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廉價日本增訂版:消費變便宜,為何不好?什麼都漲的時代?為什麼只有薪水不漲?

廉價日本增訂版:消費變便宜,為何不好?什麼都漲的時代?為什麼只有薪水不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16910
中藤玲
呂丹芸
好優文化
2024年6月06日
143.00  元
HK$ 114.4  






ISBN:9786267216910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人文社科 > 經濟學 > 經濟與社會議題











      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為什麼日本的價格會這麼便宜呢?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指出:「用一句話來說,日本因為長期通貨緊縮,所以公司被價格轉嫁的機制給破壞掉了。」



      產品無法漲價的話,公司就賺不了錢,公司賺不了錢,薪資就無法提升,薪資無法提升,消費力也不會上漲,結果就是物價不會調漲──這樣的惡性循環一直持續,所以日本的「購買力」很低落。



      通貨緊縮持續的結果,促使其他國家沒有的「三○○日圓牛丼」或「一○○○日圓理髮」這類便宜的速食跟理髮店登上舞台。這正是通貨緊縮下誕生的商業模式,由於價格無法調漲,就算人力持續短缺,薪水也不會漲。「新興國家為了不要落入這樣的窘境,都會拿日本做反面教材。」永濱先生這樣告訴我們。



      外國的大麥克怎麼這麼「貴」?

      跟海外價格做比較的標竿之一,是英國經濟專業雜誌《經濟學人》每年報告的「大麥克指數」。



      美國麥當勞的漢堡「大麥克」在全世界都以同樣的品質販售,用它的價格來比較各國的購買力,可以看出匯率的水準,這就是所謂的「大麥克指數」。本來同樣品質的商品在各地都應該賣相同的價格,但實際上卻會因為該國家的原物料費或店員薪資等因素影響單價,造成了各國的價格差異。藉由這樣比較漢堡價格的理論,就可以觀察到各個國家的綜合購買能力。



      《經濟學人》指出,二○二一年一月時,日本賣三九○日圓的大麥克,在美國是五.六六美金。假設同樣東西的價格在世界各地都一樣的話,換算成日圓應該是一美元為六八.九○日圓才對。



      然而,依照實際的市場匯率是一美元為一○四日圓左右來計算的話,可以得出日圓被低估了約三四%。也就是說,對於持有日圓的人而言,以美金販售的大麥克感覺比較貴。迪士尼樂園或大創這類實際的服務或商品的價格在國內外也有超過二倍的差額,大大超過了貨幣被低估的各種推算,光用匯率是無法解釋原因的。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永濱強調「現在的價差處於用匯率無法解釋的狀況。」並進一步指出:「長期通貨緊縮影響物價停滯,成長力衰退使得國民所得低迷,同時造成日本的購買力低落。跟他國相比,日本個別商品或服務的便宜價格變得非常明顯。」



      也就是說,在根本上是因為薪資停滯,造成工作人口的消費意願低落,導致物價持續低迷,引發了景氣不佳這樣的「負循環」,使日本的購買力跌落谷底。問題不在匯率當提到「日本的商品跟服務比外國便宜」時,很多人應該會想到:「原因在於匯率」吧。然而研究通膨目標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伊藤隆敏教授批評:「原因並不是匯率,這是錯誤的。」日本的商品跟服務比海外價格昂貴或便宜,是由「國內物價」「國外物價」「名義匯率」來決定的。

    ?


     





    前言

    變得「廉價」的日本



    第一章

    迪士尼跟大創都是全球最便宜


    ──昂貴又精緻的日本,變便宜的理由?



    1 世界上最便宜的「夢之國」

    連續六年漲價二○○○日圓,還是比其他國家便宜!



    2「通通一○○」只存在於日本

    泰國賣二一○日圓,中產階級還是愛買



    3 回轉壽司也是日本最便宜

    「#無限藏壽司」的起點是客單價

    ?美國老闆付薪水,五年增加兩成



    4泡沫世代的黃昏

    從「爆買」看購買力的轉變



    5 為什麼會這麼便宜呢

    外國的大麥克怎麼這麼「貴」?

    匯率無法解釋的長期通貨緊縮

    日本的購買力是美國的七成以下



    6? 從超市店面也看得出價格下跌

    為何紐約時報會報導「嘎哩嘎哩君」

    「漲價之春」

    要改善營收,還是讓顧客變少?



    7讀者心目中「便宜的日本」

    星巴克的拿堤,有六成覺得「貴」

    付飲料暢飲的方案二九八○日圓,六三%覺得「剛好」

    「便宜」,真的是好事嗎?



    採訪

    許斐潤? 野村證券金融經濟研究所所長

    渡邊努? 東京大學教授(經濟學部長)

    田中邦彥? 藏壽司社長



    第二章

    年薪一四○○萬日圓是「低收入」?


    ──人才廉價的國家



    1 舊金山VS港區

    港區的年平均收入一二○○萬日圓在舊金山是「低收入」

    三七○○日圓的早餐

    GAFA造成房租爆漲

    三十年來薪資都沒成長



    2 勞動生產力在主要先進國中吊車尾

    為什麼德國人的生產力比日本人高?

    在家工作也能確認生產力



    3人力不足而崩壞的年功序列制

    中高齡男性的冬天來臨



    4 新鮮人跟科技業的薪資都很低

    美國的薪資比日本高兩倍?

    薪資的高牆是獲取人才的難關



    5 招不到印度的人才

    日本型薪資制度的界限

    廣收海外人才的Mercari



    6 停滯不前的薪資交涉



    7不發聲的日本人

    「不要求調薪」的人約有七成

    「宅配危機」與日本人的民族性



    8工作型雇用可以改變一切?

    「滾動型雇用」也是一種觀點

    無趣又不滿足



    採訪

    中村天江? Recruit Works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村上臣? 美國LinkedIN日本代表

    神津里季生? 連合會長



    第三章

    「被買走」的日本


    ──外國人如何買下日本?



    1二世谷被買走

    二世谷的地價上漲率在日本名列前茅

    疫情下海外投資仍熱鬧滾滾

    開心不起來的當地人



    2 技術被買走

    不再「日本」的小鎮工場

    重整供應鍊



    3崩壞的日本傳家寶「動漫」

    工時長又低薪

    日本成為中國的外包廠商



    4 Netflix製作費是NHK的五倍



    5從最新的「外國人街」學到的事

    「去日本工作的人變少了」



    第四章

    便宜日本的未來


    ──新冠肺炎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1 外國觀光客泡沬化

    「爆買」熱潮背後的危機

    英國人眼中的「最便宜景景點」



    2 旅館的「雙重價格」

    算外國觀光客貴一點、算日本人便宜一點

    供給過多導致價格崩跌的京都



    3「昂貴的日本?」手機費降價的壓力



    4 水產公司的憂鬱

    全球消費量激增,日本搶輸別國



    5「便宜」帶來的弊端



    6疫情過後,日本還會這麼「便宜」嗎?



    7 國家、企業及個人該怎麼做



    採訪

    池見賢? Maruha Nichiro 社長

    伊藤隆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永濱利廣?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八代尚宏? 昭和女子大學副校長

    河野龍太郎?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後記



    ?









    直視日本的「廉價」




      「咦,這不是應該要一百日圓嗎?」



      二○一九年,我在旅遊地點韓國首爾。



      為了準備當成伴手禮的不鏽鋼製韓國餐具,我去了趟市內的大創,當我要拿陳列在架上的商品時,手卻停了下來。



      很多我覺得「真不錯」的筷子或碗,定價是三千韓元(約二八○日圓)或五千韓元(約五七○日圓)。



      在日本明明可以用100日圓買到,這裡卻有點貴了。



      當我決定不買以後,突然發現一件事。



      「該不會日本的價格特別便宜吧?」



      當這樣的疑問出現後,許多回憶也一湧而上。



      在泰國曼谷的購物中心喝的咖啡拿鐵約七百日圓,就連西裝也比想像中貴。印度邦加羅爾一間整潔的旅館約三萬日圓。但價格卻比日本乾淨的商務旅館貴,僅只追求「舒適」就要付出相對的價格。



      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東京土地世界第一貴,什麼都是世界第一貴」。但現在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



      當我再度驚覺日本的便宜時,我腦中浮現了過去以做外國觀光客為主要生意的家電量販店主管嘟噥著說過的話。



      「他們不是因為日本很棒才一直來的,是因為買東西很划算才來的。」



      日本經濟新聞社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二○一九年十二月以「便宜的日本」為主題做了三次連載,身為記者的筆者也參與了這個企畫。第一篇報導是〈從價格反應出日本的停滯? 迪士尼及大創全球最便宜〉。比較世界各地迪士尼或大創、旅館等的價位,日本都是最便宜的。沒有調薪、追不上世界成長的日本,經濟停滯早已蔓延--所報導的內容大致如此。接下來的兩篇則是「暴漲的二世谷排名只有全球三十,依靠外需的成長太脆弱」、「『年薪一四○○萬日圓是低收入戶』人才出走,危機高漲」。



      報導在電視和社群網站上的反響非常熱烈。



      「沒想到日本的通貨緊縮這麼嚴重。」



      「真的是這樣。每次從國外出差回來,我都會因為日本便宜的物價而深受感動。」



      在平日的生活中,原來大家都隱隱約約有著這樣的困惑。



      另一方面,也有這樣的意見:「因為一直都是在日本生活,雖然薪水低,但物價便宜所以我還是過得很舒服。這樣有什麼不好嗎?」。



      通貨緊縮指的是物價持續下跌。日本的物價幾乎沒有漲過,長期處於跟通貨緊縮類似的經濟狀態。而這種狀態比通貨緊縮還要糟。如果一直處於經濟收縮的狀態,日本就會被持續成長的全世界拋在後頭,招收不到人才也買不起東西。現在大家都吃三○○日圓的牛肉蓋飯,但總有一天會連牛肉蓋飯都吃不到。



      「便宜」對生活者來說是「日子過得舒服」,但對供給者的觀點而言卻是利潤不能成長,如此薪水便會停滯不前,陷入消費停頓、沒有需求的惡性循環。由於價格調低後就沒法再調漲,所以企業會盡可能的不降價,以最低限度來降低生產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改變世界秩序的新創公司還會誕生嗎。對於各個企業公司而言,經營方針的最佳解答仍然是「便宜」,所以日本仍會因為這樣而停滯不前。

    考慮到這些事,薪資跟物價均衡上漲的國家才是有成長及發展性的。這種方式對人生規劃也能產生更多元的發展。



      今天的日本只有「忍耐、存錢」或是「慢慢變窮」。日本在「失落的三十年」這段佇足不前的時候,世界已經不斷成長,而日本的地位也大大改變了。

    在首爾看見的大創價格,正顯示了日本不可思議的便宜以及時代的動盪。



      本書以刊於日本經濟新聞及日經電子版的〈廉價日本〉報導為基礎,添加了一些當時沒寫完的內容或新的訪談、讀者問題的回答等等。我為了採訪跑了很多地方,因此採訪者的職稱以當時為準。



      在新冠疫情蔓延、大家減少外出、經濟活動也大幅受到限制的當下,「廉價日本」會變得如何?在了解到世界和日本的差異之後,日本、企業以及個人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被「便宜」操弄的人及產業,希望能夠藉由此書得到迎向未來的方法。

    ?
    二○二一年二月

    中藤 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