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稻盛和夫創造奇蹟的15個處世智囊:貼身30年,「親信中的親信」才會目擊的私房故事

稻盛和夫創造奇蹟的15個處世智囊:貼身30年,「親信中的親信」才會目擊的私房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21676
大田嘉仁
李友君
樂金文化
2024年3月29日
113.00  元
HK$ 90.4  






ISBN:9786267321676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稻盛和夫「親信中的親信」首度公開

    鍛鍊90年,日本經營之神的思維原型

    開解困惑X決斷正確X突破逆境X成就目標



      稻盛和夫,京瓷、第二電電(日本三大電信之一KDDI前身)創辦人,也是日本航空前董事長。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讓破產的日本航空起死回生,短短一年公司便脫胎換骨,創下超過兩千億日元的營收新高,成就自己「經營之神」的美名。



      這樣一位企業家哲人典範,自然有許多人向他討教經營管理的祕訣、以及他所奉行的成功方程式,稻盛和夫也總是毫不藏私的傾囊相授。



      |經營之神的力量,在於「一句話」!|

      本書作者大田嘉仁,是稻盛和夫最信得過的副手。30年來,他長期擔任稻盛和夫的祕書,被稱為是「親信中的親信」,接觸稻盛和夫的時間比誰都還要長,距離比誰都還要近,更常常直接接受稻盛和夫的指導或斥責。



      他近身耳聞、目睹五花八門的環境和現場,以及稻盛和夫形形色色的風采和觀念,深知稻盛和夫的「言詞」具有打動人心、扭轉劣勢的力量,不論京瓷或日本航空,都是在稻盛先生的言詞激勵下,創造奇蹟般的變化。他將這些話儘量一字不漏的記在筆記本上;不只記錄,還會一一重讀,並且試著活用在自己的人生中。光是這些筆記本,就已經足足超過五十冊!



      作者從稻盛和夫的貼身祕書,成為稻盛和夫的人生弟子,並以這些寶貴經驗為基礎,寫出只有「自己人」才有幸聽聞的稻盛名言錄,分別以15個激勵人心的小故事來介紹。



      「為什麼沒把七味粉遞給我!」「你為什麼沒幫藝妓斟酒?」「這間工廠的生產線很出色,不過,明年要給我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書中有些話,乍聽之下令人納悶或感到不對勁,但了解「稻盛流」的人生觀和工作觀以後就能體會,好的工作成果源於「好話」。



      |世界千變萬化,如何果敢前行?|

      不同於以往稻盛和夫的個人著作主要針對經營者而寫,本書力求更貼近第一線的工作者,提出淺顯易懂、一句見效的至理名言。遇到以下情況,特別適合讀者翻閱本書:



      遭遇逆境,需要重開機的時候;

      力求表現,卻感到迷茫的時候;

      做傑出領導者應有的決斷的時候;

      想點燃工作熱情、重拾工作意義的時候;

      重振現場士氣、再創事業高峰的時候。



      讀完本書不僅能貼近一代經營之神的思維,讓工作表現更好,遭逢逆境時也能重獲「明天上班時可以一試」的勇氣。例如:



      .重開機的「稻盛流.自戒」儀式

      犯錯後,比挨罵更糟糕的事是對錯誤充耳不聞;如果只說一句「以後我會小心」,更讓身為專業人士的你顯得業餘。稻盛先生自有一套儀式,讓扣分可以扭轉成加分。



      .關注「比成功更重要」的事

      作者曾經在一場國際會議圓滿結束後,得到稻盛先生的大力稱讚;然而,旁人卻警告他:「要是被稻盛董事長稱讚,你可就要當心了!」一般人對成功可能有些誤解,稻盛先生可以「持續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



      .鬥志與視野──領導者應有的條件

      重建日航初期,公司上下明明全是各領域的菁英,做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卻把公司經營到破產。稻盛先生能快速重振日航的關鍵,在於將他的「工作哲學」深植人心。即使是每月削減兩千日圓(台幣約四百多元)的小巧思,也能發揮巨大功效。



      ……更多稻盛和夫的處世智慧,請詳見本書!



    專業推薦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張瑋軒|作家/女人迷創辦人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蔡明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前言? 經營之神的力量,在於「一句話」



    第1章 人性:讓壞事變好事的訓練祕訣

    1 從七味粉學到趨吉避凶

    2 成功,才是「試煉」的開始

    3 犯錯後,比挨罵更糟糕的事

    4 離世後,人生還沒有結束



    第2章 職涯:滿懷感恩的膽小鬼,工作表現更好

    5 改革,改的不是「過去」

    6 在未知中前進,先成為「膽小鬼」

    7 人生變糟?往壞處想怎麼好

    8 要讓客戶開心,先讓藝妓開心



    第3章 決斷:你所謂的「正確」,別人有同感嗎?

    9 做「理所當然」的事,為何會破產?

    10 愈不想被討厭,愈會事與願違



    第4章 達標:愈追逐成功,成功就在愈遠處

    11 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12 打掃,也可以很有創意

    13 工作的「堅持」,有時反而會壞事



    第5章 開創:凡事跟隨潮流,更容易觸礁

    14 每月削減兩千日圓的巨大功效

    15 人活著,為什麼要思考?



    後記 死亡不是完結篇,智囊將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









    經營之神的力量,在於「一句話」

      


      稻盛和夫「親信中的親信」──距今約十年前,周圍的人就這樣稱呼我。



      別人會這樣稱呼我,是有一些原因的。



      我從稻盛先生擔任京瓷董事長時,就以祕書室長的身分為稻盛先生服務約二十年。爾後,稻盛先生成為名譽董事長,在京瓷逐步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我也常常在稻盛先生的身邊工作。



      二○一○年,日本航空(JAL)爆發經營危機,稻盛先生接受政府的強烈懇求,擔任日本航空的董事長。為了重振日本航空,稻盛先生宣布要從京瓷帶兩個人過去。其中一人就正好是我。



      當時,稻盛先生介紹我時,說:「為了重振日本航空,我帶了最信賴的大田老弟來做副手。」我很感謝這番厚愛,但我的內心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重擔,這也是事實。



      還記得別人稱我為「親信中的親信」,正好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在日本航空以董事長助理的身分,幫忙稻盛先生重振日本航空。這是一件「從失敗中重生」的工作,與京瓷白手起家的成長發展脈絡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我從擔任稻盛先生的祕書以來,約三十年的時間,近身耳聞、目睹五花八門的環境和現場,以及稻盛先生各式各樣的風采和觀念。當然,我自知這是寶貴的體驗,這段期間努力的從稻盛先生身上儘量吸取許多人生觀和價值觀。



      自從擔任祕書那天起,我只要聽到稻盛先生說話,就會儘量一字不漏的記在筆記本裡。不只記錄,還會一一重讀,了解稻盛先生的人生觀和工作觀,試著活用在自己的人生中。回過神來,筆記本已經累積足足超過五十冊。



      這本書就是從寫在筆記本的大量言詞中誕生的。

     

      我接觸稻盛先生的時間比誰都還要長,距離比誰都還要近,常受到稻盛先生斥責或教誨。這本書也收錄許多稻盛先生直接對我說的話。



      現在想想,正因為領受和聽聞稻盛先生的許多言論,我在為人和工作上才能稍微有所成長。



      稻盛先生的話具備「力量」──



      我從自己的經驗中深信這一點。



      為何具備「力量」?理由很明顯。



      信手拈來就有效果



      「即使如此,也要敬天愛人。」

      這是稻盛先生生前常說的一句話。



      要以淺顯的方式解釋這句話,意思大概是「即使有挫折和辛酸,也不要氣餒,不要放棄,以身而為人何謂正確來判斷。只要行動時關心別人,而非憎恨,人生一定會好轉」。



      不過,光看這句話,納悶的讀者或許也不少。



      「敬天愛人──光是這樣人生就真的會好轉嗎?」



      「以何謂正確來判斷,行動時關心別人──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沒有充分了解稻盛先生人生觀和工作觀的人會抱持這樣的疑問,或許在某程度上不無道理。不過,就如正文說明的一樣,其實稻盛先生的每句話都各有深意,具備龐大的力量。



      這份力量最常實證和體現在稻盛和夫本人身上。



      「即使如此,也要敬天愛人。」──就因為這句話,京瓷才會「成長發展」,日本航空也才有「從失敗中重生」的成功故事,我認為這樣說並不為過。



      稻盛先生年輕時,經歷過許多挫折。



      孩提時期他染上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結核病,當時甚至還被稱為「絕症」。雖然保住一命,學業成績也很優秀,卻抱病參加中學入學考試,結果落榜。



      後來,稻盛先生接連在人生的各階段中遭逢挫敗。



      大學入學考試沒考上心中第一志願。雖然重新振作,進入在地的大學,努力用功最後獲得優秀成績,求職路上卻又諸事不順。



      儘管經由大學教授介紹,到位在京都的小型製造公司工作,那家公司卻是至今仍快倒閉的赤字廠商。打從第一筆薪水就遲發,常常發薪日沒付工資。在人生剛起步之際,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稻盛先生被鬱悶的心情驅使,經常感嘆自己的命運。



      不過,稻盛先生在沒有道理可言的人生中,並沒有氣餒和放棄。



      「即使如此,也要敬天愛人。」或許稻盛先生曾經三番兩次把這句話說給自己聽,並以身而為人何謂正道來判斷和行動。



      實際上,稻盛先生的人生從此之後就慢慢好轉。



      在稻盛先生拚命工作的過程中,許多贊同他的人出現,京瓷應運而生。想必稻盛先生從那之後也實踐「即使如此,也要敬天愛人」的原則,所以後來的京瓷才能成長發展,日本航空也才能從失敗中重生。



      正因為克服許多苦難,稻盛先生的言詞才具備「力量」。



      就某層意義上,稻盛先生是將其人生從「負面」轉為「正面」的人。其中總是存在著本書將要介紹的智慧話語。



      言靈,可以引發奇蹟



      「言詞具有龐大的力量,就像所謂的言靈一樣。」(編按:「言靈」指言語本身具有靈魂,有著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



      「負面的言詞,只會產生負面的結果。」



      「不能使用否定別人的話。」



      「我的辭典裡本來就沒有否定的話。」



      稻盛先生經常說這些關於「言詞」的觀點。單憑這點,就看得出稻盛先生謹言慎行的一面。就因為熟知「言詞的力量」,才能將這份力量有效運用到極致。



      京瓷和日本航空就是在稻盛先生的言詞激勵下,創造出奇蹟般的變化。



      稻盛先生在第一線遇到疲累的員工,會先說出具有「力量」的言詞,讓員工心中產生意識改革,行為有所變化,困難的現實也會逐漸好轉……



      三十年來,我看過許多類似這樣「奇蹟般的場面」。這本書就是將發生奇蹟的「言詞」和「場面」集結成一冊。



      稻盛先生那份「言詞的力量」,我也想傳遞給這個時代辛勤工作的人們。



      我是以這樣的想法撰寫本書。



      筆記本上我記錄稻盛先生言論,雖然是在不同地方說出來的話,但如今回頭再看,仍可以感受到超越時代和行業的普遍性。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行業,對誰來說都受用,能夠感受到「打動任何人的力量」。



      因為稻盛先生的言詞是克服許多苦難後的產物,他的話才具備「力量」,具備確實的效果。



      少為人知的「生活教科書」

      

      本書是以稻盛先生的言詞為中心選出十五句話,做為各節的標題。



      為了盡可能改善每位員工的工作和人生,稻盛先生在各個工作現場中說出各式各樣的言詞。所以,這十五個大項可以分別當成十五則「激勵人心的故事」來閱讀。我在撰寫各則故事的同時,回想各個現場困難的狀況,稻盛先生與員工、或是與我慷慨激昂的對話,再次體認到稻盛先生傳授的觀念會為人生和工作加分。



      讀者也可以透過這本書,「體驗」與稻盛先生對話。



      這本書會介紹正值壯年的員工受稻盛先生斥責或教誨的過程中,工作和人生逐漸好轉的具體小故事。相信在閱讀各則「激勵人心的故事」的同時,能了解稻盛先生的人生觀和工作觀。



      除了由我選為各節標題的十五句話之外,本書還介紹許多稻盛先生說過的話。不過,內容剪裁上我會設定屬於自己的標準。標準就是──對於職涯黃金期的第一線工作者立刻有用的名言。



      因為我的想法是「期盼能從職場出發,帶給這個時代活力」。這個想法是我出版本書最大的理由。



      或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稻盛先生的著作甚多,為什麼事到如今號稱「親信中的親信」的我,要出版這樣的書?



      稻盛先生的書和我的書有一個不同之處。



      總體來說,稻盛先生的著作多半以經營的書為主,但本書是針對「正值職涯黃金期的現場工作者」而寫。稻盛先生是經營者,我的筆記本中當然也有很多關於經營的話,不過在書裡會大膽省略。



      正值職涯黃金期的人,該怎麼樣才能將稻盛先生的人生觀和工作觀,活用在每天的工作中──本書會儘量以淺顯的方式詳細撰寫相關內容。從這層意義上,本書或許稱得上是關於稻盛先生的「生活教科書」和「生活入門書」。



      讀者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我在這本書沒有對「稻盛和夫先生」使用他的頭銜,而是以「先生」這個普通的敬稱來稱呼他。使用這個敬稱有我的理由。



      我從離開京瓷以來,就決定以「人生弟子」而非「公司部屬」的身分面對稻盛先生,所以我傾注敬愛和親愛之心,喚他為「稻盛和夫先生」,而非頭銜。本書也因襲這一點。



      我為了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將稻盛先生的話記在筆記本裡。我將筆記本以本書的形式還原給社會,讓更多人知道稻盛先生有益的人生觀和工作觀,我覺得是件意義相當深遠的事情。本書也介紹很多我失敗的經驗,或許有些丟人現眼,但若能對處於職涯黃金時期的讀者有所幫助,就謝天謝地了。



      我相信,這正是對吾師稻盛和夫先生的報恩。



      衷心期盼這本書會成為活在這個時代,正值壯年之人的「力量」。

    ?
    大田嘉仁




    其 他 著 作