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渾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渾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9232
葛雷易克
林和
天下文化
2024年5月20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3209232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學文化


  •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蝴蝶效應的起源,與量子力學、相對論並列最偉大的物理發現。

    ?

      極具張力、扣人心弦……描述科學轉變面貌的過程,十足引人入勝! ── 《紐約時報書評》



      《混沌》記錄了一門新科學的誕生,這門新科學描述的正是我們日常所見的世界:雲如何變幻?煙如何消散?風雨如何肆暴?讀了它,你不會再用舊眼睛看這世界。 ── 《舊金山紀事報》

    ?

      氣候為何變幻莫測,不可捉摸?香菸的煙霧為何上升至一定高度即紊亂無形?蝴蝶翅膀的拍動,為何會在數週後生成一場颶風?枝葉、冰晶和我們的微血管網,有沒有同一套發展規則能尋呢?



      知名科普作家葛雷易克初試啼聲的第一本科普書,一推出便大受好評,至今有二十五種以上的語言版本,全球銷量超過百萬。葛雷易克帶領我們穿梭這場動人心魄的科學革命,也許,《混沌》就是撥動你知識生涯的那一只蝴蝶翅膀!

    ?


     





    導讀 從蝶翅下賞閱混沌 陳義裕

    代譯序 遙念勞倫茲 林和

    前言 混沌浮現

    第1章 蝴蝶效應

    第2章 革命

    第3章 生活中的起伏

    第4章 自然的幾何學

    第5章 奇異吸子

    第6章 普遍性

    第7章 實驗家

    第8章 混沌的面貌

    第9章 動力系統集團

    第10章 內在的韻律

    第11章 混沌與超越

    圖片來源



    ?





    代譯序 ?



    遙念勞倫茲

    林和




      「老人家心裡在想什麼?」



      還不到四點,天空愈來愈狹窄,雲層逼近港口,從十五樓俯視,街道已隱沒入地平線,到處堆滿白色、黑色、冰凍的和潮溼的雪塊。窗玻璃顫動,大氣深處似乎悸動不安。收音機說,雪暴施虐緬因州。



      老人家又忘了開燈、研究室一片闇黑、冷冷淡淡的天光,剪下他的輪廓,很遙遠,像銀河被人遺忘的角落……。



      也許,他腦海裡飄浮著那隻巴西雨林的蝴蝶。



      老人家並不老,至少,清晨時分,那雙比孩子還要澄明的眼睛,還很湛藍。無邪又犀利。但是,當黃昏降臨,一整天過度思索後,老人的臉漸漸乾涸、變皺。惡魔的天空已經吸光他的精力,他像一盆脆弱的植物。



      老人家一定很喜歡這主意!身為人,必須和人打交道,這實在是很難以忍受的負擔。老人家極度害羞,七十幾歲的人了,動不動就臉紅,碰上陌生人,低著頭微笑,稚氣十足。



      他的沉默很有一些名氣,講完該講的話──老人家的語調又快又密,音域不超過一度半──就此打住,三分鐘、十分鐘的耗下去、微笑、謙虛極了,不止一打著名的學者,被嚇哭了。



      老人家很矮很瘦,乍看之下,一張臉醜得漂亮,像巴黎屋簷的Gargoyle,或者石灣陶的羅漢,跡近冷酷。可是,禁不起笑,一笑就洩底了。笑起來像兔寶寶,門牙閃出一道裂縫,又天真又溫暖。系上籃球隊送給他一件球衣,背後繡著「快足阿迪」(Fast Eddy,迪斯耐卡通片裡善跑的兔子),他好得意,穿著走來走去。



      海頓以前拉著莫札特的手,沿著維也納街頭散步,逢人就說,莫札特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那時候莫札特還不到十歲。老人家也是如此,當他還很年輕的歲月,就有人做了類似的預測。



      據說,預言的人是小伯克霍夫(Birkhoff),倘若傳言是真,小伯克霍夫的眼力委實夠瞧的。劍橋這地方,別的不去說,聰明人倒不少,哪個人不是諾貝爾獎得主呢?(至少也是候選人!)老人家貌不出眾,語不驚人,事實上,比語不驚人還糟糕,從來沒有人聽過他囉嗦什麼。



      你必須仔細觀察,好像監視一位外星間諜,也許能看出些許蛛絲馬跡。偶爾,從一言半句,你會猜想,這人挺聰明的,再回味一番,是啊!十分聰明,又過一會兒,你會發現,聰明這樣的字眼並不貼切,他「僅僅」曉得每件事的答案而已!似乎不花費他任何力氣,輕輕巧巧,答案自己會跑出來,最奇怪的是,每次答案都很經用,過了十年二十年,總會證明是正確的,從來不曾失手過。



      有些醫學專家宣稱,自閉症來自特異的腦神經結構。老人家的內在稟賦,顯然和他的人格特質相關,當然,有些人會認為和「非」人格特質相關,這樣想想,一切都得到完滿的解釋,大家也會過得舒服些。



      天氣更加惡化,他的臉像一層白蠟。書桌上,出現一行行簡潔的公式,老人家就是那種「逢山開路,遇水造橋」的科學家,不管碰上什麼困難,總會弄出一些辦法解決。別人也幫不上手,老人家的電腦程式研究生偷偷瞧過,幾千行指令,居然不分段落,不加說明。一副天機難洩的模樣。



      終於,滿天風雪傾瀉而下,老人家好像睡著了,他在想什麼呢?或許是這星球上最高的山?老人最喜歡爬山,登上一些人跡罕見的?頂,有一次,他帶我找到一條冰河,冰面上布滿紅色黴菌。



      愛德華•勞倫茲想使我長成有用的科學家,這是他少數澹淡的失算,但是我常懷念他。



      譯本經過兩年半完成,最早,現在就讀普林斯頓大學的陳正達弄出一些初稿,經過宋偉航、蘇白宇、湯麗明修修改改,讓我終於下定決心,從頭到尾逐字逐句的翻譯一遍,其中引用了不少他們的妙文,尤其在第一章正達留下最多痕跡,中間幾章,偉航的貢獻很大,雖然他們的努力可能大部分被我的筆觸所遮蓋,但這些奠基的工作,不斷的刺激,喚醒我對文字新鮮的感覺。中文譯本應該是我們沉默爭辯的結果。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