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有個正常地方住,怎麼這麼難?
發霉、合租、貨櫃屋,囚租三寶,一個沒少!
沒有安居之處的我們,連「家」都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發霉、合租、貨櫃屋,囚租三寶,一個沒少!
沒有安居之處的我們,連「家」都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當不斷搬遷超過二十多處居所,
「家」,如何在流離中形成?
糟糕房東、發霉牆壁、尷尬的家庭式公寓,這些都不算稀奇,吉蘭.葉慈的經歷比你想得更離奇!二十五歲時,她已經在英國住過二十多處居所,遇過各式各樣的房東與租客。
住過不小心就會摔下樓的汽車展覽廳
房東冷處理整片都是黴菌的牆壁,導致呼吸道感染
租客面試堪比百大企業面試
幻想捕捉屋裡的黴菌製作成乳酪獻給房東
與室友瘋狂洗刷整間房子只為少少的押金……
即便大多租屋經驗都不是太好,甚至可說是荒謬,但葉慈仍在漫長的租屋時光裡,生動地描繪面對居住品質低落的無可奈何,以及這些灰暗日子裡閃爍的人性微光。雖然處處非家,卻能處處為家。
住進一間又一間並不宜居的房子中,葉慈也揭露了住房危機背後的問題:國家對社會住宅、弱勢與少數族裔居住權的漠視。在漫長的租屋生涯裡,讓我們知道面對租屋被強制收回、鄰里不友善,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排擠,我們可以透過參與居住權社團、結交鄰居朋友、試圖營造一個「家」等方式因應。
這本書寫給正在尋找下一個住所的你、曾對租屋有過複雜感受的你,
也寫給渴望有個家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