的煎熬想必會一直伴隨著他。



      張騫經歷九死一生所抵達的大夏,位於今日中亞的阿富汗北部一帶,距當時兩百年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曾征服此地,張騫與亞歷山大的足跡在此重疊。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帶到西亞和中亞,這兩百年間被稱為「希臘化時代」。而正在張遷出行前夕,羅馬攻陷迦太基,也占領了希臘本土,希臘化時代結束,羅馬時代正式展開。漢與羅馬兩大帝國,在歐亞大陸兩端相互輝映。不過,張騫尚未得知羅馬的存在,東漢以後,羅馬才進入中國史書的記載中。



      田田爸爸發掘的墓葬主人,為什麼「腰上繫著匈奴風格的銅皮帶扣,身邊放著一把漢代銅鏡,胸前還放著一枚古希臘風格的金幣」,「手裡還拿著一顆能與現代工藝媲美的玻璃珠」呢?



      讀者不妨也當起偵探,跟著悠悠、田田和小布丁,一起踏上這段充滿國際色彩的解謎之旅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