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問題角色剖析全書:創作者必知的人格光譜X犯罪心理X精神疾患

問題角色剖析全書:創作者必知的人格光譜X犯罪心理X精神疾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794740
韓民,朴聖美,?智賢
李煥然
台灣東販
2024年7月29日
153.00  元
HK$ 137.7  






ISBN:9786263794740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心理學 > 概論

















      ◎完美的人太無趣,矛盾複雜的個性更有意思!◎



      看3位心理學專家聯手挖掘各影視作品中,你不知道的角色個性X心理模式,從人格光譜、防禦機制、精神障礙、文化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到MBTI,教你如何呈現不完美人物的光與影。



      v劇本家

      v小說家

      v廣告企劃

      v遊戲設計

      v舞台、影視表演者

      均適用的人物塑造參考書!



      ?「自我確信」A型的人格光譜

      偏執型人格、類思覺失調型人格、思覺失調型人格

      A型人格光譜對於經營人際關係沒什麼興趣,生活步調也以自我為中心。這類人格特點在於「自我確信」,也就是對自己的信念很強烈。如果是偏執型人格,就是別人會傷害自己的確信;如果是類思覺失調和思覺失調型人格的話,就是對於自己創造的世界所抱持著確信。

      →〈小丑〉亞瑟?佛萊克、〈蜘蛛人〉綠惡魔



      ?「掌控他人」B型的人格光譜

      反社會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人格

      B型人格光譜屬於在人際行為中特立獨行的類型,甚至給人一種「這個人怎麼會這樣?」「他是不是有點問題?」的感覺。這種人格光譜的特點在於會不斷試圖影響他人。

      →〈險路勿近〉安東?奇哥、〈穿著Prada的惡魔〉米蘭達?普瑞斯特利



      ?「焦慮煩躁」C型的人格光譜

      強迫性人格、迴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

      C型人格光譜雖然不太顯眼,看起來適應得很好,但是內心往往備受煎熬。他們通常比較安靜,善於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卻有點神經質的傾向,時常保持在焦慮的狀態。

      →〈愛在心裡口難開〉梅爾文?烏戴爾、〈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松子



      ?操縱人類本能與情感的武器──防禦機制

      投射、否認、幻想、行動化、理智化、轉移、解離、反向形成、壓抑,和其他成熟的防禦機制(利他主義、壓制、預期、幽默、昇華)

      防禦機制是佛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個人在焦慮或痛苦的狀態下,為了保護自己而無意識產生的思維或行為模式。根據性格的結構特性、追求的價值觀與欲望等因素,每個人使用的防禦機制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了解防禦機制可以幫助創作者進一步塑造出立體且引人入勝的角色與情境敘述,同時做出合理的設定。

      ?投射,將自身的欲望與情感推給別人

      ?否認,拒絕接受眼前的現實

      ?幻想,逃往另一個世界

      ?行動化,追求即時性的刺激

      ?理智化,在內在衝突下壓抑自身情感

      ?轉移,為無法承受的情感設定新的對象和目標

      ?解離,變成其他人來逃避痛苦

      ?反向作用,將自己的欲望與情感轉化為相反的行為

      ?潛抑,忘卻記憶或將情感埋進內心深處



      ?如果MBTI與人格光譜相遇

      E─I、S─N、T─F、J─P

      在設計作品角色的人格之餘,為了方便創作者理解,也可以參考目前大受歡迎的MBTI性格分析,用來區分每個人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讓創作者在進行角色設定時,增添一些想像與樂趣!



      ?受到文化與社會影響的精神疾患

      ?多重人格障礙:部分意識分離

      →〈致命ID〉〈分裂〉〈鬥陣俱樂部〉

      ?解離性障礙:由於心理上的衝擊喪失往日的記憶

      →〈奪命總動員〉〈真愛來找碴〉

      ?學者症候群:智力低下、受限的情感表達與超凡的才能

      →〈雨人〉〈好醫生〉

      ?亞斯伯格症候群:智力正常但缺乏同理能力

      →〈非常律師禹英?〉〈模仿遊戲〉〈星際異攻隊〉

      ?雷普利症候群:想要變成另一個更酷的人、不甘於自己原本樣貌的欲望

      →〈天才雷普利〉

      ?孟喬森症候群與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

      →〈逃〉〈愛你到死〉

      ?行為規範障礙症:觸法少年與非行青少年

      →〈告白〉〈凱文怎麼了?〉

      ?心理病態者與社會病態者:對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

      →〈沉默的羔羊〉〈夢魘殺魔〉〈新世紀福爾摩斯〉〈終極警探〉〈捍衛任務〉

      ?火病等身體症狀障礙症:無法好好表現出來的怒火

      →〈逆倫王朝〉

      ?神病與附身:進入人體的超自然存在

      →〈大法師〉〈哭聲〉〈第六感生死戀〉



      ?為角色注入生命

      還有哪些會影響個體人格的因素,以及能夠豐富故事設定的一般精神疾患、文化背景及其背後心理,到犯罪側寫師作者本人於現場所見的犯罪,還有人們生活中的壓力,甚至到設定每一位角色人格的角色卡,在本章節都有完整的補充及範例,讓讀者能親手跟著構想、設計。



      各大經典作品、角色中都隱藏了哪些心理學奧祕?

      只要懂得善用心理學法則,就能打造出

      有記憶點的角色&安排衝突推動劇情!



    韓國讀者反饋



      ◎本書內容不僅僅是?了創作,還能擴大對自己和人類的理解範圍,可以邊讀本書邊成長。從創作者的觀點來看,本書直到最後都在告訴我們,如何在創作中活用和應用這些異常心理的知識。我認為在實用面和自省面,這是一部在任何方面都毫不遜色的著作。



      ◎這是一本專攻心理學並從事相關領域的多名作者詳細分析著名的問題角色的書。還介紹了人類心理和各種性格,是一本饒有趣味的書。我讀得很開心。即使不是創作角色的作家,為了教養或趣味性,讀一讀也不錯。



      ◎寫故事時不可缺少的反派,本書是為了可以參考的各種類型的性格和綜合症、心理創傷等的辭典,像講神祕故事的詞典一樣,很適合在執筆小說的時候放在旁邊參考。



      ◎平時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因?是結合了心理和故事中的人物創造的書,所以購買閱讀。不是太難的書,相當平易近人。



      ◎本書講述了人的心理,雖然小說中的人物設定也很重要,但對於想要了解人的內心的人們,這本書既具有實用性,又適合學習。讀完書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夠更加深思熟慮。且在很難找到沒有問題的人的當今社會,我們很少有機會如此實用地瞭解人們之間的關係。因此對那些直視自己是個問題角色的朋友們,這本書可能會更有價值。


     





    前言_只要問題角色的敘述夠扎實,故事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



    第一章 以自我為中心,自我信念強烈


    「自我確信」A型的人格光譜

    ?偏執型人格,復仇的化身「小丑」?? ?

    ?類思覺失調型人格,安靜又奇怪的「邊緣人」?? ?

    ?思覺失調型人格,腦海中長出花海的「御宅族」?? ?



    第二章 情緒化又試圖影響別人

    「掌控他人」B型的人格光譜

    ?反社會型人格,以自己的正義為依歸的「不法之徒」?? ?

    ?戲劇化人格,渴求關注的「刷存在感專家」?? ?

    ?自戀型人格,以自我為中心又傲慢的「變態」?? ?

    ?邊緣型人格,衝動又不穩定「自我毀滅者」?? ?



    第三章 在感到焦慮的同時產生恐懼

    「焦慮煩躁」C型的人格光譜

    ?強迫性人格,外表與內在反差的魅力「完美主義者」?? ?

    ?迴避型人格,小心謹慎、警戒心強的「繭居族」?? ?

    ?依賴型人格,為了得到認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盲目跟班」?? ?



    第四章 防禦機制,操縱人類本能與情感的武器

    ?投射,將自身的慾望與情感推給別人?? ?

    ?否認,拒絕接受眼前的現實?? ?

    ?幻想,逃往另一個世界?? ?

    ?行動化,追求即時性的刺激?? ?

    ?理智化,在內在衝突下壓抑自身情感?? ?

    ?轉移,為無法承受的情感設定新的對象和目標?? ?

    ?解離,變成其他人來逃避痛苦?? ?

    ?反向形成,將自己的慾望與情感轉化為相反的行為?? ?

    ?壓抑,忘卻記憶或把情感埋進內心深處?? ?

    ?成熟的防禦機制:利他主義、壓制、預期、幽默、昇華?? ?



    第五章 有趣的MBTI人格光譜

    ?如果MBTI與人格光譜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純屬娛樂性質——每一種人格光譜的MBTI?? ?



    第六章 精神疾患,受到文化與社會的影響

    ?多重人格障礙:部分心智分離?? ?

    ?解離性障礙:由於心理上的衝擊喪失往日的記憶?? ?

    ?學者症候群:智力低下、受限的情感表達與超凡的才能?? ?

    ?亞斯伯格症候群:智力正常但缺乏同理能力?? ?

    ?雷普利症候群:想要變成另一個更酷的人、不甘於自己原本樣貌的慾望

    ?行為規範障礙症:觸法少年與非行青少年?? ?

    ?心理病態者與社會病態者:對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 ?

    ?火病等身體症狀障礙症:無法好好表現出來的怒火?? ?

    ?神病與附身:進入人體的超自然存在?? ?



    第七章 為角色注入生命

    ?影響個體人格的各種因素?? ?

    ?豐富故事設定的一般精神疾患?? ?

    ?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塑造文化?? ?

    ?犯罪側寫師於現場所見的犯罪,以及嫌犯與受害者?? ?

    ?讓角色適度吃點苦的生活壓力應用法?? ?

    ?那個已經被用到爛了:了解與描寫經典角色?? ?

    ?實戰!你要創造哪種人格類型的角色呢????





    前言



    只要問題角色的敘述夠扎實,故事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當前正值大創作的時代,透過〈寄生上流〉、〈魷魚遊戲〉、〈梨泰院Class〉、〈愛的迫降〉等電影,以及連續劇、網路漫畫、網路小說等各種媒體,K-Contents獲得了全球人們的喜愛。連續數年來的新冠病毒疫情束縛了人們,卻也促成了Netflix、Disney+、Apple TV+等OTT服務的擴張,以及在這些平台上眾多影音內容的製作熱潮。



      被製作成電影或連續劇的韓國創作內容,很多都是從網路漫畫或網路小說發跡的,NAVER或KAKAO WEBTOON、MUNPIA、NOVELPIA等內容平台也是海內外製作人最關注的地方之一。在韓國,能讓眾多創作者自由創作和上傳故事的內容平台數量甚至快要比作者還多,創作技巧相關的書籍與課程也非常熱門。



      在故事中誕生了許多角色,這些虛構的角色就像實際存在的人物一樣吸引著讀者、閱聽人和觀眾,然而但凡嘗試透過小說或劇本創作過故事的人,應該都深知製作故事的過程會帶來多大的痛苦,尤其要創作出讓人們產生共鳴又著迷的角色,往往遠比想像中來得更加困難。在迷人角色的性格與主要事件的展開、角色之間的糾葛中,都潛藏著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因此熱愛K-Content的三位心理學相關工作者才會想要聚在一起,試圖揭開其中的祕密。



      作者們將焦點放在「問題角色」上,因為作者們自身多少也帶有問題角色的特質,而且在創作中沒有比問題角色更重要的存在了。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角色身上的陰影賦予了劇情更深刻的內涵與故事性,用繪畫來比喻的話,就像在單調的色調上添加各種明度和彩度一樣。雖然可能也有人希望看到淡淡柔和色調的故事,但是一層層塗上宛如油畫般豐富的色彩往往更能激發觀眾的情感與想像力。



      由此誕生的《問題角色剖析全書》藉由「人格光譜」整理了這些角色設定,人格光譜以《DSM–5》的人格障礙分類為基礎,但「障礙」(disorder)是對本人或周遭親友的生活產生嚴重且顯著的副作用才會做出的診斷,在提及人格類型時使用人格「障礙」這個分類名稱會顯得過於病理化,因此本書選擇使用「光譜」這個詞彙來囊括每個人格的普通面向和優點等正面特質。



      一般來說,適應性人格在許多面向都會表現出類似的特點。所謂的適應性,指的是在慾望及情感表達等方面善於自我控制,能夠在人際關係中保持友好,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明智地調節與他人的衝突。



      大家對這些人的評價大多為人正直、善解人意、親切、謙虛、靈活、處事圓融,他們具備優秀的關係經營能力和業務執行能力,實際上我們遇到的人大部分也是這種類型。換句話說,他們沒有明顯的特徵,沒有明顯的特徵就意味著沒有衝突,或由衝突而生的劇情進展,故事也就缺乏推進的動力。因為我們不是完美的存在,比起虛構的故事,我們的生活情更多的是偶然、衝突、挫折與克服,因此在創作虛構故事時,僅憑適應性角色往往很難創造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相較之下,人格光譜從人格障礙的分類衍生而來,每個人格都有其獨特性,這些人個可以賦予故事發展更豐富的內涵,而且由於它不是討論障礙而是人格類型的範圍(光譜),因此可以創作出各式各樣的角色。這些角色無論出於意外還是有意設計,都將在故事中不斷面臨危機,不過最大的危機還是來自於自身。在無意識地填補自身缺陷的過程中,面對危機的問題角色形成了故事的脈絡,牢牢抓住讀者的心。問題角色用自己的方式設定世界與自己的關係,讀者會對問題角色產生同情,在故事中與他們一起經歷困難和挑戰,並為他們的成就感到高興。在這段過程中,讀者從問題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就是故事角色獲得生命力的時刻。



      這本書不僅涵蓋人格光譜,也補充了防禦機制與社會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解釋。為了方便非心理學專業的創作者理解,還特別根據近期流行的MBTI,按照E–I、S–N、T–F、J–P來對人格光譜加以說明。最後一章是將心理學知識直接應用於建構角色,促進創意的發想,為投入正式的創作鋪路。



      雖然三位作者各自活躍於不同領域,而且偏好的故事風格也不盡相同,但是同樣喜歡故事的他們一致認為,在新冠病毒疫情的時代下,故事絕對能夠撫慰人心,所以在經過一系列思考如何對創作者產生幫助的過程後,完成了這本書。



      無論透過何種形式,希望本書可以成為創作者的助力,讓充滿魅力的故事得以誕生!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