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是誰?也許你剛開始會覺得不以為然,認為會問這問題的人,只不過是某個焦慮的青少年,不然就是不遠千里到西藏山巔求教大師、雙眼散發著狂野氣息的背包客。其實許多人在年輕時,都曾努力(或避免)成為父母那樣的人,也曾經尋找自己該相信的事物,曾經測試我們的天賦和才能,也曾試著在工作、友誼和信仰中找尋自己的定位。在這一切經歷中,我們都探究過這個問題。
但是,從更基本的層次來說,這看似相當抽象的哲學問題,其實對於我們天天煩惱、關切的許多問題,都意義深遠。有關個人倫理觀、人權、性傾向,或是經濟、戰爭、家庭、親密關係的種種問題;關於對錯、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別人的諸多問題。對所有這些議題的回應,都取決於我們如何回答這個重要的問題:人類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回應,會直接影響我每天所做的、各種或大或小的決定:
■ 我該嫁給他,還是保持單身?
■ 我該關掉母親的生命維持器,還是要
堅持下去?
■ 我那樣對待她,該感到罪疚或羞恥,
還是不必放在心上?
■ 這張選票該投給誰?
■ 晚餐要吃什麼?
■ 看什麼電視節目好呢?
正如本書第一章指出的,無論在政治、媒體,或私人交談中,我們的文化都正掀起一場巨大、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爭論;而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場爭論的核心問題都是:「人類是什麼?」—我們身為耶穌的跟隨者,如果想要了解時勢、有意義地投入討論,並做出榮耀上帝的決定,就需要毫不含糊地回答這個問題。
好消息是,對於「我們是什麼?」、「我們何以為人?」,聖經提供了豐富的解答。它告訴我們,我們是上帝的創造,不是偶然的產物;它也告訴我們,我們極其寶貴,而非毫無意義;聖經指出我們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它也告訴我們,我們雖是塵土,卻是擁有上帝旨意的塵土。
並且,聖經最終向我們啟示,有一個人是真實人類的標準。他的完美人性,意味著他能夠作替代者,導正這世界,使世上的男男女女恢復與上帝,和與自己的關係。
提姆.索恩伯勒(Tim Thornborough)
原書書系主編,二○一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