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身體的神聖語言:世界漢生病治療先驅的醫學與信仰札記

身體的神聖語言:世界漢生病治療先驅的醫學與信仰札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85869
保羅.班德,楊腓力
卡拉丁
校園書房
2024年8月05日
183.00  元
HK$ 173.85  






ISBN:9786267385869
  • 叢書系列:Open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4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Open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人類的受造奇妙可畏☆★☆

      ??世界漢生病治療先驅保羅.班德醫生所寫

      ??結合醫學X基督信仰對身體的洞察

      ??暢銷三十年《神的傑作》、《神的形象》編修更新成一冊,重新出版!



      身體擁有數十兆個細胞、錯綜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每秒幾兆次的化學反應,這些其實都在傳達著一種神聖的語言:在這樣的身體中,承載著上帝的形象,訴說著上帝創造的智慧,並表達了上帝對我們和這世界的期許。



      這本書正是兩位大師級作者對這些奧祕的探索,希望向這個世代揭示身體與生命的神聖之處。暢銷作家楊腓力,和他的心靈導師,享譽全球的骨科醫生及漢生病治療權威保羅.班德醫師,帶領我們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去解讀蘊藏在身體中的神聖信息,完美示範了醫學人文與信仰的結合,並展示了當代科學與信仰對話的經典。



      透過結合《神的形像》和《神的傑作》兩本前作,經過重新編輯與資料更新,他們引領讀者展開一趟引人入勝的身體之旅,從描繪皮膚、骨骼、血液、神經系統的巧奪天工,到探索許多靈性議題,比如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如何合作分工,賦予「基督的身體」新的概念;從人體血液如何滋養全身細胞、清理代謝物,重新詮釋基督流出寶血的意涵。



      在這個無數生命和身體正遭受羞辱和褻瀆的世界中,一生致力於在漢生病患者身上恢復上帝榮耀形象的班德醫師,和楊腓力一起見證身體的奧祕與受造的神聖,重新發現你我都有的身體,這個我們已習以為常的身體,是上帝愛的見證。透過這本書,我們將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看見人性的尊嚴、生命的尊貴,以及上帝的創造智慧。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欣賞楊腓力的作品,他是我的好朋友。我衷心地推薦這本書,書裡楊腓力不只是分享了他的智慧,也協助把保羅.班德的智慧,帶給新一代的讀者。可以預見,本書對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來說,都有很大的價值。」

      約翰.柏金斯(John M. Perkins)。「基督徒社群發展協會」(Christia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共同創辦人,「約翰.柏金斯基金會」(John Perkins Foundation)榮譽總幹事

     

      「一本罕見的好書,結合了醫學、生物學,還有靈性的主題。全書充滿了對於人類的身體、生命的讚賞,以及對於上帝的信仰。」

      約瑟夫.穆雷(Joseph E. Murray),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楊腓力與他的屬靈導師,整形外科醫師與人道主義者保羅.班德間的合作,一直都是我衷心喜歡的作品。三十年過後可以重新閱讀這本書,實在是一大祝福,我得以再一次沉浸在班德醫師的故事中,看著他如何在印度和美國南方的牛軛湖(bayou)附近,進行漢生病人的工作,學習關於人體的奇妙運作、人跟人之間友誼與關懷的美好,以及上帝之愛的長闊高深。本書的內容精采,叫人著迷,不時驚嘆,絕對是當代科學與信仰對話的經典。」

      安.拉莫特(Anne Lamott),《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Bird by Bird)作者

    ?


     





    前言/1



    第一部:形像的承載者/11

    1 不可見的創造出可見的/13

    2 人體的鏡子/21



    第二部:一與多/35

    3 身體中的角色/37

    4 多樣性:生命的豐富/53

    5 合一:歸屬感/65

    6 群體的喜樂/81



    第三部:裡面與外面/101

    7 皮膚:敏感的器官/103

    8 看不見的你/119

    9 最值得信賴的感官/137

    10 骨骼:必要的框架/149

    11 骨頭如何生長/165



    第四部:生命的證據/183

    12 血液:生命的源頭/185

    13 智慧之血/205

    14 呼吸:吸氣和呼氣/221

    15 身體在行動/237



    第五部:疼痛的語言/257

    16 保護的意識/259

    17 合一的促成者/271

    18 慢性的疼痛/287



    第六部:身體的CEO/305

    19 大腦:神奇的織布機/307

    20 形像的修復/325

    21 引導的層次/341

    22 上帝的形像/359

    23 同在/371



    討論指引/383



    ?





    前言



      我頭一次知道保羅.班德(Dr. Paul Brand)的名字,是一九七六年寫作《痛苦的上帝》(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苦苦思索疼痛的問題,太太剛好在一個堆放醫療器材的房子裡,找到一篇班德醫師寫的有趣文章,名叫〈疼痛的禮物〉。他有個獨特的觀點:儘管大多數的人都巴不得要擺脫疼痛,他會花了好幾百萬美金,只為了要創造一個疼痛的系統。「感謝上帝創造了疼痛!」他寫道:「對我的漢生病人來說,我想不到還有什麼比疼痛更有價值的禮物。」(編註:漢生病舊稱為痲瘋病,因帶有歧視意味,政府已於二○○八年正式將痲瘋病更名為漢生病。本書將以漢生病統一稱呼痲瘋病。)



      在英國接受完整型外科(orthopedic surgeon,也可譯為骨外科)醫師的訓練後,班德將他大半的醫師生涯,都花在印度這個國家上;在那裡,他對漢生病這個最古老,也最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有了非常戲劇化的發現。細心的研究使他確信,失去手指頭與腳趾頭、失明、皮膚潰爛、臉部變形,種種這些因為漢生病而導致的可怕症狀,都可以追溯到唯一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病人感覺不到痛。



      漢生病讓神經細胞失去聲音,使得漢生病的受害者因為無法感覺疼痛,而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一點又一點地傷害了自己。



      隨著班德醫生結束他在印度的服務,回到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實驗室進行研究,這些關於疼痛和失去知覺的知識,也跟著被應用到了糖尿病那樣的疾病上。前外科醫生庫普(C. Everett Koop)後來告訴我,班德醫師的發現,革命性地改變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方法,每年幫助成千上萬的人得以免除截肢的命運。



      班德醫生的工作,獲得了全球各大洲的迴響,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基金會選擇讓他成為董事會成員中唯一的西方代表,美國的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Service)更是將他們的最高榮譽頒發給了班德醫師。儘管有著國際上如此多的認可,他的謙卑,依舊深深震撼了我。



      我去採訪他的時候,班德醫師仍在適應美國的生活。這裡的奢華讓他神經緊繃,渴望著可以親近土壤的簡單生活。他更喜歡赤腳走路,把空閒的時間花在賞鳥和照顧花圃上。雖然他認識的人中,包括了甘地、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史懷哲,或是菲利普親王,班德醫師很少提到他們;他大方地談到自己的失敗,總是把成功,歸因於他的同事。在我所知道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中,從沒有人像他一樣,把自己大多數的生命,都奉獻給了地球上最底層的人身上:印度那些患有漢生症的賤民(caste,如今被稱為達利特〔Dalits〕);這一點讓人格外印象深刻。



      讓傳奇延續



      如今回想,當年的訪談,最為突出的部分,應當是班德醫師回想起一個一個他曾照顧過的病人,那些世人眼中的「無名小卒」。當他開始那有如西部拓荒般的工作,班德醫生是唯一一個,願意為一千五百萬名漢生病患進行整形手術的外科醫師。他和太太瑪格麗特(Margaret)為其中的某些病人,動了好幾十次的手術,包括透過創新的肌腱移植,讓僵直的手掌恢復生機;為雙腳重建;防止失明;移植眉毛;以及作出一個新鼻子。



      他告訴我這些病人的家族病史,怎樣因為染上了漢生病遭人排擠,又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和醫生反覆進行醫療測試。幾乎每一次想到這些病人受到的苦,班德醫師的眼眶就會泛紅,讓他好幾次不得不停下來拭淚。對他來說,這些最被世界給遺忘的人們,從來就不是「無名小卒」,而是照著上帝形像所造的人,他願意一生都用來協助恢復這個形像的榮耀。



      隨著訪談的進展,班德醫師有些害羞地向我承認,他其實曾經試著要寫一本書。有一回,他在印度一間基督教醫院做過一系列的演講,結束後,教職員們鼓勵他把這些演講寫下來,出版成書。結果,班德醫生只寫出九十頁的稿子,不夠成為一本書;於是,二十年過去,班德醫師再沒碰過那些手稿。我說服他翻開壁櫥和辦公室的抽屜,終於找到當年演講的其中一個副本,上面滿是灰塵。當天晚上,我便翻讀著班德醫生關於人體的種種思考,直到過了午夜時分。



      班德醫生是這樣描寫自己的寫作目標:



      就某種意義來說,身為醫生的我們很像百貨公司客訴部門的員工;一整天,我們不斷聽著各種因為產品而有的難受和痛苦,也因此,對這些產品難免有了些偏見。在這本小書裡,我試圖要停下來,好好地想一想,在人類的身體裡,上帝到底創造了些什麼。



      更進一步地,班德醫生從新約中挑了一個類比,「基督的身體」,利用他對現代科學的知識,做出一番新的詮釋。



      於是,我向班德醫生提議,容許我將這些原稿帶回家,好好加以擴充;感恩的是,班德醫生同意了。我打算把這些年來,班德醫生在生命中有過的新領會,包括醫學和靈性上的洞見,都加進來。足足有十多年的時間,我跟著班德醫生到世界各地,一方面回溯他在英國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同時也看著他在印度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漢生病院,與病人在一起。就這樣,不管是坐在羅望子樹下、在實驗室看著他工作、開著陸虎牌(Land Rover)吉普車一路顛簸、在倫敦的地鐵上穿梭,我問他每一個我能想到的問題。



      儘管從醫超過四十年,班德醫師對於人體的奧妙,依然就像小男孩一樣熱情。我們之間幾乎無所不談,但是不管是哪個主題,班德醫生其實都曾想過,而且往往都很深刻。他會引用莎士比亞的句子,也能討論希臘文、希伯來文,甚至是拉丁文的演變。休息的時候,班德醫生會教我像是如何選無花果(看蝴蝶往哪飛就對了),以及織布鳥怎樣用嘴搭配著一隻腳來築巢,這類的事情。身為一個年輕的作家,我貪婪地吸收他的智慧。



      從那之後的好幾年,大約有超過七十萬名讀者,購買了《神的傑作》(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以及姐妹作《神的形像》(In His Image)。我從許多人那裡聽到他們的回饋:懷孕的婦女謝謝我們幫助她們欣賞生命誕生的奇蹟;醫學院學生也說,是這些書吸引了他們到醫學的領域裡工作;高中和大學生物科的老師會在課堂上引用書中內容;還有不少讀者心懷感激,因為這些書提醒了他們,人類身體有多奧妙。



      就連許多知名的醫學專家,也紛紛寫下對班德醫生的讚美,包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也是第一位成功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的醫師約瑟夫.穆雷(Joseph Murray);醫學專欄作家理查德.塞爾澤(Richard Selzer)和亞伯拉罕.佛吉斯(Abraham Verghese);神經外科醫師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現代安寧照護的奠基者西西里.桑德絲(Cicely Saunders)女爵士。儘管,並不是每個人都跟班德醫師一樣,有基督信仰的背景,上述的這些人,都從他的文字中找到了智慧,也被他的人道醫療所啟發。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