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中時期就持續接觸和不同樂器與人聲的合作,隨著時間增長,也愈來愈懂得享受當中的樂趣。大學畢業後赴美前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琵琶第音樂院 (Peabody Institute) 攻讀碩士,原本是以鋼琴獨奏錄取,到校後初得知學校設有臺灣當時尚未普及的室內樂與聲樂伴奏學位,立即下定決心申請雙碩士進修;過程雖辛苦,但也順利於兩年後完成兩方的學業。碩士的正式學習開啟了日後對鋼琴合作領域更深更廣的求知慾,隨後前往著名音樂學府茱莉亞音樂院 (The Juilliard School) 進行文憑訓練深造。紐約市區人文薈萃,俯拾皆是世界頂尖的創作與演出,大環境的刺激讓學習得以倍速成長,拓開了視野也堅定了標竿。羅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的伊士曼音樂院 (Eastman School of Music) 則是最終博士學位進修的學府,為的是該校悠久豐饒的人文藝術背景、淵博的學術研究傳統,以及扎實深厚的展演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