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靈山(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1132384864
高行健
聯經出版公司
2024年5月02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4711132384864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高行健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568頁 / 14.8 x 21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當代名家/高行健作品集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經典之作

    一部浪遊群山邊地的朝聖小說,一場靈魂玄思之旅

    出版三十週年紀念新版



    ★ 首度收入作者序言及專訪 ★

    自剖生涯最遼遠的巨著所歷,重返靈山叩問的自由。



      逃亡,第一是求生,第二是求自由。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作家,就是為了創作的自由。──高行健



      《靈山》出版三十週年,這部高行健回顧創作生涯「最大的作品」,不僅寫作歷時最長,自中國寫到法國,小說也記述下作者八○年代浪跡長江流域,前去青藏高原、四川貴州,於蠻山惡水間逾萬公里的所歷所聞。



      小說主人翁遭遇誤診肺癌的事變後,離開了北京,沿江水漫遊上溯,途中無意聽聞「靈山」之名,繫念而來到尋山入口的烏伊小鎮。生命的顛躓跋涉因此帶著朝聖旅程的意涵。表面上藉作家身分走訪鄉里、收集歌謠,拜會歌師、祭司,深入少數民族藏、羌、苗人猶流傳著巫術與奇談的大地,邂逅另個女子;實則在人稱代名詞「我」、「你」與「她」的觀點交錯間,展開一場內在哲思之旅。



      敘事者如此自陳:「這漫長的獨白中,你是我講述的對象,一個傾聽我的我自己,你不過是我的影子。」這部小說以其獨特的多聲部敘述,既混融了戲劇口語等嶄新的美學表現,也揭開思維層層的蹊徑,一如高行健所說「打開通往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通道」、「人稱就是通道」,藉語言藝術的實踐,各角度切近敘事者心靈自由的風景。



      瑞典皇家學院的頌辭表示:「《靈山》不但是一部敘述主人公旅程的朝聖小說,也代表一個反思的過程,這條反思之路的兩邊,分別是虛構與真實人生、幻想與記憶。而探討知識問題的形式是漸行漸深,以擺脫目的和意義。」



    各界推薦



      恰如書名《靈山》,真是一部令人暈眩的小說,勇敢無畏的高行健剛寫出了一部最令人困惑的小說:一位元元天行者的指南,一頁一頁如同風箏, 隨風飄逸,真讓人著迷!──《快報》,安德勒•克拉維爾(Andre Clavel)



      這當然是一部小說,一部從自然到人生全面的大作。九十年代幾乎壞死的中國文學從此得指望高行健的創造力和勇氣。──《世界報》,阿蘭•貝羅博(Alain Peyrobe)



      人們將會明白:高行健建構的並非一部懷舊之作,而是一座靈魂之山的藝術!要知道他如何攀登的?要緊的就是不停步!──《世界報》國際版,雅克•德可諾瓦(Jacques Decornoy)



      這部迷人的書乃是一位畫家、詩人和哲學家之作:恰如一個奇妙的萬花筒,將一個永恆的中國,殘酷有時絕妙又破碎,在毀滅與新生的中國呈現出來。他花了七年時間致力於這部美妙的攀高旅程,從往事與童年,將塵世與人事,以及少數民族先前的歌謠和暴力冷酷的新風氣,不斷網織,形成奇特的對比。總而言之,構成一部人類的縮影。──《費加羅報》,迪亞娜•德•瑪爾格利(Diane de Margerie)



      歷史或政治層面只不過是這部多種形態的書的表層,它時而以一種流浪漢小說的姿態,時而如夢,時而如同抒情詩。誠如作者所言,此乃一部所謂東方小說,把寓言、遊記、神話一概包含在內。──《解放報》,Gerard Meudal(惹哈爾•莫達爾)



      這部絕妙的書,詩意的年譜,將歷史軼事、民間故事、文學研究、哲學思考和愛情糾葛輪流穿插在一起,誠如作者所說,了結了鄉愁。──《影視週刊》,讓-魯克•杜安(Jean-Luc Douin)



      這可不是一部簡單的小說,《靈山》乃是精神之旅。──《馬賽日報》,若斯伐•馬爾提內(Jose fa Martinez)


     





    新版序 《靈山》出版三十週年紀念版序言�高行健

    初版序 藝術的退位與復位──序高行健《靈山》�馬森



    靈山



    專訪

    二○二○,重返《靈山》的旅程�謝旺霖

    附錄

    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頌辭�瑞典皇家學院

    諾貝爾文學獎領獎答謝辭�高行健

    文學的理由�高行健

    環境與文學──今天我們寫什麼�高行健

    高行健著作



    ?





    新版序



    《靈山》出版三十週年紀念版序言

    高行健




      聯經出版公司祝賀我八十壽辰,同時囑咐我為《靈山》出版三十週年紀念版寫篇序言。我想正好回顧一下這部書寫作和出版的過程,藉此對我這一生的創作也做個總結。



      《靈山》這部小說對我的創作生涯來說確實是一部最大的作品,寫作的時間也最長。一九八一年,我在中國出版了我第一本書《現代小說技巧初探》,隨即受到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馮牧的批判,說是反動荒謬,鼓吹西方現代派,對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和路線發動挑戰。然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一位老編輯居然向我預訂一部長篇小說。我很感動,問他怎麼能出版。他卻說你我都不急,等一兩年風頭過去,到能出的時候再出。而我的條件是,到時候不得改動和刪節,這樣便簽下了合同。



      一九八二年夏天,政治氣候有所緩解,我開始寫這部長篇。不料,次年也即一九八三年,我的劇作《車站》一個生活抒情喜劇,毫不言及政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剛上演便被查禁。中宣部主管文藝的賀敬之在作家協會的會議上宣稱,這是建國以來最惡毒的一個戲,作者得去青海所謂「鍛煉」。我不得不立即逃離北京,去人跡罕見的蠻山惡水當野人,行程達一萬五千公里。五個月後,這場「清除精神汙染運動」不了了之,我才回到北京。之後,一旦政治氣候緊張,我便離開首都;前後三年間,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浪跡長江流域,跑遍了九個省七個自然保護區,《靈山》書中的許多素材就這樣得來的。



      既然我那些在嚴格的自我審查下寫的尚被查禁,那麼不如放手寫一部對得起我自己的書,有生之年不指望發表。這部《靈山》便從中國寫到法國,直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三個月,我在巴黎才結束了這部長篇。



      該書的出版首先得力於我在倫敦開會結識的臺灣作家朋友馬森。他推薦給聯經出版公司,有眼力的總編輯、現今的發行人林載爵當時便說,這樣的磚頭書就是不賣我們也得出!確如其言,出版後第一年只賣出了九十六冊。誰又能想到我得諾貝爾獎之後,這書的英譯本竟然上了美國的暢銷書榜。



      這書第一個外文本是馬悅然院士翻的瑞典文譯本。其二是澳洲出版的陳順研教授的英文譯本。其三則是杜特萊教授夫婦花了三年翻譯的法文本。出版的過程頗有戲劇性,先見拒於法國五家大出版社。其中一家的編輯約見作者,說為這書編審們開了兩次會,在他一再堅持下,總算達成一個協定,如果作者同意壓縮到兩百頁左右就出。我謝絕他的好意,書不出沒關係,這酒錢我付了。最後找到了在普羅旺斯省的黎明出版社,書一出版竟然得到了法國報刊一片讚揚。



      如今,這書葡萄牙文就有葡萄牙和巴西兩種譯本;阿拉伯文則有埃及、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三種譯本,我書架上都有,書的厚度相差很大。我在新加坡作家節遇到一位塔吉克的作家,拿出我這部小說的波斯文譯本請我簽名。我不知道波斯文還是個活的語種。是他告訴我,塔吉克、伊朗和阿富汗三個國家就有這書三種不同的波斯文譯本。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地區的小語種,諸如西班牙巴塞隆納語和法國的布列塔尼語,都出了《靈山》的譯本。至於英語這樣的大語種,這書不僅上了美國的暢銷書榜,還列為現代經典出了羊皮燙金的典藏版。而西班牙的讀者圈基金會也把這書列為當代經典,出了奢裝本。



      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美國終生成就學院舉辦的世界高峰會議上,和我同時獲得金盤獎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前來同我握手,通過翻譯對我說:「《靈山》是一本人類的書。」法國普羅旺斯圖書節舉辦《靈山》閱讀週,艾克斯市從書店到街頭,都有《靈山》的朗誦,大學圖書館舉辦的《靈山》討論會上,還專為聾啞人安排啞語,用手勢表述討論的內容。法國文化電臺在晚間黃金時段八時半到九時,播放該書的配音朗誦,每天一章,連續十五天。香港電臺則播誦了全書,共八十一章。



      我在中國總共出版了五本書,最後一本《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書都印出來了,卻不得發行。之後,我在巴黎寫的作品中文本都在臺灣得以出版,除了《靈山》、《一個人的聖經》兩部長篇小說和《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還有一部詩集《遊神與玄思》,四本文集《沒有主義》、《論創作》、《論戲劇》、《自由與文學》,十一個劇本《山海經傳》、《冥城》、《聲聲慢變奏》、《逃亡》、《對話與反詰》、《生死界》、《八月雪》、《夜遊神》、《周末四重奏》、《叩問死亡》和《夜間行歌》。其中五部先用法文寫的,我自己再寫成中文本。此外,還加上《另一種美學》等五本藝術畫冊。



      我家牆上的一個書架專放我的著作,有四十種語言的譯本,連同關於我的中外文論著,層層疊疊,不少於三百五十個版本,其中至少有三十多本藝術畫冊。我的水墨畫從歐洲、亞洲到美國已有近百次展覽,其中九十次個展。我的劇作也已在全世界上演,從歐洲、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澳洲演到非洲的貝南、多哥和突尼斯,至少不下於一百三十個製作。我自己在維也納、雪梨、紐約、巴黎、波爾多、馬賽、香港、臺北和義大利導演我自己的劇作先後也有十齣戲。我還拍攝了三部非商業發行的電影詩《側影和影子》、《洪荒之後》與《美的葬禮》,歐洲、亞洲許多文學藝術節和美國的一些大學都放映過。



      在巴黎定居這三十二年來,不分週末和節假日,平時通常工作到深夜,也沒有度過暑假。盛夏法國人把巴黎留給外國遊客,我往往還在趕創作,好彌補我在中國耗費掉的歲月。如今,我這八旬老者,做夢都想不到的這番創作已經實現,也該退休頤養天年了。



      我最後要做的一件事:呼喚新一輪文藝復興。自二○一三年起到去年,這五年以來,從新加坡作家節到義大利米蘭藝術節,從臺灣中央研究院到英國牛津大學的世界高峰論壇,從法國楓丹白露到羅馬的美迪西家族的行宮,一再發出這番呼喚。而且,三年前在西班牙、去年又在法國,舉辦了我以「呼喚新文藝復興」為專題的兩次展覽,得到了許多熱烈的回應。我的義大利文版《呼喚新文藝復興》文集還獲得了羅馬獎。



      我感謝世界各地的許多友人幫助我實現了這番創作。這裡,我也要感謝臺灣的朋友們。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些友人,還有已故的高信疆先生,他和黃光男館長,策展了我在臺北美術館的首次個展。陳玲玲導演的《彼岸》是該劇的世界首演。胡耀恒教授推動我的六冊戲劇集,由電影導演李行和他兄弟創辦的帝教出版社出版。之後,聯合文學出版社張寶琴發行人又出版了《高行健戲劇集》十卷。文建會陳郁秀主委和國光劇團動員了五十名京劇演員,又得到全能演員吳興國和他夫人舞蹈家林秀偉的支持,同法國馬賽歌劇院合作製作,在臺北國家劇院由我執導,首演許舒亞作曲的大型歌劇《八月雪》。近十年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張國恩、吳正己兩位校長和學務長林淑真,又熱心策劃了一系列的藝術節、研討會和戲劇、音樂劇與舞劇的製作。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調動了戲劇界傑出人士,由梁志民導演的《山海經傳》這齣搖滾音樂劇足以達到世界一流水準。此外,龍應台在任臺北市文化局長的時候,以及臺灣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交通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和元智大學都邀請我講學或授予我各種榮譽稱號。亞洲藝術中心多年來一再舉辦我的畫展。我在此一併致謝,臺灣就這樣成了我的故鄉。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