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瑜伽解剖著色學習手冊:學習人體組織的醫學知識,用色鉛筆畫出正確的瑜伽動作

瑜伽解剖著色學習手冊:學習人體組織的醫學知識,用色鉛筆畫出正確的瑜伽動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65080
凱蒂.林奇
蔡承志
本事出版社
2024年7月22日
200.00  元
HK$ 160  






ISBN:9786267465080
  • 叢書系列:HOW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1 x 28 x 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OW


  • 醫療保健 > 運動健康 > 瑜伽/皮拉提斯/伸展











      全台最新.解構人體著色學習書──讓我們現在開始做紙上瑜伽!

      這是一本非做不可的瑜伽書,也是一本人體解剖醫學畫冊!

      所要準備的不是瑜伽墊、手術刀,而是一盒色鉛筆;

      透過著色,我們可以認識人體的全身結構,肌肉組織與骨骼組成;

      在練習瑜伽動作之前,先熟悉自己的身體,

      既可避免運動傷害,又能調整呼吸,進一步將每一招式做到位。



      舉例來說,當我們為大腿的外展肌群著色時,

      可以想像一下動用到這些肌肉的體位法。

      可以起身活動一下,感受外展肌群如何收縮,讓心智和身體一起練習。

      如此一來,也就能夠觸發運動感覺學習,並進一步深化身心連結。

      一旦與身體的連結愈強,對世界的覺知也就愈強。



      學習身體機能背後的科學,可帶來一種全面性的觀點,

      從而更進一步提升對自我的認識。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人體的肌肉&骨骼


      以解剖學的視角來認識人體的骨骼與肌肉。構成骨骼的骨頭是人體的內部架構,

      它們讓我們的身體能直立行走,還能以種種不同方式來移動。

      當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頭聚攏在一起並與另一塊骨頭相會,

      這個連接處就構成一個關節。關節讓骨骼能夠活動,

      而肌肉則負責穩固關節並促成關節運動。



      認識肌肉的運作方式,能幫助增強我們對身體肌肉的意識控制。

      每條肌肉都有一個起端和一個止端,還有一種(或幾種)動作。

      一條肌肉收縮時,都有「作用肌」和「拮抗肌」投入工作,

      來協助肌肉更有效率地發揮作用。



      第二部分──練習你的瑜伽招式

      介紹28種招式,每一招都有清晰的肌肉構造圖,

      對應每一招正在使用的肌肉群,搭配詳細的分解步驟,

      以及如何調整呼吸的節奏,連動到體內臟器的收縮與舒展,

      讓我們在練習的當下,即可掌握自己身體的律動。



      本書使用方法:

      1.全書皆可使用色鉛筆著色,一邊填色一邊記憶學習。

      2.圖文對照,依專有名詞找到對應部位,填上你喜愛的顏色。

      3.縷空英文字亦可填色,也可發揮創意設計圖案。

      4.填色的同時,可想像自己的骨骼與肌肉正在進行瑜伽動作。

      5.手腦併用,舒筋展身,療癒心靈,一本就搞定!


     





    瑜伽解剖學導論?? ?7



    第一篇:解剖學

    解剖學用語?? ?10

    骨頭導論?? ?11

    肌肉導論?? ?12

    肌肉運動?? ?13

    骨骼肌的結構?? ?14

    肌肉收縮?? ?16

    關節的類型?? ?18

    脊椎?? ?20

    脊伸肌?? ?26

    脊屈肌?? ?28

    脊椎側屈肌?? ?30

    腹肌?? ?32

    豎脊肌?? ?38

    髂肋肌?? ?40

    腰方肌?? ?42

    骨盆?? ?44

    ?骨?? ?48

    股骨和髖部的肌肉?? ?50

    骨盆底?? ?56

    髖外展和髖內收?? ?58

    髖外展肌?? ?60

    髖內收肌?? ?62

    髖屈曲和髖伸展?? ?64

    髖屈肌?? ?66

    髖伸肌?? ?68

    髖外旋和髖內旋?? ?70

    髖外旋肌?? ?72

    髖內旋肌?? ?74

    內收短肌?? ?76

    內收長肌?? ?78

    內收大肌?? ?80

    股二頭肌?? ?82

    臀大肌?? ?84

    臀中肌?? ?86

    臀小肌?? ?88

    股薄肌?? ?90

    孖肌?? ?92

    髂腰肌?? ?94

    閉孔外肌和閉孔內肌?? ?96

    恥骨肌(櫛狀肌)?? ?98

    梨狀肌?? ?100

    股方肌?? ?102

    股直肌?? ?104

    半膜肌?? ?106

    半腱肌?? ?108

    闊筋膜張肌?? ?110

    膝?? ?112

    膝屈曲和膝伸展?? ?116

    膝屈肌?? ?118

    膝伸肌?? ?120

    四頭肌?? ?122

    膕繩肌(大腿後肌)?? ?128

    小腿解剖結構?? ?132

    肩關節?? ?136

    肩外展和肩內收?? ?144

    肩外展肌?? ?146

    肩內收肌?? ?148

    肩外旋和肩內旋?? ?150

    肩膀的外旋肌?? ?152

    肩膀的內旋肌?? ?154

    肩屈曲和肩伸展?? ?156

    肩屈肌?? ?158

    肩伸肌?? ?160

    肩胛回縮和肩胛前突?? ?162

    肩胛縮肌?? ?164

    肩胛突伸肌?? ?166

    肩胛上旋和肩胛下旋?? ?168

    肩胛上旋肌?? ?170

    肩胛下旋肌?? ?172

    肩胛上提和肩胛下壓?? ?174

    肩胛上提肌?? ?176

    肩胛下壓肌?? ?178

    三角肌前束?? ?180

    三角肌中束?? ?182

    三角肌後束?? ?184

    肱二頭肌?? ?186

    喙肱肌?? ?188

    棘下肌?? ?190

    背闊肌?? ?192

    提肩胛肌?? ?194

    胸大肌?? ?196

    胸小肌?? ?198

    大菱形肌?? ?200

    小菱形肌?? ?202

    前鋸肌?? ?204

    肩胛下肌?? ?206

    棘上肌?? ?208

    大圓肌?? ?210

    小圓肌?? ?212

    斜方肌?? ?214

    肱三頭肌?? ?216

    前臂肌?? ?218

    肘屈曲和肘伸展?? ?220

    橫膈膜?? ?222

    肺?? ?224



    第二篇:體位法解剖學?? ?227

    膝碰胸式?? ?228

    橋式?? ?230

    駱駝式?? ?232

    貓式?? ?234

    椅式?? ?236

    嬰兒式?? ?238

    舞王式?? ?240

    弓式?? ?242

    站立腿上提式?? ?244

    反向棒式?? ?246

    女神式?? ?248

    半月式?? ?250

    猴式?? ?252

    支撐頭倒立式?? ?254

    單腿下犬式?? ?256

    犁式?? ?258

    深度側彎延展式?? ?260

    側展臂山式?? ?262

    半眼鏡蛇式?? ?264

    蹲坐式?? ?266

    半站立前屈式?? ?268

    腹部扭轉式?? ?270

    山式?? ?272

    扭轉三角式?? ?274

    倒箭式?? ?276

    戰士一式?? ?278

    戰士二式?? ?280

    上弓式(輪式)?? ?282



    中英對照?? ?284









    瑜伽解剖學導論




      學習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內化。要想擁有厚實的瑜伽基礎,根本源頭在於對自我的認識,相同道理,要想具備厚實的瑜伽解剖學基礎,則是根源自對身體的了解。當我們演練體位法,身心連結強化了,而我們也開始認識我們體內的更多結構。肌肉的收縮、鬆弛開始進入我們的意識,而且我們也開始察覺到呼吸。隨著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感受力出現變化,我們對身體在做什麼事情的好奇心也油然而生。學習身體機能背後的科學,可以帶來一種更全面的觀點,從而更進一步提增我們對自我的認識。



      瑜伽解剖學從多方面為瑜伽士帶來好處。其一是強化已經習得的概念,另一方面則是引進新的概念。倘若一位瑜伽士在演練體位法時,能感覺到他�她自己的髂腰肌,那麼學習那種肌肉的功能,便能深化對那種肌肉運作方式的了解,從而得以增強瑜伽士對那種肌肉的控制。反過來講,倘若某位瑜伽士演練體位法時並沒有感覺到他�她自己的髂腰肌,那麼學習那種肌肉的起端和止端,就能幫助心智開始想像那種肌肉在哪裡,是什麼模樣,還有它在特定體位法時是如何發揮作用。採這樣的學習方式,最後就能產生出與結構的一種身心連結,從而促成對髂腰肌的自主控制。



      各位著色時,把心思專注於你自己的身體,這能幫你覺知並強化概念。嘗試感受並內化你自己體內的肌肉或結構。當你為大腿外展肌群著色時,想想必須動用這些肌肉的體位法。起身活動並感受外展肌群如何收縮。讓心智和身體一起學習,也就能夠觸發運動感覺學習並進一步深化身心連結。你與身體的連結愈強,對世界的覺知也就愈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