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見證乙未之役:一八九五年臺灣社會的實態

見證乙未之役:一八九五年臺灣社會的實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438767
林呈蓉
五南
2024年5月28日
83.00  元
HK$ 78.85  






ISBN:9786263438767
  • 叢書系列:名家掌中書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1 x 17 x 0.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名家掌中書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因清軍節節敗退。翌年(一八九五)春,歲次乙未,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澎。

    當外商告知島內買辦,臺灣已被割讓之際,社會人心惶惶,進而出現「義民vs.安民」、「反抗vs.談和」等兩樣情結,此一時期蘇格蘭長老教會扮演著安定人心的角色。作者以水彩速寫的「府城學院」,即今臺南神學院前身。該學院源自於旗后與府城的兩所「傳道者養成班」,巴克禮牧師於一八七六年接手整合,進而創辦「府城學院」(Capital College),並在神學教育之外,輔以天文地理等近代西洋知識,成為臺灣近代文明開化的原點。作者透過日記、文書、回憶錄等試窺日軍接收臺灣當下的社會實態,打破既往對一八九五臺灣社會混沌未分的刻板印象,當時臺灣社會的文明開化顯然超乎你我想像。



     





    前言



    「民主國」的發想

    澎湖與臺灣海峽的公海化

    基隆戰役與丹麥籍通信員韓生



    迎日軍進臺北城:辜顯榮、陳法與達飛聲

    開啟臺北城門的民婦陳法子嗣

    辜顯榮的膽識

    美籍記者達飛聲的見證

    被遺忘的連結點(Link):蘇樹森與陳春光



    曹長櫻井茂夫的困境

    對臺告諭vs.偽「日本條例」

    安民局vs.義民局:坐困愁城的隘勇總兵余清勝

    吳湯興與新苗軍:三度掃討北臺灣

    黎景嵩與新楚軍

    中臺灣的隘口:定寨望洋八卦山

    變更圖南計畫

    三面進擊臺南

    一段插曲:嘉義城女童「周花蓮」



    民主國總統的脫走:唐景崧與劉永福

    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

    民主國總統接班人劉永福



    臺灣社會的多元特質

    乙未之役期間的平埔族

    英語勘能的臺灣人:高天賜 李春生 黃東茂

    巴克禮牧師:南臺灣安定人心的力量



    乙未之役的終結

    最後的困獸之鬥

    伏見宮貞愛親王與葉連成家族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薨逝

    被忽略的一群

    南臺灣的文明開化超乎想像



    延伸閱讀





    其 他 著 作
    1. 世界的台灣史
    2. 天清浪高饗宜蘭:風土•人文•鐵道
    3. 天清浪高饗宜蘭:風土•人文•鐵道
    4. 知識人的時代使命:從福澤諭吉到矢內原忠雄,啟迪民智並引導社會走向文明開化之進程
    5. 台灣史(三版)
    6. 典藏台灣史(精裝書盒版)
    7. 典藏台灣史(五)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8. 福澤諭吉與《學問之勸》
    9. 臺灣全志卷七外交志國民外交篇
    10. 台灣涉外關係史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