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半小時漫畫宇宙大爆炸

半小時漫畫宇宙大爆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68064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日出出版
2024年9月25日
157.00  元
HK$ 133.45  






ISBN:9786267568064
  • 叢書系列:Sens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ense


  • 自然科普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天文/地科史











    一聽宇宙常識就昏頭?!

    一次輕鬆看完138億年的宇宙史,

    一次看懂大爆炸、奇點、黑洞、重力、行星……



      宇宙只是一堆星星?

      不,它還和空間、時間有關,不然你想想:為何霍金的科普書明明是講宇宙的,卻叫做《時間簡史》!而空間謎團一直深深地困擾人類:宇宙空間到底有多大?穿越時空真的有可能嗎?



      宇宙中的各種物質是怎麼來的?

      早在古希臘時期,泰利斯就開始研究萬物的本源,並指出萬物之本是「水」。沿著他指好的道路,科學家們又勤勤懇懇工作了2000多年,終於為大家弄明白物質本原——物質都是原子構成的,那麼打開原子後,裡面還有哪些主角?



      「宇宙大爆炸」這個結論是如何產生的?

      古人沒電視可看,大晚上只能看星星,看著看著,古代大老們就一一提出心目中的宇宙模型:托勒密的「地心說」、哥白尼的「日心說」、後來腦袋被蘋果開過光的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接著愛因斯坦主張「廣義相對論」、勇於打臉老愛的勒梅特提出了「原始原子」假說、也沒打算放過老愛的哈伯提出「紅移」成了大爆炸的基礎……,宇宙大爆炸還有哪些精采的來龍去脈?



      不能不認識的天文界與物理界大老

      沃夫岡.包立:懟人懟出了「上帝之鞭」的名號,是一個把愛因斯坦懟出心理陰影的男人。



      霍伊爾:霍金曾經的偶像,反向助攻的高手,他的一生不是在反對大爆炸理論,就是在思考如何反對大爆炸理論。他在廣播節目中嘲諷地提出「大爆炸」(Big Bang)一詞,誰知卻意外讓這個詞爆紅。

    ?

      愛丁頓:天文物理界權威,是20世紀初的扛壩子,天文學家們支援他,物理學家們則是惹不起他。



      在愚人節發表的「αβγ論文」,是由三個人的名字來署名:拉爾夫.阿爾菲(Ralph Asher Alpher)、漢斯.貝特(Hans Albrecht Bethe)、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當中竟然有一個是為了湊字母才被加上來的!有貓膩?!

    ……



      宇宙之中,已知的不簡單,未知的不可怕!

      翻開本書,在哈哈大笑中了解宇宙的來龍去脈原來如此!



      宇宙從誕生至今已有138億年歷史,它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原子的誕生、恆星的誕生與演化、星系的演化、宇宙的未來。本書解讀從大爆炸中誕生出來的物質和能量,如何指引著宇宙中的一切:



      ★粒子的出現:天文學家想不透物質組成問題,被粒子物理學家一頓搗鼓,得出了驚天結論:物質都是粒子「抱團」抱出來的!究竟是哪些粒子抱團,竟能抱出整個宇宙?!

      ★黑洞雖然會無情地吞噬所有的光,可是它的強引力也維持著周邊星系的正常運轉;

      ★一覽至今各國開發出的主要太空探測器,見證人類探測宇宙的夢想與努力;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博弈,將左右宇宙未來是被壓扁還是被拉扯。



      拋開枯燥的講解,沒有嚇人的艱深理論,用幽默的方式講述嚴肅的知識。這是一本輕鬆有趣、扎實有力的科普書,內容嚴謹,將看似生澀的知識穿上一層「搞笑幽默」的外衣。深入淺出、遍地鋪梗的漫畫,沒有拗口難懂的說明,讓你過目不忘。

    ?


     





    一、宇宙到底是什麼?

    二、宇宙究竟是怎麼來的?

    三、恆星的誕生→生命的可能

    四、宇宙的終局,可能在於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博弈

    五、怎麼證明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

    六、恆星真的「永恆」嗎?

    七、如何「看見」暗物質和暗能量?

    八、人類在宇宙中的「眼睛」——探測器一覽

    番外一、重力波就是你倆還沒開打,殺氣就噴了我一臉

    番外二、霍金到底做了什麼?

    參考書目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