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人生的公式:人生跟數學一樣,有公式,用了公式就好解題,獲得幸福、愛與婚姻的解答。

人生的公式:人生跟數學一樣,有公式,用了公式就好解題,獲得幸福、愛與婚姻的解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39033
梁順子
陳宜慧
大是文化
2024年9月25日
130.00  元
HK$ 104  






ISBN:9786267539033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iz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幫助別人的公式是:有就給、沒有也無妨。期待對方感謝,這想法很傲慢。

      ◎心亂時就動手整理家吧──世上最美的風景,就是物品回歸原位的樣子。

      ◎就算是小事,也需要練習,離婚更需要。沒有練習的離婚,不會得到正解。

      ◎這世界無處不別離,把牽掛和執著全部吐露出來,可以獲得安心。

      ◎如果你希望孩子幸福,就給他們幸福,這公式的答案不是存摺裡的餘額。



      作者梁順子女士,從37歲開始擔任首爾訓誡所教化委員,

      晚年透過演講、個人諮商和寫作度過餘生。



      2010年罹患大腸癌後,雖歷經兩次手術,仍於2014年辭世,享壽73歲。

      《人生的公式》是她65歲時寫的暢銷書《人生九段》(?? 9?)的再發行,

      該書至今已銷售超過50萬冊。



      「要拔釘子時只有槌子,要煮火鍋時卻只有煮麵大小的鍋子,肯定會很吃力。」

      這時若能透過一些合適的「工具」,將會比徒手更容易解決問題。

      人生也是,雖然很苦很累,但跟數學一樣,有公式才好解題。



      ◎在生老病死中,抓住幸福的公式

      .期待壞事不會發生,就像要求免費乘坐地鐵一樣不合理;

      以開放態度面對,才不會讓困難折磨自己。



      .練習「寫遺書」,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輕鬆、坦率。

      把你的牽掛和執著全都吐露出來,就可以平順安心。



      ◎擁抱愛的公式

      .世上最悲傷的事之一,莫過於呼喚所愛的人卻沒有回應。

      不要再用任何藉口把愛的表達拖延到明天。



      .幫人一次或給人忠告,就期待他改變,是很傲慢也很貪心的。

      幫助別人,有就給,沒有也沒關係。



      ◎有準備才會順利的婚姻公式

      .如果你希望孩子幸福,就給他們幸福,而不是存摺裡的餘額。

      努力讓孩子看到自己幸福生活的模樣,就是最好的教養。



      .就算是小事,也需要練習,離婚也是。

      情緒紛亂的離婚、沒有練習的離婚,請大家不要嘗試。



      人生跟數學一樣,有公式就好解題,

      這是梁順子奶奶關於幸福、愛與婚姻的解答。



    名人推薦

    ?? ?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嫺人的好日子」粉專版主�嫺人

      圖文作家�Luckylulu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鐘穎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推薦序一 充滿幸福感的人生智慧�愛瑞克

    推薦序二 傷痕是契機,鍛鍊出人生�嫺人

    前言 人生太難,有公式就好解題



    Part 1 抓住幸福的公式

    01 上了年紀該有的必備品

    02 別期待困難不會發生

    03 一生至少要幸福一次

    04 「你今天遇到對的人了!」

    05 整理的藝術

    06 孩子還是大人,都要懂「玩」

    07 這個世界無處不離別

    08 輪迴送給我們的禮物

    09 用遺書說出心中的掛念



    Part 2 擁抱愛的公式

    01 現在就打電話給心愛的人吧

    02 愛情當然會變質

    03 靈魂也需要愛

    04 心被觸動了就行動!

    05 放下該對別人負責的傲慢

    06 告訴自己:「我可能錯了。」

    07 嘗試被深深的背叛一次

    08 沒有必要裝善良

    09 愚蠢的人會反覆做蠢事

    10 幫助別人之後,忘掉吧!

    11 激勵自己:我是了不起的存在

    12 換個想法就能開拓格局



    Part 3 美好婚姻的公式

    01 不想當保母或長工,就不要結婚

    02 維持長久婚姻的關鍵

    03 夫妻相處,就像放牧

    04 父母先幸福,孩子的人生才幸福

    05 別指望婆家的菠菜好吃

    06 離婚的預演是必須的



    結語 請你也試著創造自己的人生公式

    後記 為什麼大家稱梁奶奶為「人生九段」?





    序言



    人生太難,有公式就好解題




      人只要活著,每天都會遇到新的煩惱,像是經濟問題、與家人朋友的關係等,大大小小比比皆是。這些問題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包袱,每天都有新的重擔落在我們肩上,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問題就會堆積如山。這樣一來,人生的步伐必然變沉重。大家常抱怨生活「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這些重擔每日的累積。



      只走一回的人生,不能過得太辛苦啊!那麼,該怎麼做呢?仔細想想可以發現,每個人肩上的重擔各不相同,卻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夫妻、朋友、職場上的衝突內容雖然都不一樣,但是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看,也並非完全不同。換句話說,只要了解人際關係的原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我將這些原理稱為「人生的公式」;「人生九段」則是能夠活用這套公式的實踐者。



      一定也有人對「公式」這個詞反感,那麼換個角度思考如何?一提到佛祖,我們通常會想到「慈悲」;說到耶穌會想到「愛」;孔子則讓人想到「德性」。這些透過「愛」、「慈悲」或「德性」讓生活變得輕鬆的原理,都可以稱為「人生的公式」。



      對不喜歡「公式」的人來說,要稱這些原理為人生智慧也好,法則也可以,不論怎麼稱呼它們,重要的是你能夠藉此變得更加幸福。



      當然,其中有適度融合聖賢們說過的話,也有和他們意見不同之處。



      大家可以把我的公式當作工具或廚具組合包。家裡有東西需要修理,或是要做飯給客人吃的時候,如果有合適的工具,執行起來不是更容易嗎?要拔釘子時只有槌子,要做火鍋卻只有煮麵大小的鍋子,那肯定會很吃力。



      工具或廚具就是這樣的存在。雖然不像魔法,只要揮一揮魔杖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必要時,擁有合適的工具,會比徒手更容易解決問題。



      我提出的公式不是讓大家伸出手就能解決問題的魔法,而是要請你動一動身心,透過適用的公式,梳開如毛線般糾結的人生問題。也希望你在看到我的公式時,能感受到我的好意,這就像遇見了總是為你著想的鄰居奶奶一樣,她放了一碗親手釀的甜酒釀,對你訴說著時而悲傷、時而好笑的老故事。



    推薦序一



    充滿幸福感的人生智慧

    《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我對此書愛不釋手,深感共鳴,因為與我的親身經歷高度相似!



      梁奶奶曾以社工的身分,協助了許多困苦的人,也協助監獄受刑人進行諮詢,因而獲得過不少的獎牌。後來,她跑到蘭芝島(曾是南韓最大的垃圾掩埋場),把一生累積的獎牌埋進垃圾堆裡,藉此扔掉了讓自己「隱約想炫耀的煩惱」。



      我去過不少偏鄉學校、慈善公益團體演講,也因而獲得許多獎牌、獎狀、紀念物,打算之後用紙箱裝起來,開車送到垃圾焚化廠去燒,將來我離開人間到了天堂的門口,有這些「備審資料」,說不定比較容易過關。



      我收過監獄受刑人因為讀了我的著作而主動寫信來感謝我,說他成為監獄內的閱讀推廣者,後來,有幾位愛書人一起,把我的著作捐到全臺灣多個監獄。



      我也曾多次發起幫助貧困家庭的活動,親眼見過梁奶奶書中所提到的那些充滿感恩的眼神。她說:「我為他們帶來的幸福,會翻好幾倍後再回到我的身上。」她指的不是人生最後的審判,而是我們為他人付出時,享受了過程所帶來的幸福感。漢代的賈誼曾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付出愛的人總是獲得最多愛,因為陪伴是雙向的。



      此書除了給我滿滿的感動,更多了人際關係公式、家人關係公式等實用建議,從梁奶奶充滿智慧的話語中娓娓道來,光讀這本書就讓我很有幸福感!



    推薦序二



    傷痕是契機,鍛鍊出人生

    「嫺人的好日子」粉專版主�嫺人




      1940年生的作者梁順子奶奶,在2014年就過世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十分佩服她在10年前就擁有如此先進、獨立的觀念,在那個年代勇敢脫離不適合的婚姻,鼓勵「一個人也要玩得好」。梁奶奶曾為死刑犯提供諮詢30年,書中用親身經歷的故事歸納出「人生公式」,引導讀者思考如何看待人生,非常真摯、觸動人心。



      以下和讀者們分享我對書中幾個有趣觀點的看法。



      首先是「別期待不會遇到困難」,平常就要做好「我也會發生不好的事,只是現在還沒輪到我」的心理準備。這讓我回想起我的「被退休」經驗,在退休前一年尷尬的處境。我們不是不能對人生失望,但在難過後,換個角度看,人生也許是一衣兩穿,一面髒了,翻另一面還能穿。



      接著是「不足是生活的動力」(請參考第一部第八章),在焦慮的時候,反過來想,有誰比你更了解對這件事的焦慮?好好研究這件事的本質,如同梁奶奶後來從事離婚諮詢,我也希望能用我的中年失業經驗,引導一些有類似處境的朋友走出困境。



      最後是「成為離別達人」。讀到這裡,慶幸我沒有執著於過去的高薪和職位,如梁奶奶所說,要練習一生中會有很多次的別離。



      每個人都有來這個世界要做的、獨一無二的功課。該如何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如何看待別人的背叛?如果還在計較、擔心很多事,彷彿時間和命運會永遠為我們停留,建議可以向梁奶奶學習「傷痕其實是契機,鍛鍊出人生」的態度,過一個乾脆俐落的人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