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晨光中、星空下尋索自我
讀罷這本可愛的圖畫書,叫人聯想起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主角同樣經歷一趟尋索自我的旅程,在還未真正了解自己的身分之下渴望得到認同。本書還多添一份光明色彩,相比可憐被動的醜小鴨,皮皮較為積極進取。故事精妙絕倫,發人深省,配以溫暖恬淡的水彩插畫及親切討好的動物造型,相信本書也將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
一頁接一頁的看著皮皮尋找歌聲,繼而尋索自我的旅程,既新奇刺激,也充滿困惑,期間經歷各種情緒變化——因尋找歌聲的來源而興奮好奇,到發現清晨合唱團而驚喜,然後下定決心加入合唱團,滿懷希望,後來因願望落空而傷心失望,最終認識自己是誰,因了解自己的特性而釋懷。這些豈不像是小孩子一步一步認識自己,建立自我概念的成長歷程嗎?
你的孩子是否認識自己?是否曾期望參與某項活動或某個團體,卻未被選拔而心灰意冷?倘若已竭盡所能,仍未能如願,請先別憂慮或否定自己,何不嘗試換個角度,重新檢視自己的性格特徵、強弱項、自我期望等,多留意和欣賞自己的長處,發掘適合自己的群體,從中建立自信心和歸屬感。像皮皮一樣,他努力不懈,每晚練歌至倦極入睡,可惜一到天亮,他不是遲到,就是一開口便打呵欠,更被指揮誤會自己「可能不適合唱歌」。明明他擁有甜美的歌喉,悅耳的歌聲縈繞夜空,連森林的所有動物都駐足傾聽,怎麼會不適合唱歌呢?只因他是夜鶯,是一種罕有在夜間鳴唱的鳥類,與眾不同。既然清晨合唱團不適合他,與其意志消沉,倒不如與另一隻夜鶯組成「星空二重唱」,當百鳥在枝頭上好夢正酣,他倆一起唱出優美動人的夜曲。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各展所長,那就最好不過。
蘇珊.巴頓的插畫,和她訴說的故事一樣溫暖。全書採用像破曉晨光的暖和色調,每頁滿載精緻的細節,特別在雀鳥的羽毛上運用拼貼技法,展現百鳥的絢麗奪目、夜鶯的灰褐素淡,值得玩味和討論。在刻意經營細節的同時,每頁仍安排充分的留白空間,不致令人眼花繚亂。婉轉的鳥鳴以絲帶和音符形象化地呈現,用心看著,彷彿聽見圖畫文字以外的悠揚歌聲,安撫每個成長中孩子的心靈。
吳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