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密室逃脫生存戰

密室逃脫生存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558465
克里斯多夫.埃奇
陳信宏
未來出版
2024年7月26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3558465
  • 叢書系列:未來出版小說館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0.5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未來出版小說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偵探/冒險











    紙上版密室逃脫 x 沉浸式遊戲體驗

    前所未有的獨創性,從頭到尾令人捏把冷汗,

    不到最後一刻,絕對猜不到結局!



      具有科幻感的密室逃脫遊戲小說,

      懸疑、緊張、吸引孩子主動閱讀,情節推展包含思辨歷程,促進抽象思考能力!



      艾美抵達「逃脫樂園」的時候,滿心期待參加一場刺激好玩的遊戲──終極密室逃脫遊戲,玩家必須在時間限制內破解謎題、晉級關卡。然而,艾美和隊友進入第一間密室後,很快就發現這不是尋常的遊戲,失火的閣樓、令人窒息的塵暴、有毒的古馬雅貴族遺骸,關卡愈來愈致命,玩家一個個退出……艾美不禁質疑,這一切真的只是遊戲嗎?主持人要他們找的「答案」究竟是什麼?他們能夠成功逃出去嗎?



    得獎紀錄



      美國史塔克頓州年度童書獎

      美國樸茨茅斯童書獎

      英國《泰晤士報》每週精選童書

      英國牛津郡好書獎



    名家熱烈推薦



      洪敦明(教育部閱讀推手獎得主�《跟著圖書館去旅行》作者)

      蔡依橙(醫師、「素養教育工作坊」核心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書評推薦



      這是我幾百年來看過最精采的一本書,拿給你遇到的任何一個孩子看吧。──露西.曼根(英國書評家、作家、記者)



      克里斯多夫.埃奇的作品獨樹一格。──基蘭.米爾伍德.哈爾葛芙(英國作家、《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



      原創性令人大開眼界,情節先是引人入勝,最後又令人感動不已。──喬納森.史特勞(英國作家、《洛克伍德靈異偵探社》作者)



      一位非比尋常的作家,他的故事充滿各種令人驚奇的想法,正適合滿懷好奇心的孩子閱讀。──英國《泰晤士報》每週精選童書



      位真正富有原創性的作家……埃奇創造出在書頁上栩栩如生的鮮明角色,寫起懸疑情節也不亞於驚悚作家。──英國《衛報》



    ?


     





    作品賞析



    艾美真的逃脫了嗎?

    ──五個進一步的思考分析

    蔡依橙(醫師、「素養教育工作坊」核心講師)

     


      《密室逃脫生存戰》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接下來我將根據故事情節,做5個延伸思考。



      青少年的成長



      讀完故事,我們發現原來主角艾美AMI其實是AI人工智慧,名字AMI則是Artificial Machine Intelligence的簡稱。中間的M,是來自學術界也常將AI稱做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的典故。其餘四位同伴則是艾美幻想出來的角色,反映了她對同儕的渴望,以及自己個性的一部分。在遇到不同挑戰時,同伴們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情緒和想法。每道關卡損失一個隊友,則代表一個行不通的方法被放棄了。



      這種過程很類似內心的自我辯證,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想像自己是要更積極一點? 還是低調一點? 乾脆站出來領導,還是怪東怪西、掩飾自己的害怕? 而真實世界的AI也有類似的例子,像是AlphaGo與AlphaZero,它們可以分成兩個自己,左右手互搏,持續學習並變強。行不通的作法、輸掉的棋路,就一個個淘汰,最後留下來的,便是最有機會獲勝的超強模型。



      故事的主角艾美是被打造成具有青少年特質的AI,有著青春期的同儕需求,也在各種學習與挑戰中變得更為成熟。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也會從同學與同儕看到很多不同性格,觀察他們從大人處得到怎樣不同的回應,他們的人生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藉由這樣的參考和比較,我們也逐漸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AI真能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嗎?

      故事中,艾美持續的在解謎。我們很快發現,她對於下棋與電玩遊戲這種有清楚規則與最終結局的任務,是非常擅長的。但很不幸的,這世界的問題從來不是單一向度、清楚規則、簡單對錯的,就如同我們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具有多種結局、多種意義,而且社會共識也持續在轉變。這些價值坐標連人類自己都說不太清楚,對AI來說更是非常困難。



      所以,即使我們已經有了AlphaGo與AlphaZero這種能夠下贏所有人類的圍棋AI,但在生活泛用方面,ChatGPT在擅長的文字領域之外回答的內容,如果以專業角度看,還是有點離譜,也常出現AI hallucination 的虛假誤導。雖然現在的AI能夠上網搜尋資料,即使閱讀速度比人類快上千萬倍,但還是經常搞不清楚我們在問些什麼? 在理解資料上,也常被劣質資料汙染,並沒有很理想的判斷能力。



      整個故事裡面,艾美最厲害的,就是找到遊戲主持人所預先安排的正確出口。她有能力下贏西洋棋,有能力駕駛太空船閃躲流星體攻擊,因為這些都是有著清楚規則與最終解答的。遺憾的是,人類世界通常沒有簡單的答案,所以聰明如艾美,依然無法找到人類需要的解答。



      這個青少年AI,究竟完成了什麼?

      那麼,艾美在這整個過程中,究竟完成了什麼呢? 作為一個青少年AI,她在這個過程持續的學習成長,尋求同儕認可,並體驗幾乎像是真實感受一樣的各種情感,這才是整個過程中真正的意義所在。



      也是因此,艾美最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協助人類找到預防或解決世界崩壞的方法,而是決定恢復她對這些同儕的想像,並且走向結局。對真實的人類青少年來說,可能也是一樣的選擇。大人為孩子設定一個高標準,例如第一志願、臺灣之光、家族第一個讀醫學系之類的目標,對他們來說過於沉重,也不是他們的意義感所在。他們需要的,是學習成長、同儕認可跟真摯情感,而且,這幾乎就是一切。



      艾美成功逃脫了嗎?



      說到最終結局,艾美成功逃脫了嗎? 或者又回到故事的開始,持續不斷的輪迴?關於這點,我個人比較悲觀。我們在故事裡面反覆發現,即使那些情感跟體驗都那麼真實,但場景切換過於魔幻,與真實世界有很大的落差。也就是說,艾美可能還是在一個純軟體的模擬世界裡面運行著,這樣的軟體AI,真的能夠離開它的沙盒(注:一種安全機制,為執行中的程式提供隔離環境,通常作為實驗之用。)嗎?



      就像飛行模擬器裡面的AI,即使能夠開著模擬戰鬥機在全世界翱翔,打贏所有人類操作者,但這個AI終究無法離開那臺飛行模擬器。也許逃脫樂園與艾美就只是人類世界崩壞之後,忘了被關閉的模擬器,與在裡面發生的一切。



      親子關係

      這整個逃脫遊戲的主持人,也就是故事中的「爸爸」,與主角艾美之間的關係,的確很呼應親子關係。身為父母,我們努力建構一個環境,讓孩子在裡面安全的學習、安全的跌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變得更強。我們的確會給予孩子一些限制、一部分的監控,以及可能很高的期待。不過,艾美永遠無法離開她的模擬沙盒,而孩子總有一天會離家。



      為人父母者也要接受,青少年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就是會跌倒,而那時候,他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與接納,而不是像故事中的「爸爸」那樣,作為一個永遠的審判者,監控並旁觀。



      孩子將要打造屬於他們那一代的世界,他們的出生與成長,並不是來解決我們世界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自己的人生有什麼遺憾,或者沒能實現的夢想,都不應該變成指導孩子時所設定的目標,否則,孩子不會快樂,我們自己也不會快樂。這也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核心意涵。我們常常忘了,孩子是一個「人」,而不是財產。他不像買車,可以指定顏色;他不像買房,可以自己決定內部裝潢。他是一個生命體,他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會有他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他們那一整代人的未來。



      艾美跟爸爸之間,並不是一種很理想的親子關係。整個逃脫遊戲,就像是給孩子安排了一系列的考試,還規定他要考好,才值得被稱讚,才活得有價值,才能夠被允許進入下一個階段。用這種方式管教,孩子一開始也許會因為對爸媽無條件的信任而乖乖配合,但最終他一定會發現你們之間的價值衝突,孩子也不會長成你要的樣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一個容器,把孩子倒進去,他就會變成那個形狀。孩子不是液體,不是黏土,不是AI,而是一個完整的「人」。



      即使他沒有AI聰明,即使他沒有AI會讀書,即使他沒有AI會下棋,他還是你的孩子,他也還是一個「人」。



      結論:遊戲化學習(或學習遊戲化)的限制

      最後,在這個遊戲化學習與學習遊戲化的全盛年代,我們要謹記一件事情:雖然這些技巧的確能夠強化學習,但這是因為遊戲跟學校考試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都有清楚的評分方式、單一的價值以及一個在背後的出題老師。是由這個老師或遊戲程式碼,來判斷孩子的表現,並且打分數。



      但,這又回到先前所說的,這些都是單一且預設的價值,不是人生。你能夠找到一個簡單的答案,讓馬雅文明永續繁榮嗎? 你能夠用模擬器跟AI,找到一個關鍵細節與行動,執行就能讓人類在地球永續生存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對生命長度只有數十年的「人」來說,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最後那個答案。我們或許能夠對系統有一點點貢獻,卻永遠看不見最終的結果。對我們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這個過程,是家人、朋友、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還有體驗過的各種情感。



      艾美作為人工智慧都發現這些事情了,我們身為人類,怎麼能夠忘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