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文化的起源

文化的起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34023
楊宙康
五南
2024年6月28日
83.00  元
HK$ 78.85  






ISBN:9786263934023
  • 叢書系列:名家掌中書
  • 規格:平裝 / 120頁 / 11 x 17 x 0.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名家掌中書


  •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文化評論/社會觀察











      「歷史有什麼用處?有人說,可以滿足我們的知識欲望。我以為這還不是重要的用處。歷史的最大用處,不在知道過去,而在了解現在。」



      作者討論的文化起源從何謂文化,說起人類的起源、群的生活與文化、敘述最初的生活、最初的產業與社會制度,以及人類文明進步的兩大要素:教育與自然的環境……最終問:人類究竟向哪方去?說明「文化的光明愈加擴大,各種壓迫當然愈易解放。將來或許能得到更完全的自由,那時的道德或能從他律的方面向自律的方面進化,而且日臻高尚的境地。各方的結果總集起來,人類或能過最有幸福的生活。

    ?


     





    小引



    何謂文化

    人類的起源

    空間的世界

    時間的世界

    古神話

    古生物

    人類的發現

    直立猿人

    海德堡人

    曙人

    尼安德塔人

    羅德西亞人

    克羅馬儂人與格里馬地人

    原人與自然民族

    群的生活與文化

    非群不能生活

    言語的起源

    言語與文化的進步

    「道始三人居室」

    最初的生活

    生活難

    工具

    第一、舊石器時代

    第二、新石器時代

    第三、銅器時代

    第四、鐵器時代

    衣食住

    最初的產業與社會制度

    原始社會

    血緣制度

    族長社會

    畜牧社會

    獸類的馴化

    財產的起源

    貧富階級的發生

    永久結婚之起源

    奴隸的起源

    農業的起源

    農業採用的結果

    工商業的起源

    最初的意思

    宗教與法律

    最初的美術文藝

    進步的兩大要素

    教育

    自然的環境

    結論—人類究竟向哪方去



    參考舉要



    ?





    小引



      知未來難,知過去更難,這句話初聽了覺得逆耳,其實很有理由;因為在今日推測未來,究竟正確與否,總有證實的一天,至於過去則不然。過去已經過去了,永無再來之日。倘使沒有遺跡留下,雖想證實已不可能,又遑論正確不正確呢。



      現在科學進步了,歷史上的事實可用科學方法去研究,與用探海燈探海一樣;光愈強則所見愈遠,而且愈明。但是探海燈的光無論怎樣強,絕不能探明全海面。歷史也是如此。研究的工具無論如何進步,絕不能探明過去的全部。也是愈近愈明,愈遠愈不可考。



      過去既難知,又不能全知,那麼歷史有什麼用處?有人說,可以滿足我們的知識欲望。我以為這還不是重要的用處。歷史的最大用處,不在知道過去,而在了解現在。關於這一點,馬文(Marvin)曾經說過:「與其說歷史回顧過去,不如說它敘述現在。……倘若過去只是過去,那就等於死灰,與現在無涉了。……我們第一應明白的,就是我們現在是什麼。我們現在立於何地。其餘所謂知識、理解,倘使不能使我們對於現在的狀況,加以真正的判斷,那就是裝飾品、雜貨、沒有用的東西。」



      照這樣看來,歷史是解釋現在,明白現在的。但是前面說過,過去的事很難知,而所知的又很不可靠,那麼拿來解釋現在豈不很危險嗎?這個疑問很合理。本來現在的人未必真能明白現在。愛因斯坦說過一個笑話,他說德國有一位博士說:「從最冷的北極到最熱的南極。」這句話大家聽了就要發笑。但是我們對於現在的了解,恐怕像這樣的笑話很多。



      研究歷史既這樣難,我們豈敢妄談歷史?尤其這本書,所討論的文化起源,正是探海燈所照不到的地方。好在書中所述都是他人的學說。著者不過就許多學說中,介紹一點較近事實的理論而已。其中若有錯誤之處,還望高明指教。



      最後還有一件事,應該聲明。畏友何炳松先生,我國新史學界中,貢獻很大。他慫恿著者草這本書,並且指點許多材料,又改正著者「詰屈聱牙」的白話文。著者很感謝他,特誌於此。


    楊宙康 上海大夏大學

    民國十六年二月十四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