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下)(隨書附贈「傳說中的殷商」拉頁海報)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下)(隨書附贈「傳說中的殷商」拉頁海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28020
黃加佳
晴好出版
2024年8月07日
100.00  元
HK$ 80  






ISBN:9786267528020
  • 叢書系列:Young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Young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科幻/奇幻











    穿越殷商歷史,見證武丁盛世,

    走進最早的漢字記載,發現甲骨文的祕密!



    ─隨書附贈「傳說中的殷商」海報─

    ★神祕的殷商帝王到底姓什麼?為什麼名字都是甲乙丙丁?

    ★讓棄帶你一覽殷商王朝的祕密吧!

    (尺寸:14.8×26.5公分)



      平凡的小學生悠悠,平日最大的危機就是來自妹妹小布丁時不時的告狀,和班長何田田恨鐵不成鋼的嘮叨。



      某天,藉由一頂神奇的帳篷、一片古老的卜骨,三人降落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甲骨文殘片怎麼會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調皮機智的悠悠、博學聰穎的田田、貪吃懵懂的小布丁,三個性格各異的孩子帶著疑問,跟著新認識的朋友棄兒,一起進入甲骨文學校學習。



      過程中,他們遇見《山海經》中記載的:人身魚尾的鮫人、會飛的耳鼠、雙頭的屏蓬、巨大的饕餮、耳闊至膝的聶耳國人、渾身長毛的毛民國人……。



      在殷見識了眾多傳說中的生物同時,也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展開,危險步步逼近,生死迫在眉睫。



      【主要人物】

      ?周悠悠─11歲,男生,國小五年級,是個想像力和創造力豐富,有點散漫的男孩,鬼點子極多,很會用彈弓。

      ?小布丁─6歲,周悠悠的妹妹,是個肉嘟嘟的小女生,只眼睛一睜開,小嘴沒有停過,不是在吃,就是在說。還繼承了媽媽的獅吼功。

      ?何田田─11歲,女生,名字取自樂府詩〈江南〉中的「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她是品學兼優的班長,也是周悠悠的同學兼鄰居,父母是考古學家,自幼被奶奶帶大。

      ?棄─11歲,是穿越小隊到商朝後遇到的朋友,性格沉穩可靠,是個孤兒,身世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重大機密……。



      ◆適合9-15歲閱讀

      ◆「甲骨文學校」系列第一集精彩上市



      【專業審訂】

      黃庭頎〡政治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野蠻小邦周」作者之一



    各界好評推薦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吳宜蓉|教育學博士、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彥陞|時空偵探、《世界古文明之旅》作者

      李貞慧|童書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高詩佳|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節目主持人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首字筆畫排序)


     





    人物介紹

    第十二章 無淚的鮫人

    第十三章 巫婆的湯

    第十四章 婦好王后生病了

    第十五章 鑄造大鼎又失敗了

    第十六章? 我是太陽神的使者

    第十七章? 王的盛宴

    第十八章 找到伯融了

    第十九章 深夜訪客

    第二十章 身分之謎

    第二十一章 王族之血

    第二十二章? 花園迷宮

    第二十三章? 暗夜森林

    尾聲



    ─商的故事─

    ─周的故事─





    ?





    導讀



    讓甲骨文帶你穿越到三千年前吧!




      什麼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漢字。「甲骨」的「甲」指的是龜甲,而「骨」指的通常是牛骨。古代因為科技、醫療不像現代這麼發達,所以商代的君王經常需要透過問神,才能決定重要的事情。因此,「甲骨文」就是商王向神明祈求、問事時,刻在龜甲或牛骨上面的占卜文字。



      甲骨文雖然是非常古老的文字,但它的發現卻是相當的晚,在此之前,世間的人們並不知道有這樣的東西存在。西元一八九九年,清朝大臣王懿榮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他馬上判定這是非比尋常的骨董,並開始蒐集。可惜王懿榮很快就過世了,而蒐集的甲骨也流散四方,唯一的幸運是他的朋友劉鶚,在甲骨流散消失之前曾做了記錄,編成名為《鐵雲藏龜》的書。後來引起古董商和學者注意,大家爭相尋找甲骨文的蹤跡,最後在考古人員及政府的努力下,甲骨文終於真正來到世人的眼前。



      那麼,甲骨文通常都是些什麼內容呢?因為它的性質是占卜文字,所以往往反映當時人們最關心,最想知道結果,但也有可能最無能為力的事情,比方說「天氣」。在那個沒有氣象局及氣象報告的時代裡,人們沒有辦法預知隔天或未來日子的天氣,但是變化多端的氣象,常常影響人們的出行、農作或各種活動,甚至有時會引發難以收拾的災害。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甲骨文中,商王卜問「其雨」、「不其雨」,就是想知道未來的某天究竟會不會下雨。



      又或者像是「疾病」。即使是今天,人們對某些難纏的疾病仍然束手無策,只好像神明祈禱早日康復。在商朝更是如此,商王對於疾病常常感到害怕,所以需要透過占卜詢問神明,瞭解自己或家人朋友「疾齒」(牙疼)、「疾足」(腳痛)、「疾目」(眼睛不舒服)等各種不舒服的原因。最有趣的是,商代的醫療並不發達,所以他們找到的生病原因,也跟今天不一樣。商朝人往往會在占卜後,認為是因為沒有好好祭拜某一位過世的祖先,所以祖先不滿意,才會降禍降災,害後代子孫這裡痛、那裡不舒服。所以,治療疾病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吃藥針灸,而是趕快準備祭品,好好拜一拜那位生氣的祖先,別讓祂再不開心。



      商王需要占卜的事情其實非常多,不只是天氣、疾病,還包括農作物是否有好收成、外出打獵是否會有收穫、敵人什麼時候來犯、戰爭是否能夠獲得勝利等等,都需要在事前先問一問神明。



      甚至像在故事中提到的,商王王后婦好生子,無論是生產過程或孩子的性別,商王也想透過占卜一探究竟。正是由於甲骨文記錄了這麼豐富精采的卜問內容,所以我們才可以穿越三千年,從這些文字中找到古人生活、思想的蛛絲馬跡,進一步想像當時人們的樣貌。



      武丁、婦好和那些商代的人們



      在《甲骨文學校》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商代著名人物,像是武丁、婦好、爭貞人等等。這些人物除了武丁在古書曾被記載外,大部分都只見於甲骨文中,先來談談本書的大反派──貞人爭。



      如前面所說,甲骨文既然是占卜文字,也記載了很多商王關心的問題,但,古人究竟怎麼利用甲骨進行占卜呢?雖然書裡已經略略提及,但過程仍然不很清楚,這裡就稍微再跟大家介紹得更具體些。



      首先,需要準備一版整治過後的龜甲或牛骨,然後在甲骨的背面挖出一個圓的小洞,再鑿出一個棗核形的小洞,形成像右邊這樣特殊的形狀,叫做「鑽鑿」。接著,負責占卜的貞人就會在鑽鑿上點火灼燒,當溫度夠高時,甲骨的正面就會「卜」的一聲,裂出「卜」字造型的卜兆。最後,商王或貞人就會依據卜兆的形態,判斷事情的吉凶。



      由於商王要問的事情很多,因此每一任商王都有屬於自己的貞人團隊。故事中的商王──武丁,是商朝中期非常有名的君主。他也有屬於自己的貞人團隊,而故事中的大反派「爭」也確實是團隊的一員,只不過在甲骨文中,更常出現的是另一位名為「賓」的貞人。但不管是「爭」或「賓」,他們做的事情基本是相同的,都是服侍商王武丁,並為他所關心的人事物進行占卜,而他們也都曾為武丁的妻子「婦好」做過相關卜問。



      如同故事所說,武丁其實並不只有一位妻子,但婦好卻是他最寵愛的一位。有意思的是,婦好受寵的原因與平常的后妃不同,她不是因為自己長得多麼傾國傾城、婀娜多姿來獲得君王寵愛,而是她「進得廚房,上得戰場」。事實上,甲骨文中的婦好和故事有點不同,她為武丁生了很多子嗣,所以可以看到不少貞問「婦好生子」的卜辭,可說是個符合古代標準的王后。



      不僅如此,甲骨文中還有不少婦好帶兵打仗的記錄,她不只是可以協助商王徵兵,還能與商朝大將雀、沚戛等人前往戰場與敵人廝殺。正是因為婦好這既能主持家務,又能衝鋒陷陣的超能力,因此深得武丁的喜愛,對她的各種狀況都百般詢問,才讓我們今天能夠在甲骨文中看到豐富的婦好形象。



      最後要談談的是商代的人們。《甲骨文學校》以商代為背景展開一段有趣的冒險故事,也盡量刻畫了不同階層的商代人民。從甲骨文中,也確實可以看到商代的君王、王后、王子、貴族、將軍、百官,甚至是奴隸、人牲。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任務跟宿命,並在商王的統治下,成就了一個面貌非凡的商王朝。也許用今天的標準看來,那個時代似乎有那麼一點點殘忍及粗暴,但卻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



      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大家能透過故事認識過去曾有的時代,再透過考古文物進一步去觸摸歷史,最後讓武丁、婦好以及商朝有機會走進大家的內心,為後代的人所記憶。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