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總序
般若經之學習與《現觀莊嚴論》
在印度,大乘佛教的興起約在公元前一、二世紀到公元後一、二世紀間。由於當時印度政經及社會環境與佛教初起時不同,因此佛教的發展,除了承續原阿含時代、部派佛教時代的教法外,另加上了大乘新的元素,信仰層面已由出家眾擴充到在家眾,期望包含所有人類,其經典顯示了強烈的在家佛教性格。
般若經典之流傳
大乘佛教的興起,伴隨諸多大乘經典的問世,傳承大乘佛教的思想。般若經可說是最早的大乘經典之一,前後發展超過一千年。若以大部般若經之發展而言,先有《八千頌般若經》,後有《二萬五千頌般若經》,逐漸形成《十萬頌般若經》之流傳。
《八千頌般若經》雖然最早,但大乘思想之發展要能完備,是在發展至《二萬五千頌般若經》時才全部顯露。此時之思想是立足於菩薩觀,重視六波羅蜜之實踐,具菩提心之自覺,獨有的三身佛陀觀,重視空、三昧、般若智、陀羅尼門等,三智成立,著重利他主義及在家佛教等。此中說法之根本在於主張無分別性,此無分別性在智的面向,即是般若波羅蜜,在理法的面向,即是空。衡量經之廣?及大乘經典思想之完備,在諸多般若經中,研習《二萬五千頌般若經》似乎最為恰當。
般若經典之註釋
對於《二萬五千頌般若經》之註釋,流傳於漢地的有《大智度論》,其主要在解釋經文;另有《現觀莊嚴論》(由法尊法師譯藏為漢),此是以「道」為其要旨,採用科判式之註釋。《現觀莊嚴論》之註解研究,六至八世紀在印度有聖解脫軍、賢解脫軍、師子賢等人之推動。此中,八世紀之師子賢在印度密教已趨於全盛期時,仍盡其力獨自弘揚般若學,其思想對後世影響甚大,此後在藏地般若修道派的存在即是特別顯著。《現觀莊嚴論》之研修在藏傳佛教是必學之科目。師子賢依據《現觀莊嚴論》之科判,註釋《八千頌般若經》,而完成其「大註」,單獨對論作註解的有「小註」,另有《二萬五千頌般若經合論》(藏譯本)。
經論合編
本書之經論合編,主要目的是隨順《現觀莊嚴論》之科判來學習般若經,而經文之解釋則參考《大智度論》。
1.《二萬五千頌般若經》
引用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經》第二會,卷401~478。(大正藏T07,P.1~426)
並比對藏譯本sher phyin V.26~28。(中華藏 26~28冊)。
2.《現觀莊嚴論》
引用法尊法師譯之論文及略釋。
3.經論合編
比對師子賢《二萬五千頌般若經合論》藏譯本。(中華藏50~51冊上半)
般若經以「空」之宣說為其第一義,廣採大小乘所有教理德目,並無一定之編集秩序,而是反覆地羅列,藉以述說空的教理。《現觀莊嚴論》是就《二萬五千頌般若經》所作之科判,其內容次第全依據般若經。若能依此導引而學習般若經則能清楚了解「道」之組織及其思想。
學習記要
本書是般若經之學習記要,學習過程分為三階段。
1.《現觀莊嚴論》
先是以法尊法師譯之《現觀莊嚴論》及略釋為核心,並參考師子賢之《明義釋》及其他藏地之註解書。此段之學習過程約二年。
2.經論合編
在眾多般若經中,二萬五千頌係與《現觀莊嚴論》在內容上與組織次第上最為吻合。而二萬五千頌系之漢譯本,又以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會最適合與《現觀莊嚴論》合編。經論合編時逐段比對師子賢《二萬五千頌般若經合論》(藏譯本)。經論合編及漢藏比對過程的時間約一年半。
3.廣釋經論
廣採《大智度論》以及瑜伽行派諸論典,對般若經作詳細之註解。在一切相智之所修正行及道相智上更包含深入之聲聞教法。此階段從文獻整理到深入學習的時間約五年。此中亦借助真野龍海、副島正光及其他現代學者之研究。
此書即是長時間學習的學習記要,所呈現的資料希望能給予有意深入研習般若經者作有用的參考。
文/李森田2024年1月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