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以法為教:閩中尤溪、大田與永安三縣為主的調查研究

以法為教:閩中尤溪、大田與永安三縣為主的調查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733647
謝聰輝
新文豐
2024年9月20日
256.00  元
HK$ 243.2  






ISBN:9789571733647
  • 叢書系列:新文豐-宗教(道教)類
  • 規格:平裝 / 438頁 / 15 x 21 x 2.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文豐-宗教(道教)類


  • 宗教命理 > 民間信仰











      《以法為教》專書賅其總文約二十餘萬字,是作者第二部結合道教歷史、經典、田野、科儀與圖像而以道壇道法為核心的學術著作。本書以「閭山與瑜珈法教」貫通研究為經,以「閩中尤溪、大田與永安三縣為主兼及永春州」地理空間為緯,主要探討福建區域道法的傳承與演變意義,深入涉及閭山與瑜珈法教神譜來源的內涵特質,「開法場」傳度儀式的淵源、功能與闡行,以及地方香火、祖廟與保生大帝作為醫療法主等等面向。其學術成果貢獻可統整為四方面的創新突破:一是新區域道法的調查、二是新研究主題的開展、三是新論證資料的提出、四是新傳承制度的考證。(博雅集林.宗教13)


     





    李序

    以法為教:一場學術朝聖的旅程(謝序)



    第壹章 導論

    一、本書研究義界與閩中道法內涵特質

    二、前人相關研究析論

    三、改寫後之本書架構與各章摘要



    第貳章 三壇五部──瑜珈法教主神神譜的形成及相關問題

    一、前言

    二、從瑜伽密教到瑜珈法教

    三、三壇五部的意涵與演變

    四、閩中瑜珈法教新三壇主神的建構特質

    五、結語



    第參章 嵩吳祖師──瑜珈法教功曹神譜研究

    一、前言

    二、請神儀節中多元的功曹名稱、來源與職能

    三、嵩公道德應是北宋明教大師契嵩

    四、吳公太宰應是曾任明嘉靖太宰的吳默泉

    五、嵩公道德與吳公太宰連請意旨

    六、結語



    第肆章 複合轉化──瑜珈法教官將的來源與特質考論

    一、前言

    二、來自瑜伽密教官將的損益變化

    三、來自宋代天心正法中的官將

    四、複合元明以來多種官將法

    五、結語



    第伍章 大比唱度──「開法場」制度的來源與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開法場傳承自明代科舉的鄉試制度

    三、開法場的目的功能為內外同度、生死共濟

    四、結語



    第陸章 保舉簽押──「開法場」的儀式結構內涵:以《設城隍》和《設南省》討論為主

    一、前言

    二、開法場的結構程序與各儀式意涵

    三、《設城隍》的結構意涵與反映的宋元地方制度

    四、《設南省》的結構意涵與具顯的道教、官方體制

    五、結語



    第柒章 通天出法──開法場儀式中執法憑證的傳度

    一、前言

    二、執法憑證出世因緣與權威來源

    三、開法場中執法憑證的傳度儀式

    四、官憑誥據文檢的名稱、結構、格式與道法內涵

    五、結語



    第捌章 靈通聖火──請火儀式及其祖殿信仰研究

    一、前言

    二、道法中聖火、祖殿的意義與來源

    三、請火的時機、功能與方式

    四、請火儀式的組織結構與儀式程序

    五、請火儀式的重要儀節與特質內涵

    六、結語



    第玖章 天醫法主──道法壇靖中的保生大帝形象、稱謂與職能

    一、前言

    二、《天醫醮科》具顯保生大帝與淨明道的關係

    三、保生大帝的錫封聖號與相關神咒、文檢內涵特質

    四、結語



    第拾章 結論

    一、新區域道法的調查

    二、新研究主題的開展

    三、新論證資料的提出

    四、新傳承制度的考證



    引用書目



    後記





    ?




    其 他 著 作
    1. 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
    2. 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
    3. 臺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