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永續環境 在地實踐
自2016年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科技學院承教育部補助經費,暨大全體盡心竭力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建構綠色水沙連的永續環境願景,至今已帶來豐沛的成果,本書在計畫主持人蔡勇斌教授的推動之下,邀請埔里地方文史工作專家潘祈賢(潘樵),帶領大埔里在地生態解說團隊人員,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埔里地區湧泉分布,包括地形、地勢、生態、交通各方面,進行深度的踏查與採訪,同時結合當地人文背景,彙整成冊。此書不但是一本旅遊導覽之書,更是一本結合當地社區特色生態、地景、人文涵養的百科全書。對於認識埔里地區湧泉文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潘老師是南投縣知名鄉土文史工作者,潘老師讓我欽佩之處,在於下班後,本著對家鄉的熟悉與對土地的使命,潘老師讓自己不停歇地穿梭在仟陌之間,除了沈浸在南投縣這塊土地的自然與美好,同時也傾箱倒櫃地記錄生命在山水間的點滴。潘老師已於112年5月榮退校職,對於在地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是一大福音,因為潘老師可以全心全力投入徜徉在社區山水之間,記錄社區人文、自然之美,並且完整記錄全景。
尤其在拜讀完這本『山水之間覓泉湧-埔里地區湧泉全紀錄』之後,才知道埔里湧泉,是多麼的沁人妍麗,人文底蘊是如此的深厚極多面向,同時也感受到在潘老師帶領的解說團隊,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在各地湧泉定點,留下走過的足跡,並且透過文字、照片來呈現最美的意境。
潘老師透過這段生動有趣的傳說,將地景樣貌與人文巧妙的連結在一起,在地的脈絡在潘老師的筆觸與解說,這片土地的樣貌深邃了起來。
這就是這本書最棒的地方,是一本導覽書,也是一本文史書,更是一本帶領我們認識在地文化的書。
最後,感謝教育部持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感謝科技學院土木系蔡勇斌教授帶領的團隊,持續推動永續環境,更感謝潘老師與其團隊,經過3年的時間淬鍊沉澱,使完成這本書,能夠為埔里留下美好的文史資料與地景資訊,也為埔里生態旅遊提供充足的資訊,期許讀者能夠善用此書,進而創造美好的永續環境家園。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武東星 謹誌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