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印度瑜伽大師修習新版系列套書】(三冊):《冥想》、《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業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41909
斯瓦米•拉瑪,魯道夫•巴倫坦,艾倫.海姆斯
劉海凝,黃誠勳,sujata
橡實文化
2024年9月19日
350.00  元
HK$ 297.5  






ISBN:9786267441909
  • 叢書系列:樂活系列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4.8 x 21 x 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樂活系列


  • 宗教命理 > 新時代 > 靈性導師/靈訊











      本套書組合:《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業力:掙脫心的束縛》共三冊



      《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



      暢銷歐美近30年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專為冥想入門者撰寫的指南



      冥想能讓心念轉向內在,進入到自我更深層次的存在,

      達到意識的最高境界,

      使人獲得智慧、力量、平靜與滿足。



      •除了練習冥想,沒有其他能夠真正控制全部意識的方法。

      •只有練習冥想,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因為它會產生最高級的愉悅,並帶來無畏。

      •只有冥想能讓我們充分體驗當下並連接永恆。



      斯瓦米•拉瑪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瑜伽大師之一,曾於喜馬拉雅山區修行前後達四十餘載,融合東方修行及西方現代瑜伽理念,傳授任何人都可以練習的冥想方法。



      ◎冥想的益處

      冥想並不是對問題進行思考或對現狀進行分析,也不是幻想、白日夢,或是讓心念漫無目的地飄蕩。冥想不是自我的對話或爭辯,也不是某種強化思維的過程。冥想只是一種非常簡單、安靜、不費力氣的專注與覺知。



      冥想者是一個內在的探險者和觀察者。冥想能幫助我們理解心靈的所有功能:記憶、專注、情緒、推理、直覺。在冥想的過程中,我們讓心念放下對問題的思考、分析、回憶、判斷,以及對過去的執著、對未來的期待。我們減緩心念的思考與感受速度,並用內在的覺察和專注力來取代它們。練習者會開始懂得如何協調、平衡和提高這些能力,並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限。

      

      冥想能夠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提升人際關係,增強處事技巧,相對於其他修身養性的方法,我們可以透過冥想進行全方位的自我認知,並最終引領自己到達內在意識的核心「阿特曼」(Atman)。當冥想者全然體驗到阿特曼在自身中的完整存在時,就會得到滿足,不會再被物質世界和自己的思緒所煩惱。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介紹如何進行內在修習的指南書,提供了相關練習的系統性指導,也回答了入門階段最常見的問題,將幫助你度過最重要的基礎階段。斯瓦米•拉瑪大師從冥想概念入手,談及呼吸、體位、飲食、睡眠、精神等各方面在冥想練習中的表現,也詳細說明放鬆及呼吸等練習方法,既有心靈的指引,也是一套切實可行的指南。有了這些技巧,你就能夠隨時開始練習了。



      冥想的基礎練習很容易掌握,而且越是堅持練習,效果就越顯著。在初始階段,冥想具有療癒作用。它能夠放鬆緊張的肌肉與自主神經系統,將我們從精神壓力中解放出來;使人獲得寧靜的情緒,降低對壓力的反應,增強免疫力。隨著練習的不斷進步,你會發現自己更深層次的變化。只要堅持不懈地規律練習,這將是一次非常愉悅的內在之旅。



      《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



      匯集東西方觀點──

      有關呼吸的鼻子與胸腹腔解剖生理學、瑜伽能量學、調息法

      揭露如何運用呼吸來調節生命能量的祕密

      

      呼吸不只是單純的生理現象

      呼吸的節奏及速度,反映著一個人的身心狀態;

      若能調控呼吸,就能改變人生。



      ◎「呼吸」不值得注意嗎?

      情緒、身體及呼吸之間的關係本質為何?

      呼吸是否與心念有任何的互動關係?

      我們是否能藉由改變呼吸模式,來改變情緒與生理狀態?

      「呼吸」實則扮演著整合人類生命各層次的角色,

      若能對「呼吸」有著徹底的了解,

      將能擴展我們對身心的覺察及調控力。

      

      ◎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

      斯瓦米•拉瑪與兩位美國知名醫師,分別從東方與西方的觀點,對「呼吸」進行全面的審視,包括胸腔與腹部的物理運動、呼吸道的生理與解剖學、各式呼吸習慣的生理與心理作用、鼻子構造與呼吸氣流的關係、呼吸氣流與神經系統活動的複雜模式、瑜伽觀點中潛藏在身心背後的載具「氣」(prana)等,說明了呼吸對生理健康及高階意識狀態的重要性。斯瓦米•拉瑪也在本書中分享喜馬拉雅瑜伽士所練習的調息法,讓讀者可以立即從中受益。



      不論是幫助釋放食物中的能量、影響心肺系統的功能,或是改變自主神經系統、情緒狀態等,呼吸在維繫人體器官的完整運作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呼吸是所有生理活動的基本,並因為它碰觸到人體眾多層面的運作,我們可以透過它來觀察與操控這些層面。



      受傷時的哭泣、驚嚇時的喘氣,以及憤怒時呼吸的顫抖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情緒如何影響呼吸的情況。瑜伽士認為,呼吸與心念之間存在著對等的關係,若某種心念狀態會造成某種呼吸模式,那麼藉由有意識的採用該呼吸模式,即可喚起相對應的心念狀態。如果我們改變呼吸模式,就能改變個性;當我們的心念受到干擾時,呼吸就會變調,會變淺、變快且不均勻。



      呼吸與心相互依存,掌控呼吸,心就會開始變得專一;假使呼吸不規則或斷斷續續,則心就會散亂。能控制呼吸與「氣」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心;能控制心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呼吸。調息能幫助練習者控制「氣」,進而達到更高層次的靈性修持。



      本書將呼吸理論知識視為可被應用的個人成長工具,詳實描述了一系列實用的練習與技巧,以便讀者可有系統地控制呼吸及「氣」生命能量。這些練習都有助於擴展對呼吸的覺察,並以有益的呼吸方式來取代無意識的呼吸習慣。由於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因此也可以被用來介入身體與心念的運作,隨著我們對呼吸的覺察及控制,這種介入將可以深化生理與心理的改變。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帶你認識業力繩索的源頭



      透過靜坐,學習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同時在世間實踐無執之道,

      就能獲得解脫。

      

      *希求行動成果的自私欲望,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謂無執之道,就是善巧無私且帶著愛地執行行動,並放下對行動成果的執著。

      *一個能因為放下行動成果而感受愉悅的人,才可能證得圓滿。



      ◎何謂「業」

      「業」(Karma,或音譯卡瑪),也就是「實行(doing)與存在(being)的行動」,經常被比喻為由眾多繩線串成的繩索,用以形容自身被困在業繩的綑綁中,被生命的痛苦以及經歷輪迴轉世的必然性所折磨。



      業力是我們內在完美正義法則的展現,它是宇宙法則在人類小宇宙中的投射,並不包含武斷或懲罰的意味;這是宇宙通用的保證,保證每一個行為的結果最終都會回到其來源。因此,沒有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這並不是一種宿命的概念,因為無論發生何事,都是我們先前選擇和行動的結果,也是為了完成個人經驗的必然。



      業繩的繩線,就是行動、想法、欲望,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心中的隱伏人格傾向。在這些構成「業」的各種面向作用下,心一直處於持續被煽動、不斷向外尋求撫慰的狀態,結果讓許多物質、想法、幻想和享樂爭相奪取了人心的注意,於是人們變成了這些東西的奴隸。只要心依然處於這種分心與渙散的狀態,我們就喪失從業力中解脫的希望。



      我們身上已然發生的事情,是過去行動的實現;未來的一切也同樣會是目前行動的結果。先前行動所創造的業無法被改變,但是我們有能力決定未來的業。



      ◎獲得智慧,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的三個原則:

      1. 放棄行動的成果。

      2. 善巧地履行責任,讓完成責任成為行動的唯一理由。

      3. 放下自我享受的欲望。唯有放棄對享受標的物的自私欲求,我們才可能獲得自由。我們必須學習放棄對自私享受的渴求,並開始無私地為了他人執行行動。



      ◎無執是愛的最高形式

      我們必須把自己當成這個人世間暫居的旅客,了解我們只是暫時借用這個身體、這些經驗,以及這些物質,它們並不屬於我們。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去占有這些東西,而是為了超越而來使用它們。我們的行動不是個人的擁有物,我們不需要對它們產生執著。



      帶著愛、耐心和勇氣善巧地行動。為他人無私地做一些事情就是真愛,懷抱愛去執行你的職責。學習活在人世間卻保持超然,學習這個道理:人世間的所有東西都為你所用,卻永遠不屬於你。



      無執就是愛的最高形式,當我們透過培育無執,來讓心與終極至善連結時,我們就可以藉由無一例外地愛所有人,來獲得快樂。藉由奉獻出行動成果以及否定私我感,一個人可以實現生命的真實目的。如果不擺脫利用行動來滿足私慾的精神,我們就無法真正享受生命。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一個至喜的阿特曼,而我們來到這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這份無上的喜悅。但由於我們一直被自己那貪圖享樂的自私感受所束縛,所以我們看不出它豐富與真實的原貌。生命本身無需被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態度。



      ◎本書簡介

      為了展示每個人都必須透過研讀自我,來為自己解開束縛,斯瓦米•拉瑪在書中分析了業的架構和心的作用,並說明自我解脫的三個重要的階段。



      首先,斯瓦米•拉瑪明確地告訴我們,祈求得到我們各種行動的「結果」或「成果」的那個欲望,就是我們被俘虜為奴的根源。因此,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練習無執,並為他人福祉供奉出我們行動的成果。無論行動的善惡,都會讓我們形同奴隸般受困;我們必須學習無私地在人間生活。



      第二個被揭示的自我開悟必經階段,就是意識心和潛意識心的淨化,淨化那些欲望、念頭以及習性,這些東西有如黑幕遮蔽了我們,使我們無法觸及真理。心被幻象所蒙蔽,只要我們依然把非真誤以為真、把非永恆視為永恆,我們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為了幫助求道者可以開始實踐自我淨化和明辨真偽的人生任務,斯瓦米•拉瑪也為我們介紹了瑜伽的技巧。



      最後,斯瓦米•拉瑪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可以超越心的限制,到達至高的超意識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三摩地,那寧靜之境,一個人才能夠真正證得業力解脫。唯有透過靜坐的練習到達此境後,真理的尋求者才能獲得至上本我的直覺覺知,並且通往自由。那是得以完全無私執行行動的自由,那是真愛的自由。


     





    《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



    推薦序──冥想是覺知而非思考

    序言──冥想是瞭解內在世界的方法

    前言──透過冥想進行全方位的自我認知



    Chpater 1 何為冥想

    Chpater 2 冥想前的準備

    Chpater 3 冥想姿勢

    Chpater 4 冥想、心念、梵咒

    Chpater 5 呼吸練習

    Chpater 6 冥想進階計畫

    Chpater 7 冥想Q&A



    附錄A 放鬆練習

    附錄B 呼吸訓練



    《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



    前言—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琳達.詹森

    緒論—呼吸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重要連結�約翰.克拉克



    Chpater 1 何必為呼吸傷神?瑜伽與能量體

    —心念與身體的問題

    —生命的層次

    —宇宙的氣息

    —發展對呼吸的覺察



    Chpater 2 呼吸與胸腔:呼吸的運作機制�艾倫.海姆斯醫師

    —細胞呼吸

    —肺與循環系統

    —呼吸的機制

    —呼吸習慣



    Chpater 3 跟隨你的鼻子:鼻子的功能與能量的關係�魯道夫.巴倫坦醫師

    —鼻子的解剖學及生理學

    —黏液毯

    —鼻腔沖洗法

    —鼻孔的偏側特質

    —鼻孔交替呼吸法

    —導引呼吸氣流

    —鼻子的功能及大腦邊緣系統



    Chpater 4 通往較高覺察的門戶:呼吸的科學�斯瓦米.拉瑪

    —調息與神經系統

    —基本的呼吸與淨化技巧

    —鎖印及其應用

    —手印式

    —呼吸覺察在冥想時的重要性



    ● 推薦進階自修書單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



    引言──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Chpater 1 業力的繩索

    執行行動的正確態度

    解開業繩,從消去外在世界的知識開始

    自己做好準備,才能獲得真知

    展開層層自我,進行檢視



    Chpater 2 心是精細卻強韌的繩線

    認識心的不同面向

    處理內心深處的激情

    意識狀態的四種境界



    Chpater 3 思考過程

    靜坐的好處與目的

    心的四個主要作用

    全然整合的心



    Chpater 4 業力法則

    重生為人,就有改變「業」的機會

    看清業力的根本原因

    學會活在內在世界

    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Chpater 5 印記?? ?

    深潛的印記與念頭泡泡

    實際的解脫業力之道

    思考過程的三條道路



    Chpater 6 執著與無執

    無執是帶著愛執行行動

    轉化生命的障礙,獲得自由



    Chpater 7 心與梵咒

    透過靜坐,清理心

    自我觀察是獲得自我控制的第一步



    Chpater 8 解脫與無私的行動

    透過無私,償還業債

    宇宙是三種質性的遊戲場

    行動是敬拜之法



    ?





    《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推薦序



    冥想是覺知而非思考

    緹瓦瑞(印度國家瑜伽聯盟主席)




      為斯瓦米.拉瑪大師的著作《冥想》的中文版撰寫序言,讓我非常喜悅。我相信中文版的《冥想》會受到讀者的讚賞。



      許多年前,我曾有幸與拉瑪大師相伴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他在瑜伽,特別是冥想方面的見解獨一無二。拉瑪大師誠摯地相信,帕坦迦利瑜伽傳承中「冥想」的概念,與哈達瑜伽及密宗傳承中「冥想」的概念,是有區別的。他認為:冥想技巧的練習和冥想本身,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在當今許多著作中,我們都可以觀察到,冥想技巧被定義為冥想本身,但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仔細查閱帕坦迦利的著作,就可以看到他把八肢瑜伽(Ashtanga Yoga)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被他稱為「外在的瑜伽練習」,另一部分則被稱為「內在的瑜伽練習」。在這個劃分當中,夜摩、尼夜摩、體式、調息、內攝屬於外在瑜伽;專注、禪那、三摩地屬於內在瑜伽。這意謂著什麼呢?帕坦迦利非常明確地描述到:外在瑜伽是瑜伽練習者可以練習的部分;而內在瑜伽,則是學習者練習瑜伽後產生的結果。你無法做出內在瑜伽,它是自然地發生的,不是人為形成的。



      一般來說,我們生活在外部世界,借助感官來探知一切。但我們不知道如何進入內在的世界。當我們用視覺、嗅覺、觸覺、味覺和聽覺感知事物時,這五個感官使你忙碌於外在世界。我們的認知以及被認知的事物,促使我們不斷地進行思考。然而,真正的冥想是沒有思維、無念的狀態。事實上,在冥想中,你不需要阻止自己的思維,它會自發地停止。這種冥想的內在狀態,會使你發生意義深遠的轉化。



      在本書中,斯瓦米.拉瑪就冥想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他就「如何正確練習冥想技巧」和「真正的內在冥想是什麼」,做出了清晰明確的劃分。他還探討了冥想中的障礙、意念的功能、進入超意識或無念狀態的技巧等問題。冥想是覺知而非思考,它屬於內在而非外在。



      斯瓦米.拉瑪大師,是偉大的瑜伽修行者,他的書中少有人云亦云的陳述,內容大多的是建立在直覺和經驗的基礎上。閱讀他的書,你會發現許多實用練習技巧取代了枯燥的理論知識。因此,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指南,它將指導你正確地進行冥想練習並深入地瞭解自我。



      我非常推薦每一位練習者閱讀它。



      也祝繁體中文版《冥想》的出版一切順利成功。



    《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緒論



    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重要連結

    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醫師




      本書內容是對「呼吸」的審視,也就是「呼吸」如何整合我們生命各層次的存在,使其成為一個全功能的總體,在各層次發生相互作用的本質,以及一些如何修改這些相互作用的實用方法。本書所討論的範疇極廣,包括胸腔與腹部的物理運動、內部器官的功能、能量流動所扮演的精微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心念等。更精確地說,因為能量的漣漪脈動影響著人類的許多功能,若能對「呼吸」有著徹底的瞭解,將為擴展我們對身體與心念各層次的覺察,提供一個有力的工具。它也會對治療型態有所幫助。



      藉由對一些心念特質的觀察,就可以對呼吸的重要性做出最佳評價,因為心念傾向於藉由有意識的覺察去過濾許多事件,以避免感官的困惑,如此才能讓它專注在更重要的改變上。換句話說,一個新的思考模式,或是一個新的活動,在剛開始時都會吸引許多有意識的關注,但是經常的重複行為就變成無意識與習慣。例如,走路對成年人來說,不需要做什麼努力;它幾乎不需要我們做有意識的關注,雖然在必要時我們仍可以輕易地干預。然而,將走路的動作流程整合到心念中,則需耗費多年的嚐試,直到它變成慣性,進入無意識層面為止。



      人體內部器官(例如,心臟、腎臟、肝臟)也有類似的反應。從生理回饋實驗中也證明這些器官的某些生理活動,原本被標示為自主運作的,經過訓練之後也能受意識所控制。雖然,要達到熟練的控制程度,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訓練。



      對生理功能而言,呼吸是很獨特的,因為從肺臟、血液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回饋訊號,抵銷了呼吸的速率與深度,然而,呼吸活動本身卻是一種肌肉的自主性行為。例如,根據個人對呼吸的精通程度不同,呼吸的速率與深度可以被改變,但是不自主的反射行動則限制了呼吸可被改變的程度。這種不自主的反射動作是一種保障,而且特別重要,畢竟我們對呼吸的需求是很基本的。這也部分反應了氧氣在新陳代謝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因為若沒有氧氣,我們的身體就無法燃燒食物並產生能量。



      現代科學已經瞭解呼吸的許多物理原則,包括輸送氧氣進入身體及全身所動用到的肌肉與器官,直到新陳代謝的分子反應等。然而,對此複雜的生理系統所做的純理智訴求,已經將科學界對呼吸的概念局限在物理層次裡,但即使是最隨意的生理反應,也顯示出呼吸的重要性已超越了純粹的新陳代謝功能。例如,從我們個人的經驗中,就暗示了情緒和呼吸之間的關聯性,因為激烈的情緒狀態似乎與呼吸方式的改變有關。哀傷哭泣與盛怒時會發抖地呼吸,更是常見的例子。除此之外,例如疼痛和運動所產生的物理刺激,也會改變呼吸與情緒兩者的狀態。



      一旦研究這些觀察之後,一系列的疑問就會產生:情緒、身體及呼吸之間的關係本質為何?背後的載具是什麼?呼吸是否與心念的其他生存領域有互動關係?是否能藉由改變呼吸模式來改變情緒與生理狀態?



      這些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疑問,每一章節都發展出「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重要連結」這個核心論點的一個面向,作者將多種西方科學的發現,以及東方豐富的體驗智慧編織在一起,成為一篇完整且平衡的論述。在第一章論述本書的基本原則之後,由艾倫.海姆斯(Alan Hymes)醫師接著以特殊的觀點介紹呼吸道的生理與解剖學,並探討各式呼吸習慣的生理與心理作用。由魯道夫.巴倫坦(Rudolph Ballentine)醫師撰寫的第三章,則從吸入氣流的準備功能去檢視鼻子這個門戶,並探討神經系統活動的複雜模式,以及它所喚起的能量流。在最後一章,斯瓦米.拉瑪描述身心界面的載具:「氣」(prana)。根據瑜伽古籍的說法,「氣」是能量最精微的單元。斯瓦米.拉瑪討論氣身層(能量場的態樣),這些能量場潛藏在身體的結構與所有生理心理機能背後,並有可接受心念控制的潛能。



      這本書的目標是以一種可以被應用為個人成長工具的方式,來介紹呼吸的理論知識,因此,書中詳實描述了一系列實用的練習與技巧,以便讀者可有系統地控制呼吸及「氣」生命能量。這些練習都有助於我們擴展對呼吸的覺察,因為當我們觀察自己如何使用呼吸時,各式無意識的呼吸習慣就能被確認,並被較為有利的呼吸方式所取代。就像小孩藉由變得更加覺察自己的身體並學習走路,來克服行動的笨拙一樣,對呼吸的覺察也能逐漸將呼吸帶回到更有意識的控制之下。



      由於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因此它也可以被用來介入身體與心念的運作,隨著我們對呼吸的覺察,以及增加對其精微方面的控制,這種介入將可以深化生理與心理的改變。然後,本書就能為有意識的心念開拓出一條新的通道,為人類真正的整體健康與個人成長的追求,提供一項有力的工具。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引言



    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在明尼阿波利斯高意識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Consciousness in Minneapolis)贊助的研討會中,斯瓦米•拉瑪以「解開業力的束縛」為主題,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講。本書集結了這些演講的內容,並嘗試盡可能保留原演說所呈現的自發、直接的品質。一個真正的老師能夠透過言語,透過精微及個人化的影響力,去傳達極為深奧的靈性真理。這些課程內容以書面形式在此呈現,以激發所有尋求了解生命中各種情境與行為之意義的認真學生們,去做更深刻的反思與分析。



      在本書集結的八場演講中,斯瓦米•拉瑪針對人類最重要的責任—了解自我,提供了一系列的觀點。「業」(Karma,或音譯卡瑪),也就是「實行(doing)與存在(being)的行動」,經常被比喻為由眾多繩線串成的繩索,用以形容自身被困在業繩的綑綁中,被生命的痛苦以及經歷輪迴轉世的必然性所折磨。業繩的繩線,就是行動、想法、欲望,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心中的隱伏人格傾向。在這些構成「業」的各種面向作用下,心一直處於持續被煽動、不斷向外尋求撫慰的狀態,結果讓許多物質、想法、幻想和享樂爭相奪取了人心的注意,於是人們變成了這些東西的奴隸。



      只要心依然處於這種分心與渙散的狀態,我們就喪失從業力中解脫的希望。但是在這本書中,為了展示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透過研讀自我,來為自己解開束縛,斯瓦米•拉瑪為我們分析了業的架構和心的作用。



      本書中,斯瓦米•拉瑪為我們說明了自我解脫的過程,其中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首先,斯瓦米•拉瑪明確地告訴我們,祈求得到我們各種行動的「結果」或「成果」的那個欲望,就是我們被俘虜為奴的根源。因此,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練習無執,並為他人福祉供奉出我們行動的成果。無論行動的善惡,都會讓我們形同奴隸般受困;我們必須學習無私地在人間生活。



      第二個被揭示的自我開悟必經階段,就是意識心和潛意識心的淨化,淨化那些欲望、想法及習性,這些東西有如黑幕遮蔽了我們,使我們無法觸及真理。心被幻象所蒙蔽,只要我們依然把非真誤以為真、把非永恆視為永恆,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為了幫助求道者可以開始實踐自我淨化和明辨真偽的人生任務,斯瓦米•拉瑪也為我們介紹了瑜伽的技巧。



      最後,斯瓦米•拉瑪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可以超越心的限制,到達至高的超意識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三摩地,那寧靜之境,一個人才能夠真正證得業力解脫。唯有透過靜坐的練習到達此境後,真理的尋求者才能獲得至上本我的直覺覺知,並且通往自由。那是得以完全無私執行行動的自由,那是真愛的自由。



      「業」是我們自己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我們今日所經驗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所創造的結果。同理,我們的未來也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這本書成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幫助所有渴求自由與真理者去創造一個可以迎向解脫的未來。



      我們要特別感謝明尼蘇達大學物理系的羅傑瓊斯教授(Roger Jones)和夫人,協助打字、謄稿及撰寫這些演講的初稿。




    其 他 著 作
    1. 調息•呼吸的科學: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二版)
    2. 【斯瓦米•拉瑪瑜伽實修系列套書】(五冊):《冥想【全球暢銷20年經典版】》、《調息•呼吸的科學》、《業力》、《王道瑜伽》、《神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